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共赏

2014-05-30 17:08蔡焕颖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研讨课文阅读教学

蔡焕颖

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个人的素质,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

在阅读教学中,我倡导“自主阅读——阅读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

自主阅读: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

在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生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觉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上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此时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阅读研讨: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得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著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中,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写法、重、难句子、早恋现象、现代人的爱情观等方面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完那篇文章,我还推荐他们阅读鲁迅的《伤逝》。学生感觉收获很大,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还自创了很多佳作。在研讨时,对于学生不能理解之处,此时可以讲解习作背景帮助学生精神穿。研讨过后,再通过阅读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师生共赏。

个性创新:“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得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感情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当然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让学生在文中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得以锻炼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技巧:(1)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的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4)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得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成就,在于积累经验的同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要时刻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丢弃传统的精髓下,开辟新的教学领域。

猜你喜欢
研讨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