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创新

2014-08-15 00:55曹典顺张丽霞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曹典顺 张丽霞

(作者曹典顺系江苏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社会哲学、文本文献学;作者张丽霞系江苏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伦理学、政治哲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以下简称教科书范式)的创新探讨,不仅是反思教科书研究成果的需要,更是提升中国学者文化自觉、增强中国道路理论自信的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研究的反思,主要有两种路径,即形态研究和范式研究。范式研究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理论逻辑,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为理论根据的,也是21 世纪后才逐渐被学术界接受的研究方法。人们之所以质疑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研究,其原因不是根源于“范式”本身,而是认为范式只是研究方法的表征,无法取代形态作为

哲学表征的哲学本性。事实上,当下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概念,已经不是仅仅指代研究方法的意蕴,而是指包含形态等要素、具有“综合意蕴”的创新研究,即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范式是指蕴含形态要素的范式。纵观哲学教科书研究的历史,作为形态存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经历了三次大的范式转换,四次大的范式创新。三次大的范式转换是指,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向“实践唯物主义”范式转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向“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转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转换。四次大的范式创新是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创新,“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创新和“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在我们看来,每一种范式创新,必定有着产生该创新的思维前提和属于该创新的逻辑建构。从思维前提看,不论是理论哲学,还是实践哲学,其哲学理论都应该是一种以概念为理论细胞的逻辑体系。这就是说,每一种不同的哲学理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概念体系,而概念体系的设立,不同的哲学理论有着不同的思维标准,我们把这种思维标准称之为思维前提。在此种意蕴上理解,每一种教科书范式的创新都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维前提。思维前提与世界观前提和理论前提等有所不同,世界观前提主要指该理论研究的价值观基础,理论前提主要指该理论合法性存在的“理论假设”,而思维前提则是从该理论的研究目标出发的理论本质定位。所以,准确把握教科书范式的思维前提,也是系统研究教科书范式不可逾越的理论领域。从逻辑架构看,教科书范式经历了四次大的创新,划分每一次创新的依据是每一种范式不同的思维前提。但思维前提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这就是说,依据宽泛依据确立的范式形式必定也是宽泛的,即每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教科书范式应该还具有多种不同的逻辑架构。限于本文研究的主题,我们不能逐一细化四大教科书范式之中的多种不同的逻辑架构,只能就四大教科书范式的理论性逻辑架构进行学理分析。所谓理论性逻辑架构,就是指可能的架构逻辑,或者说,是符合理论合法性的架构。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

从思维前提的视角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它的创新只是内涵上的创新,所以,该创新的思维前提,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创新,只是进一步强调了该范式已经确立的思维前提,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思维前提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具有知性思维意蕴的科学体系。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许没有人能够会想到它能够在中国迅速传播,更或许没有人能够会想到它能够成为中国崛起的思想基点,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能够成为中国时代精神的表征,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所指代的时代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思辨概念,而是一个与现实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的现实性范畴。这就意味着,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是能够与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众所周知,自科学技术产生的那一天起,科学技术就成为了人们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重要手段,为此,人们总是习惯用这种知性思维去理解哲学理论,即把哲学理论知性化。这就意味着,为了更好地改造中国的社会状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成一个具有知性思维意蕴的科学体系是时代精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具有知性思维意蕴的科学体系,可以从三个视角理解。其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各门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每一个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只要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他们就会接触到一个问题,即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又特别强调,这里的概括和总结又不是指哲学是科学知识的总汇(总和),也不是指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在我们看来,不论哲学是否是科学知识的总汇和科学之科学,只要表征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就意味着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相同的思维逻辑,即哲学也具有知性思维逻辑。其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希望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一对应的哲学根据。从哲学的起源看,哲学诞生在部分人的生活世界,他们的哲学人生似乎不同于常人的世俗生活,比如,苏格拉底即将被执行死刑之前,不是与家人在一起,而是与学生谈论哲学。在当代中国则不同,学习哲学正是为世俗生活服务,甚至千方百计地寻找哲学原理,以用来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一对应的哲学根据。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把哲学的功能直接科学化。其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体系化”最高的规格就是“学科化”,即对一门知识或技能最为肯定性的支持就是把它提升到“学科”发展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这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级学科。北京大学的黄楠森先生被视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一生都在维护该范式的学科化。比如,在21 世纪后,他还发表多篇相关论文。针对有人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黄楠森先生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一文中呼吁:“不能取消的就是作为一门学科的世界观。现在中外哲学界要取消这门学科的言论很多,包括一些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者。”①黄楠森:《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4 期。

自1961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确立以来,这种范式经历了无数的荣誉,也受到了诸多的责难,但50 多年过去了,该范式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主流范式。前文已经提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主要指逻辑架构的创新,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逻辑架构的创新,也是指理论表达和逻辑顺序中的创新,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没有实现内涵逻辑上的创新,或者说,都没有突破“物质本体论”的思维逻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从构筑逻辑看,由四大部分组成。其一,唯物论。唯物论亦可称之为哲学逻辑的物质本体论,是指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确定自己的哲学党性原则,即界定自己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从已经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看,诸多教材都是在教科书的第一章即展开“唯物论”叙述。比如,艾思奇1961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第一章是“世界的物质性”;李秀林2004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第一章是“物质与世界”。这就是说,每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尽管叙述的话语有所不同,但必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立场。其二,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种形式的表达,是指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看来,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尽管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被借鉴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唯物辩证法,不同于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以及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都是认同的,差别之处在于,不同的教科书介绍三大规律的逻辑顺序有所不同。一般教科书首先介绍对立统一规律,但也有首先介绍其他规律的教科书,比如,李秀林2004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就首先介绍“质量互变规律”。其三,认识论和价值观。所谓认识论,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主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看来,作为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阐述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原则。价值观是标志人们为何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价值所在,所以,认识论和价值观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不同的时期,哲学发展的水平不同,因此,每一个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对认识论和价值观的介绍也就不同。比如,艾思奇1961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用两章内容介绍,一章是“认识和实践”,另一章是“真理”;李秀林2004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用至少四章内容介绍,即“认识与实践”、“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真理与价值”。其四,唯物史观。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的理解,唯物史观亦可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历史观,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唯物史观的介绍,不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有不同的介绍逻辑。比如,艾思奇1961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集中在后七章介绍唯物史观;李秀林2004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则是分开介绍了唯物史观的内容,用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和第十二章介绍。

二、“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创新

在对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的马克思经典著作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对以往理论哲学的革命性创造,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实践唯物主义”范式的思维前提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现实生活世界为认知根基的世界观体系。众所周知,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论不好分割,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是世界观体系,而不说是认识论体系呢?这主要是从“实践唯物主义”范式的侧重点来理解的。用北京师范大学杨耕先生在《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 期发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一文的话讲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实践观,更重要的是一种世界观”①杨耕:《“实践唯物主义”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载《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 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包括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西方哲学,迅速在学者们中间传播,即便是被视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的学者也开始研究这些西方哲学,并且建议将西方现代哲学相关研究成果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黄楠森先生在《更完整严密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文中的话讲就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当代哲学中哪些理论、哪些观点可以经过改造而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①黄楠森:《更完整严密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 期。正是在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前辈的支持下,中国哲学界一度热衷于生存论哲学研究。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研究者和著述者,不但没有置身生存论哲学研究热的事外,恰恰相反,其将生存论哲学的成果融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创新之中,其成果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范式的诞生。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融入围绕人的生存而展开的生存论哲学研究理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思维前提定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现实生活世界为认知根基的世界观体系。这可以从三个视角理解:其一,“实践唯物主义”范式以能否反映时代精神作为教科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据。马克思把真正的哲学视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当然,马克思所理解的时代精神是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概括,不是黑格尔理解的抽象和思辨的绝对精神。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把如何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视为教科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据,而此种观念不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哲学根据,即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得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根据的时代精神发生了变化。所以,“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把能否反映时代精神作为教科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据,就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有其产生的哲学根据。其二,“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把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认识理解为具有本体意蕴的实践。实践是个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可操作性的现实性概念。正因为实践概念具有的这种二重性意蕴,“实践”一词就很难予以把握,但实践一词并不是现代哲学家才使用的,古代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近代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都曾经使用实践概念。或许有学者认为,这些哲学家也是实践哲学家。但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实践不是对现实生活世界认识意蕴上的实践,而“实践唯物主义”范式中的具有本体意蕴的实践,则是指代现实生活世界认识意蕴上的实践。其三,“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更为关注作为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的能动性。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教科书,特别强调尊重经典作家的观点,这种认识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创新性发展。改革开放非常需要提供尊重现实生活世界体验的哲学根据,于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被重新提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谁来掌握实践。这就意味着,必须更为关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而且这个人是感性的人,即来自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感性的人。

许多学者发表文章论证“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准确性和价值性,甚至有学者也写出了教科书,但在我们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只有辛敬良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实践的唯物主义》一书。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只有辛敬良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真正把实践作为思维前提的。所以,“实践唯物主义”范式的逻辑架构也就比较清晰。从构筑逻辑上看,“实践唯物主义”范式,由四大部分组成。其一,实践观。辛敬良先生之所以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实践的唯物主义》一书,是因为他认为,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那么,还不如用“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他的这一观点并不是根源于对经典作家原著的简单推崇,而是源于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种理解,的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准确的表达。所以,辛敬良先生在“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中,首先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其二,自然过程观。在辛敬良先生看来,自然过程并不是纯粹的客体,也就是说,自然界虽然具有客观性和对人的优先地位,但它可以通过对象性向人呈现,即自然界可以通过其历史性的一面而与社会相统一。这种理解,不仅是“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在书

写逻辑上的创新,也突破了“物质本体论”的解释原则。辛敬良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实践的唯物主义》教科书,用了整个第二编(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过程)的内容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过程观。第二编包含三章内容,即“第四章自然界的客观性及对人的优先地位”,“第五章自然界的对象性及向人的呈现”,“第六章自然界的历史性及与人在社会中的统一”。其三,社会历史过程观。任何范式的教科书都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也不例外。但在辛敬良先生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更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以人的实践为本质的历史过程,为此,他把该部分内容命名为“以实践为本质的社会历史过程”。在构架唯物史观内涵体系上,“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更多地突出人的社会实践意蕴,而不是诸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那样突出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历史过程观的论述,“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用了整整八章内容阐述,即“第七章社会有机体”,“第八章历史的主客体和历史过程”,“第九章社会物质生产”,“第十章人自身生产和人群共同体”,“第十一章社会精神生产”,“第十二章精神产品的两大类型——意识形态和科学”,“第十三章社会形态及其演进序列”,“第十四章人、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四,认识过程观。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也即是说,阐述认识逻辑,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回避的内容。“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有着自己规律的过程,它给予了全新的逻辑架构。“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还把价值观的内容囊括在了认识过程观之中,即专门设立了“实践与真理”一章。在我们看来,“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或许只是想阐释认识真理的路径,并不是真正想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对认识过程观的论述,“实践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用了四章内容阐述,即“第十五章意识的发生和结构”,“第十六章认识过程”,“第十七章实践与真理”,“第十八章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创新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与“实践唯物主义”范式一样,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逻辑基点的哲学,不同的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不是把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实践”的开端,而是以认知“实践”的思维方式为“实践”的开端,这就是说,“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的思维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同于思辨哲学思维方式的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体系。之所以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称之为方法论体系,并不是说“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不论及世界观,因为,没有不表征自己世界观的哲学逻辑,这里之所以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称之为方法论体系,是因为该范式特别强调哲学思维方式和其他思维方式的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发起人高清海先生对此曾有个解释,即高清海先生认为,哲学理论最重大最根本的变化,不是“世界观”的变革,而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因为“不同的世界观表现的主要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看待世界的方式、理解世界的观点的不同,这在实质上就是对待世界和事物的哲学思维方式”①高清海:《哲学的创新》,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2 页。。纵观哲学史,“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的产生背景与“实践唯物主义”范式产生有着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也与改革开放有关,即改革开放需要相应的哲学理论作为根据。换言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敦行”的民族,而“敦行”的根据即为与世无争的儒家思维方式,所以,要想改革开放获得成果,必须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同于思辨哲学思维方式的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体系,可以从三个视角理解。其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用“感性的人的活动”与“直观的人的活动”做了哲学本性上的切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一切形式的哲学都有所不同。马克思在论及自己的哲学与费尔巴哈的哲学的不同时指出,自己的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而费尔巴哈的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是“直观的人的活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之所以要用“实践观点”与其他形式的哲学做切割,本质上是要表征马克思哲学是更为具有合理性的思维方式。其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始终贯彻“主客统一”的认识论原则。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看来,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不仅是因为马克思哲学更为关注现实生活世界,还是因为马克思哲学能够消解“主客二分”的矛盾,即马克思哲学能够通过独特的“实践观点”理论,将主体的能动性与客体的对象性联系在一起。其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始终坚持使用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原则书写教科书。从一定意义上理解,不同的教科书范式的差别就是教科书书写的差别。所以,衡量一本教科书的优劣与否,就要看该教科书使用的书写原则。与诸多教科书直接采取陈述相应的世界观理论方式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坚持使用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分析相关理论。因为,在该范式看来,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是以认识世界为前提的,或者进一步讲,改造世界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宏观的认识。

198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清海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令学术界为之一振,该书的出版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但该书的影响也主要在学术界,即该教科书并没有在众多的高校中传播。需要说明的是,该书被视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的教科书,是根据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所做的概括。也就是说,高清海先生起初只是要反对从“主客二分”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模式,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教科书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比如,高清海先生在《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一文中提及:“原先的教科书尽管处处要同旧哲学对立、处处在批判旧哲学观点,它却并未跳出旧哲学思考问题的框架,它用以批判旧哲学的那个思维方式恰恰是传统哲学用以建立他们世界观理论的哲学模式,我称它为从两极对立出发的思维方式即‘本体论化’模式。这是造成教科书在很多问题上同旧哲学总是划不清界线的深层原因。”①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载《开放时代》1996年第3 期。从教科书的书写历史看,迄今为止,也是只有高清海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本教科书真正属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从构筑逻辑上看,该范式由四大部分组成。其一,认识观。这里所指代的认识观不是指哲学内涵意蕴上的认识论,而是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对“认识”范畴的本质性把握。高先生把“认识观”放在教科书的第一篇,即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的四分之一篇内容都用在了阐述“认识的本质”上。之所以这样构筑教科书逻辑,在我们看来,正是要告诉人们,哲学就是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高清海先生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开篇就清晰阐释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这一篇包括两章内容,即“第一章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的基本矛盾”,“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存在与意识关系的科学解决”。其二,客体观。客体和主体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和主体的关系如何?许多研究者不自觉地把客体与主体进行了划分,但它们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就摒弃了“主客二分”的客体观。“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的客体观只是要阐明“概括人类认识客体的一般进程和一般规律”,用高清海先生的解释就是,客体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认识客体的一跃进程和一般规律所作的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认识客体所表现出的一般逻辑进程的说明”②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 页。。这一篇包括“第三章客体的规定性”,“第四章客体的规律性”,“第五章世界统一于运动着的物质”。其三,主体观。所谓主体观,在高清海先生看来,就是研究人的逻辑。之所以把“主体观”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用高清海先生的话讲,是因为两点,一点是人是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原因,另一点是主体表现着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换言之,“只有对主体——人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才能切实地掌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①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1 页。。需要说明的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对主体的阐述与任何其他范式教科书对主体的阐述,在逻辑结构上都有所不同,即它不仅详细阐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规定性,还详细论证了主体能力的根据和发展。这一篇包括“第六章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第七章主体能力的自然基础”,“第八章主体的社会规定性”。其四,主客体统一论。主客体统一论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最为特别的地方,因为,它理解的所谓的统一,已经不仅仅是主体、客体和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赋予了价值内涵的综合性的统一。或者说,“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教科书已经不仅仅把主客体的统一看做逻辑意蕴上的统一,而且还将其看做了哲学最高使命上的统一——人自由的实现。正是因为此,高清海先生把主客体统一论命名为“在实践基础上真善美的统一与自由的实现”。这一篇包括四章内容,即“第九章主客体统一的规定性”,“第十章实践”,“第十一章认识”,“第十二章自由”。

四、“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

近年来,尤其是21 世纪以来,“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一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对象,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杂志就发表了40余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研究论文,以吉林大学孙正聿先生为代表的学者的论文,非常清晰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思维前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表征人的存在的逻辑。如果说“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是从哲学理论是否具有现实合法性的视角进行的创新,那么,“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创新则有所不同,即“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创新的出发点是回到原著去寻找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或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但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社会理论或社会哲学。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以孙正聿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从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更为准确的研究视角。那么,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不是实践吗?如果是实践,马克思哲学不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吗?当然,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但还有许多学者从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内涵等视角理解马克思哲学,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还有其他解释,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解释。孙正聿先生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一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集中地、深切地体现了马克思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哲学使命和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内涵。”①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9 期。孙正聿先生的观点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表征人的存在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表征人的存在的逻辑,可以从三个视角理解。其一,“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围绕人的活动展开逻辑框架构筑。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 页。。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亦可称之为“人的活动逻辑”。与之相适应,“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逻辑框架构筑,就不能不围绕人的活动而展开。人的活动又可称之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所以,围绕人的活动展开的逻辑框架,就应该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其二,“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价值。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决定论的哲学逻辑,即建立在历史决定论的基础之上。历史决定论与各种非历史决定论的差别在于,历史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各种非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偶然因素的集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规律可言。所以,从一定意义上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就是要阐释人类是按照哪些社会发展规律从事社会活动的,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就是要阐释人类应该按照怎样的规律从事社会活动。其三,“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把论证人的自由自在存在状态作为理论终点。既然“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视为最为根本的哲学问题,那么,它就必定要阐释自己的理论是如何规定人类自由的实现路径和实现状况。纵观哲学史,任何哲学理论都有自己对人存在状态的设想,比如,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神学理论,都把人的自由存在理解为彼岸世界的特权,即在此岸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类是不可能存在真正自由状态的。

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学术界对此没有争议,倾向于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者也愈来愈多,但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教科书范式进行书写的著作几乎不存在,或者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思维前提加以对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严格意义上并没有出现,勉强有所接近的也就算赵家祥1999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因为该版的逻辑起点是‘人’ (第一编是《人·自然·社会》),结论还是‘人’ (第六编是《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实现了以‘人的观念’逻辑对‘物质本体论’逻辑的取代”①曹典顺:《语境与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嬗变》,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 期。。“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从构筑逻辑上看,由七编内容组成。其一,人、自然、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思维前提相适应,该教科书首先把握人的存在。赵家祥先生认为,“人、自然、社会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②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 页。。这就是说,人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或者说,人不能离开自然和社会而独立存在。为此,“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设计了三章内容来阐释人为什么要和自然、社会统一存在,即“第一章人和自然”,“第二章人和社会”,“第三章实践——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基础”。其二,社会生产。在论证了人是社会中的存在之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转向论述“社会生产”。之所以要论述社会生产,用赵家祥先生的话说就是:“社会生产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①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 页。这即是说,之所以要论述社会生产,目的还是要阐释人的存在,只不过前者是描述人存在的本质,这里是描述人的存在方式。根据社会生产所包含的要素和社会生产的功能,“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设计了四章内容,即“第四章社会的物质生产”,“第五章人类自身生产”,“第六章社会的精神生产”,“第七章社会生产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其三,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也是人的存在论述的延续,因为,如果说社会生产反映的是人的存在方式,那么,社会结构反映的则是人的存在状态。为此,“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虽然专列了“社会结构”整编的内容,但在赵家祥先生看来,这一编依然没有能够囊括所有“社会结构”的内容,即有些在其他篇章论述的内容,也是属于社会结构的内容。这一编,共有四章内容,即“第八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九章人群共同体的历史形式”,“第十章阶级和国家”,“第十一章社会意识及其形式”。其四,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动力。如果说第二编、第三编描述的是社会发展的静态系统,那么,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动力描述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动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依然围绕人的存在展开逻辑架构。社会运行机制十分复杂,其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其的把握只能是宏观层面上的,赵家祥先生认为:“社会运行机制包括需要和物质利益、分工协作、社会管理和社会预测、决策等。我们重点叙述需要和物质利益、分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②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 页。据此,这一编,共有六章内容,即“第十二章需要与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十三章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四章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十五章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六章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第十七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其五,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过程。在赵家祥先生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形态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讲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原理,对于解释当代现实中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3 页。。为此,“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单列了这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共有三章内容,即“第十八章社会形态的划分”,“第十九章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第二十章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其六,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前文已经论及,论述人的本质和自由自在的存在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的终极目标。用赵家祥先生的话说,“人的本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实际上是指什么是人?人有哪些主要属性”②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 页。。这一编,共有三章内容,即“第二十一章人与人道主义”,“第二十二章人的价值和人生观”,“第二十三章社会进步及人的解放”。其七,历史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教科书把历史认识论单列一编,不仅是逻辑的需要,用赵家祥先生的话说:“本编所讲的历史认识论是以历史认识为对象,研究人们历史认识的结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哲学学科。”③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 页。这一编,共有三章内容,即“第二十四章历史认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第二十五章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历史认识论的中心问题”,“第二十六章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