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讨

2014-07-05 09:41路志英李洪凤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工学随堂当堂

路志英,王 萍,李 鹏,李洪凤

(天津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我校探讨了非电工科专业“电工学”课程改革,提出并实践了电路基础、模拟信号与模拟系统、数字信号与数字系统、电子电动器件典型应用、自主实验等全新教学体系下的课程模块[1]。为了保证新教学体系下的教学质量,笔者设计并建设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考试方法,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籍此可以了解自己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作为改善教学的依据之一。

“电工学”课程考试评价应考虑:①可靠性;②有效性;③公平性;④实用性;⑤有益性。为此,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考试方法,对我校全新教学体系下的“电工学”课程内容作了如下考试改革尝试[2-4]。

1 课堂教学考试方法改革

1)自主出题考试

笔者根据全新教学体系下的“电工学”课程内容,为每章课堂教学内容配有40 道左右思考题,用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更好地掌握本章节知识点,并在每章课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思考题中的问题归纳总结一份涉及每章全部内容的试卷,附有答案,并说明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所出试卷的质量(覆盖知识点比例和综合能力等)给出合理的成绩。这种考试方式综合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全面有效的理解与应用,反映了学生归纳、总结与提高能力,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演绎推理能力,体现了考试的有效性。

2)随堂测试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5 ~10 分钟的随堂考试,用于检查学生的课堂内容的吸收率。

3)计算机在线考试

我校为了实现计算机在线考试,自行开发了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涉及我校新教学体系下的“电工学”课程的19 章内容,分9 个阶段模块(每个模块的考试时间为30 分钟),涉及78 个知识点,874 道客观题。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电工学”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分时分批到机房采取半开卷方式的统一考试,对于每个模块,根据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点随机组卷,使每位学生的试卷内容各有不同(知识点相同),而且每个模块每位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在线考试框架

这个网上考试系统,既能降低教师出卷、批阅及组织考试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得到教师与学生共同认可,学生不再对所学内容死记硬背,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

4)课堂教学评价

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使学生的成绩由随堂测试、自主出题考试、计算机在线考试及期末考试多个环节组成,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因此,考试过程也就变为了学习过程。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即使学生期末考试发挥欠佳也不会严重影响最终成绩。相反,如果平时不努力学习,仅想以期末考试获得最终的高分成绩也是不可能的。这样减轻了学生期末备考的压力,对学生学业的评定工作变得更为客观公正和全面。

2 实验教学考试方法

我校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针对实验教学特点,不同的实验环节采取了不同的考核方法,使我校的实验教学考试评价内容贯穿于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

1)实验预习的监测

学生根据实验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表格和仪表及量程的选择。在进入实验室实施操作前,必须通过计算机实验预习审核系统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检测,方可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预习测试题涉及实验教程的全部实验任务的测试,包括实验内容实现方案、仪器连接和量程选择、表格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2)实验实施中的监测

(1)测试题卡—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制作系列测试题卡,用以检查学生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2)随堂考试—对于一些不需要课后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实验,如数字集成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等,采取学生当堂演示结果,教师当堂给出成绩的考核方式。

(3)随堂抽查—对于与实验设备密切相关的实验操作,如可编程控制(PLC),通过学生当堂抽取实验任务,当堂设计实验方案,当堂实施,当堂演示结果,当堂给出成绩的方式考核学生,避免出现实验方案的拷贝或代考等问题。

(3)实验总结—除了随堂打成绩的实验外,均需要课后完成实验总结报告,包括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给出实验结论。

通过上述这些监测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极大地提高学生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确保实验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4)实验现场考试—在实验课程全部结束后,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内容,设计了类同于平时实验内容的若干考题,统一安排学生到实验室随机抽题,现场考试。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3)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相同,也涉及了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学生成绩由实验总结报告(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随堂考核和现场考试多个环节组成。

考试内容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化考核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应对教师及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3 结语

本文根据“电工学”课程的特点,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不同教学环境的考试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并进行了实施。复合式学习和多元化考试方式,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体现了考试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在线上机考试系统及时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上述的各种方法在最终考试成绩中所占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 林孔元,王萍主编,电气工程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 孙立功,孙向文.电工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142-143

[3] 朴钟锦,美国高校多元化的考试方法及其特点与启示,[J]华章,长春,2013,33,175-176

[4] 朱昌平,高频电路_闭卷_半开卷_开卷_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M].北京:2011,38(5),20-22

猜你喜欢
电工学随堂当堂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功”随堂练
“压强”随堂练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不怕死的留下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