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8-15 00:43高国文
关键词:人文大学体育

高国文

(忻州师范学院 专科部,山西 忻州034000)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大学体育重体质轻灵魂、重技能轻文化、重课上轻课下、重功利轻人文的现象普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体质持续下降,再有就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不断地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唯我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意识不断的灌入到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中。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有健康的体质和健全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体育人文教育的诞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已经成为近代科学的助产士。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教育统治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理想。[1]以人为中心,了解自身的价值和存在利益;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人应当追求现实幸福;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体育人文教育也得以弘扬。其中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就是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主张“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并倡导体育与德育一样重要,主张大力推行跳舞、游泳、游戏、赛跑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项目。他重视体育,是基于他对人性、人的发展和理想教育的理解。他被后人称为“仁爱之父”,教育界称其为人文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

思想启蒙运动时期倡导的民主教育和自由教育,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育、非理性、盲目信念的黑暗时期,从而推动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同样也是自然科学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对人体的各种科学研究成就显著的时期。其中,在1543年,比利时医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里的《人体结构》和1649年,英国生理学家维廉·哈维的《论血液循环》是西方人体科学发展上的一个高峰,并给整个欧洲社会带来了对身体运动的全新的科学理论、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并引发了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的评论,人文体育教育培养的综合素质,人的身心健康、竞争意识、适应能力、自我超越、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而民主教育和自由教育开始萌芽了。当时,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爱尔维修等,在评论中都有涉及关于体育教育的认识。其中洛克是最具代表性的,他主张“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并认为“体育教育中应该有骑马、跳舞、击剑等知识和技巧(指的是“骑士七技”),因为这些身体活动可以令人动作“优雅”和“教养”。这些教育家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口号,注重在培养儿童的身心协调发展中,探索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推进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

二、人文体育教育的几个基本特点

(一)具有持续性的基本特点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文化教育环境的建设,要坚持长期性,以文化教育为根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育人环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是体育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持续的,在体育文化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自觉的学习,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就能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一所大学的体育传统与风气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形成与该大学体育理念相一致的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并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或能持久地伴随大学生一生。因此,我们要反对那种“重有形轻无形,舍深就浅,弃难求成”,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观念,应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日积月累地建设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二)具有多样性的基本特点

从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内容来看,不仅包括与体育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体育中所蕴涵的哲学、艺术、历史和文学知识,以及体育所秉承的理念、精神、道德标准和体育规范等,其依附的载体涉及到所有和体育相关的内容,如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口号、体育管理制度、体育教师行为、体育传统与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施教的重要内容。范围广泛,形式多样。

(三)具有隐蔽性的基本特征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隐蔽课程,是以人文关怀为主题,通过规范大学体育文化,折射出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哲学、艺术、历史和文学知识。通过体育理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规范等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来实现的体育文化教育。其表现方式主要是以内隐方式,就是通过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2]这种育人方式远比至上而下的灌输和说教有效的多。如一所大学的一座体育人物雕塑就是一句体育口号,而一个优秀的体育口号,往往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不言自明”的教育效果。

(四)人文性的基本特征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人文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强调在完整地认识人的基础上,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和自我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权利,关怀人的生命、生存以及生活的基本意义,满足人身心的发展需要,实现人的价值。二是在实践中对人进行全面的塑造,促进人身体自然的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和机体机能的提高,对人的人格进行塑造,对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进行引导。一所大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设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体育组织管理行为等只有蕴含人文性,才能成为体育人文教育“育人”的主题,而非简单的物质资料或有形无神的体育活动,以及僵硬冰冷的管理制度。

三、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实践

(一)改变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根本,并不在于使大学生掌握各种身体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教给他们关于情绪、性别、信念、人格以及灵魂的“锻炼”。专业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但并不一定能把他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所以,要对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进行调整,以人文教育为指导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为了促进体育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要提高人文意识,加大人文教育的宣传力度,对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进行转变。要抛弃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重技术、轻精神”的教育观念,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对体育课程的人性化和体育设施的人文化设计

1.加强体育课程的人性化。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体育课程是由地方教育部门编制的教学文件,是对教学进行评估和监督的主要参考依据。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下,这种单一的授课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学习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会使体育教育陷入“无为”的困境中。鉴于这种情况,在开展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提高体育课程的人性化,开拓学生的体育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2.提高体育设施的人文化设计。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对体育设施进行标准化设计,由于一些体育技能难度大,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对这些体育设施进行人文化设计后,却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例如,扣球是大学生在排球教学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技术,在将排球网的高度降低一些后,学生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再如,在篮球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渴望潇洒的完成一次扣球。[3]因此,将篮球架降低几十公分后,学生们会不自觉的沉浸在“扣篮”的满足感中,还想继续这个成就,然后再慢慢把排球网和篮球架网上一点一点的抬高,他们的技术也在点一点的提高,这样就慢慢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对大学生超越自我的生活理念进行培养

1.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的要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知社会,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教学中所涉及的不同的体育项目,在锻炼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同时更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各种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融入、体会,了解角色的技能,学习处理与队友、对手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尊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

2.对大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每个人的最终目标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征服自己。虽然每一次胜利是来之不易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但是生命也正是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体会到了胜利后的肯定和欢畅。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运动极限有所了解和尝试,都有探索自己的身体能量生物潜力的好奇和能力,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在体育锻炼中,更应该培养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能力。

(四)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自身的语言艺术、工作态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文化修养是自身的人格魅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实践得到的,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远远超出书本上的教育的。所以,一定要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培养老师的个人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重点,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老师的素质进行提升,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1]陈倚,杨文轩,刘海元.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学,2006,(8).

[2]马瑞,俞继英.美国青少年体育精神教育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

[3]杨占武.美国大学体育核心理念[J].体育文化导刊,2011,(4).

猜你喜欢
人文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文绍兴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