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4-05-30 14:21卢水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敏捷性氧气创新能力

卢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支柱,也是完善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是发现问题和发明创造的前提。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可以利用绪言课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自制红葡萄酒”等,来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同时可以进行化学史教育,如氩气的发现等,让学生认识到观察能力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条件。其次,注意培养观察的目的性,克服观察的盲目性。培养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刚开始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应先由师生共同总结出观察目的,然后再让学生去观察,使学生的观察力集中于指定方向,运用相应感官去完成任务。例如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和状态,学生就会运用视觉器官去看;教师指出注意氧气的气味,学生就会运用嗅觉器官去闻。再次,培养学生观察的敏捷性,捕捉实验中每一个细微变化。由于许多化学变化的现象转瞬即逝,只有提高观察的敏捷性,才能准确的得出结论。为了提高观察的敏捷性,可以采取定向重复观察法。如:蜡烛燃烧的实验中点白烟的过程可以让学生重复做几次,从而使学生得到正确信息。通过重复观察能逐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的敏捷性得到提高,然后应用到其他快速反应情境中去。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我们要重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实验设疑,设计一系列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注意适时点拨,使学生可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迅速准确地掌握客观事物,更快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做电解水的实验时,首先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实验仪器等,在实验中提出下列问题:1、从物理中可知,水的导电性如何?如何增强水的导电性?2、实验开始时两极有何现象?3、实验一会儿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多少?4、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前三个问题学生可以观察实验得到答案,而第4个问题不能立即回答。这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大家现在最熟悉的气体是什么?这两种气体中是否有一种是氧气呢?如何检验?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教师通过实验证明这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这样围绕实验层层设疑,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学生思维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切真理来自于实践,在教学中要避免出现讲实验的现象,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

首先利用第一单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进行单项操作训练。由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仪器认识不清,不知如何使用这些仪器,不知道基本实验操作要领。所以教师应首先介绍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然后示范每种仪器使用方法,每个实验基本操作的要领以及这样操作的意义。学生掌握要领后,模仿操作练习,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其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一些具体实验,如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酸碱盐的性质等实验。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步骤,不正确操作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如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如果先移走酒精灯后移走导管,会有什么后果?使学生逐步了解正确进行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即使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也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异常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也可以开阔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的动力。要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起。

首先,通过实验改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本上有些实验,仍有不足之外,如现象不明显、步骤复杂、装置不合理等。当做完实验后,可以启发并鼓励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加以改进。例如,课本第七单元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白磷在铜片上燃烧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可以引导学生将白磷和红磷放入密闭容器中,如管口带有气球的试管中,再把分别装有红磷和白磷的试管同时放入热水中来完成等。通过实验改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次,探究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讓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再有我们还可以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乐趣,领悟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学习方法和多种能力都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探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敏捷性氧气创新能力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C2系统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