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4-05-30 14:21闻亚南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翠鸟想象课文

闻亚南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师要多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说话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是富有想象的。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满着奇异的色彩,就像童话一般。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从而让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得以施展。孩子的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当然想象必须是恰如其分,合情合理的,而且是凭借教材进行的。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儿童的想象,有助于他们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悄悄话》一文时,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也参加了传悄悄话的游戏?他们分别又是怎么传听到的消息的?学生同桌合作,续编故事,课堂上,一个个讲得兴致盎然。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步。 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 《翠鸟》 —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 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 “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 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 、 “锐利” 、 “像箭一样飞过去” 、 “叼起” 等词句, 但不一定能找出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 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 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 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 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 翠鸟到哪里去了?” 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 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动、 精炼。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 喜欢的老师,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 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 再予以肯定。这样, 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鼓励参与,营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政治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能够把微笑、鼓励,趣味和幽默带进课堂,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想;允许学生说;带领学生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扩大学生参与学习的面和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翠鸟想象课文
翠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翠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