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2014-05-30 17:53李惠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初中语文

李惠

【摘 要】新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评价 价值与策略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自课堂教学产生以来从未停止过。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同,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教学评价所强调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应试教育条件下评价课堂教学的唯一尺度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测量,致使教师、学生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终极目标。随着全新的、开放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实行统一的评价方式,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的教师、所有的课堂进行一元化的评价,显然已不适合社会的要求。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评教(主要以评价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書设计、教态等为主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轻评学(仅仅是以评价学生对教材原义的再现和复述原义的程度等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重结果(仅仅以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抽查中考分的高低衡量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轻过程(轻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的关注)、重选拔甄别与急功近利,轻激励导向与质量监控等问题。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一、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

1、语文课堂评价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评价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的评价方式着眼于促进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观察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克服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重知识熟记,轻学习策略;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记、轻口试;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错误做法,养成踏实认真的良好学习作风。

3、促进教师的成长

通过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被评价者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客观上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奋斗目标。最终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实现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和训练设计的优化与创新,实现教学管理的优化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优化。

二、语文课堂评价的策略

1、采用多元互动评价

(1)自主评价

课堂教学被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主要由执教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评价量标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评,对自己所认为的有效行为进行描述,如“这节课的教学最主要是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在设计中用了哪些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了原先一些设计策略?”“我觉得这堂课中有多少学生进入了教学情境,并进行积极和思考?”“学生哪些反应让我感到满意或意外?”“我认为自己在这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或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哪里?”评价自己课堂之中的成功之处、创新之外、不足之外。这样的评课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评课方式,改变上课与评课相脱离的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学校教研风气的形成。

(2)主体评价

主体评价通常由校长、教研员、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人员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听课后对执教者所进行的评价。听课后这些方面的人员根据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而作出的评价意见。执教者作为被评价的客体,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的理解程度去听取评价的意见,筛选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提高的信息。

(3)互动评价

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让执教者和听课者双方针对课堂教学都充分发表意见。这种评课形式应建立在上课者和听课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上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自己的教学,听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其教学,主客互动,调动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时,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由听课者对上课者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方面以及教师素质方面提出问题,由上课者作出陈述。这样的评课,既可以发挥上课教师的主动性,体现教学评价的个性,又能发挥灵活的集体智慧,体现评价的共性。

2、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以学论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因此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实施的结果,因此,评价学生学习就是评教,即“以学论教”。只有“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的作用。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成功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增强教学效果。恰当把握板书时机、灵活运用板书形式、合理选择板书方法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成功地驾驶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标准之一。但是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于板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信笔涂鸦的痕迹,而看不到规范整洁板书,这势必影响学生对于课文整体思路的把握,更不利于将来学生“按图索骥”进行巩固复习。

总之,为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完美,一定要将目光投向这些细节之处,对细节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旭.听课、说课、上课.四川教育出版社.

【2】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陈季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殷宗祥、许双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三重”齐发,教育无瑕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