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而开新——对2013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的有限考察和省思

2014-08-15 00:55高连福
关键词:马哲恩格斯马克思

高连福

(作者高连福系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文本研究是基于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的反思而出场,并逐渐在场为国内马哲研究总体格局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范式。文本研究,就其旨归而言,可谓之返本而开新。所谓“返本”,并不是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一切现成结论上去,而是回到马克思文本中,通过重读、精研,力求更准确、更忠实地把握原文的意蕴,切其真义地弄清马哲的思想真谛和精神实质,“回到”在历史演进中被“遮蔽”的马克思真精神上来,回到马克思活的灵魂上来。可见,“返本”是为了正本清源,即澄明马哲的本真思想,使之从以前有意或无意的“误读、曲解、滥用”之遮蔽中开显出来。所谓“开新”,通常而言,就是通过“返本”破除长期以来对马哲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而实现理论突破,通过从文本“原有”的意义中不断开掘出其“应有”的意义而达致理论创新,开创马哲研究的新气象,进而建构马哲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而建构马哲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归根到底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中国。因此,在根本的意义上,“开新”就是勇于担当马哲“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直面当下现实,审视社会问题,并基于对当代中国发展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反思,着力阐发马哲思想的当代意义,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智慧和实践力量,引领当代中国的发展,以现实世界的切实改变,开创当代中国社会的新气象。本文试以“返本”和“开新”为坐标,对2013年国内马哲文本研究做一有限考察和省思,以期其能够进入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真正成为我们建构民族精神、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资源,成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梦想的动力。

一、进 展

在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国内马哲文本研究继续扎实稳步推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展,涌现出一批可圈可点的研究成果。综观这些研究成果,一言以蔽之,可谓是:返本归源求真道,开新呈现新气象。这归源求真道体现为:立足文本,澄清了一些对马克思思想的错误理解,如认为马克思本人拒斥、批判道德和正义而否认历史唯物主义中包含道德、正义之维;开显了马克思某些原来隐而不彰的思想,如文化思想、精神生产理论;回归了马克思哲学的本命,如开始关注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思想等。这新气象表现在:对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文化问题、生态问题、社会冲突问题、城乡问题;对有些长期“集体失语”的重大现实问题终于敢于作出应答,如关涉当前中国贫富差距的公平正义问题以及国家稳定的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内学术界一直回避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某些重大问题开始有所突破,如政治自由问题、人权问题等。具体而言,这些“返本开新”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体现在经典著述的编译出版、经典文本研究、专题思想研究等方面。

(一)经典著述的编译出版

文本是马哲研究的永恒性基石。文本的真伪直接规定着研究能否真实地呈现经典作家思想的本真面貌。因此,提供较为原貌的文本依据无疑是文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这决定了经典著述编译出版的重要性。为此,针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l 版在收文不全、误收他人文献为马恩著述以及译文质量有待改进等不足,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按原貌完整展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及其写作过程的版本——作者注)所作的文献甄别和考证工作及其附卷所提供的大量新文献,同时参考德、英、俄等版本,中央编译局于1986年开始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起开始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至2008年共出版了21 卷。经过编译者几年的努力,201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家族又喜添新成员,即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14 卷和第35 卷。同时,在“专题摘编”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继续推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专题摘编”丛书,分别为:张小山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农业、农村、农民》;王希恩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杨圣明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国际贸易》;毛巧晖、王宪昭、郭翠潇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民间文学》;唐晓峰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余斌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政治经济学》;吴伟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俄国—苏联和东欧中亚》;黄平、倪峰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美国》。这些经典著述的编译出版为马哲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进一步开拓了文本研究新的学术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国内马哲研究的文本基石。

对文本的历史和思想语境的把握,是文本研究的资源背景。这一背景显然有助于较为切其原义地理解马哲的真实思想面貌。因此,对文本的写作背景、过程、文体、版本及其传播历程等内容的研究也是文本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丛书,其中包括:李锐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与思想:MEGA 视野下的文本、文献研究》;魏小萍著的《通向〈资本论〉之路: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轨迹及分析:以MEGA2为基础的解读》;徐素华著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MEGA2视野下的文本、文献、语义学研究》。具体而言,《〈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与思想:MEGA 视野下的文本、文献研究》一书通过重回到《共产党宣言》“三个稿本”即《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历史中,对《宣言》的创作及其创作过程中的文献学问题、《宣言》创作史中重要文献的文本内容、“三个稿本”间的思想和理论问题、《宣言》七篇序言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客观公正地探寻,深化了对《宣言》“三个稿本”的思想及其背后的思想家关系原貌的理解。《通向〈资本论〉之路: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轨迹及分析:以MEGA2为基础的解读》一书借助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二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政治经济学手稿的出版,以马克思的原文本为基础,对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思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当下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挑战以及当今社会现实的新发展,对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核心概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发掘。《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MEGA2视野下的文本、文献、语义学研究》一书对马恩文本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中,自最初的介绍、翻译出版至新MEGA 被接受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梳理,并对《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哲学的贫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政治经济学批判》、《自然辩证法》、《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作了文献、文本研究,尤其对主要著作中部分核心概念如“消灭私有制”中“消灭”、“经济的社会形态”、“自为的阶级”等进行了语义学的探讨。这些著述的出版对于人们进行有效的文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和参考价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韦正翔所著《〈共产党宣言〉探究(对照中、德、英、法、俄文版)》一书。该书最大特点是将德、英、法、俄文版进行了字对字翻译。通过字对字的翻译,使读者可以看到五种不同文字的《共产党宣言》的语言表达之间的细微差别。有的词在不同语言中,第一个词义是相同的,而到第二、第三个词义之后就有了区别,并且有的词在德文版中没有贬义,而在其他语种的文本中则有贬义。在有的文本翻译中出现了加词或换词的现象。通过查阅本书,能够快捷地发现其德、英、法、俄的相应单词,在对比中可以加深理解,从而有助于更容易透彻地把握和理解原文的思想意蕴。

(二)经典著作研究

经典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沉淀下来的、在关乎人类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作出重大思想原创,并始终能够经受时间考验,而被人们公认的、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思想文本,必然为研究者所首重。马哲文本研究一直非常重视对经典著作的研究。这种研究以经典著作之意义的未完成性及其思想的问题性作为自己的出发点。2013年马哲经典著作文本研究进一步加强,体现为:

1.以著作形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杨金海、李惠斌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系列,包括:聂锦芳、彭宏伟著的《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吕梁山、潘瑞编著的《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读本》;姜海波编著的《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读本》;李义天、田毅松编著的《马克思〈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研究读本》;曹典顺著的《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薛俊强编著的《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究读本》;裴晓军编著的《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研究读本》;白云真编著的《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研究读本》;李惠斌编著的《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研究读本》;袁雷、张云飞著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研究读本》。这套丛书的编写体例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历史考证—研究状况—当代解读—经典著作选编—附录。历史考证部分主要对写作背景和过程、国内外主要版本和传播情况进行梳理;研究状况部分则对国内外研究的历史流变包括“修正”、重构和发展等进行考察;当代解读部分则对文本的理论结构和内容、重要理论观点及其当代性问题予以阐明。同时,中央编译出版社还出版了杨金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系列丛书(第一批),分别为:第1 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第2 卷《共产党宣言》研究、第3 卷《经济学笔记研究1》、第4 卷《经济学笔记研究2》、第5 卷《〈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第6 卷《〈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研究》、第7 卷《〈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及1867年后经济学手稿研究·恩格斯编辑〈资本论〉工作研究》、第8 卷《〈资本论〉版本及传播研究》、第9 卷《〈资本论〉结构形成研究》、第10 卷《〈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17 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1》、第18 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2》。人民出版社2013年陆续出版了“走进经典”系列丛书,其中包括:陈学明著的《永不消逝的“幽灵”:重读〈共产党宣言〉》;鲁品越著的《人间正道:重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何萍著的《在社会主义的入口处:重读列宁〈国家与革命〉》;余源培著的《政治是一种艺术:重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韦定广著的《历史悬崖上的思考:重读〈论粮食税〉和〈论我国革命〉》。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孙承叔所著《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手稿当代解读》;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杨丽珍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历史观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张周志、周树智主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文集》以及周树智主编的《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秀萍著的《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

2.以选读、导读形式呈现的文本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编写组编写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2013年修订版)》。本《选读》按照“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延伸阅读”、“思考题”五个模块设计编写,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及其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陈新夏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该《导读》的导读部分既注重对文本深入浅出的阐释,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便读者能较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含义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桂林、揭臣相、郑瑜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李海青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其中包括:焦佩锋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李海青著的《〈共产党宣言〉导读》;唐爱军著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王巍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赵培著的《列宁晚年著作导读》。

3.以论文形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就马克思恩格斯的几本主要经典著作来看,中国期刊网共收录以《资本论》为篇名的论文144 篇,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本论》的哲学思想、生态经济思想、风险思想、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正义观、拜物教思想、虚拟社会批判、资本逻辑批判、民生思想、人学思想、伦理思想、空间生产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关系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创作史研究、现代史观、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等;以《共产党宣言》为篇名的论文107 篇,论文讨论问题主要有现代性思想、生态思想、文化(全球化)思想、人学思想、意识形态思想、纯洁性思想、国家观、共产主义观、历史观、经济学思想、全球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七篇序言问题、文献学问题、“两个必然”理论、空间革命、和谐社会理论等;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篇名的论文101 篇,论文讨论内容主要有《手稿》的哲学观、经济哲学思想、道德的元哲学问题、文化思想、生态伦理思想、幸福思想、劳动思想、人学思想、美学思想、人道主义问题、共产主义理论、人的需要观、劳动异化、人的异化、消费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实践社会观、存在论、私有财产概念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篇名的论文52 篇,论文内容涉及唯物史观、实践思想、交往思想、人学思想、世界历史思想、精神生产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分工理论、自然观、“现实的个人”概念等;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篇名的论文27 篇,论文主要讨论了实践观、人的本质理论、生活世界观、唯物史观认识论、教育思想、两种“社会”概念、改变世界的观点、宗教批判思想、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并对第1 条、第2 条、第3 条、第8 条、第10 条、第11 条进行解读或考辨。

其他文本的解读、释义、考证等大致有:顾海良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路标”——读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孙承叔的《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31 卷的当代解读》;王学荣的《异化: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史上的“逻辑中介”——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链接式解读”》;刘同舫、陈晓斌的《哲学的命运与无产阶级的救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释义》;许斗斗的《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和彻底性转向——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探》;寇东亮的《青年马克思人学思想变革的逻辑脉络——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神圣家族〉》;张添翼的《论作为同化的启蒙——从政治哲学角度重释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田旭明的《马克思廉政思想的政治伦理向度——重读〈法兰西内战〉》;高健、秦龙的《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中的人民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王晶的《马克思论报纸利益与政治——对马克思〈伦敦《泰晤士报》与帕麦斯顿勋爵〉一文的考证》;吴璟薇的《马克思“人民报刊”理念提出的背景考证:读马克思关于〈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的系列通讯》;岳鹏的《青年马克思的理性择业观及其现实启示——重温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陈绚的《报刊的价值:不能让揭露“失去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审判案〉一文的原著考证研究》;卢家银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政策与党内意见交流的重要文献——恩格斯〈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考证研究》;陈继静的《书报检查、出版法与出版自由——马克思〈普鲁士出版法案〉管窥》;俞良早的《马克思对俄国走新式社会发展道路可能性的评估——研读〈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等。

此外,《学习与探索》杂志专门开辟了“《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系列专题讨论)”栏目,陆续刊出了聂锦芳的《〈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史清理》、孙承叔的《〈资本论〉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现代史观》、周可的《恩格斯晚年对〈资本论〉哲学思想的阐扬》、赵家祥的《资本逻辑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重读〈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新领悟》、姚顺良的《〈资本论〉与“自我所有权”——析柯亨的“马克思批评”和“后马克思”转向》、高广旭的《资本逻辑的存在论批判——〈资本论〉辩证法思想的当代阐释》、陈忠的《〈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等具有相当资料价值和分析深度的论文。

(三)专题思想研究

专题思想研究旨在通过对同一思想在不同文本中演变历程的梳理、勾勒和提炼,以求总体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准确含义的一种研究。2013年马哲文本研究在专题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步,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主要有: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彭富明所著《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批判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出版的刘斐然所著《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邢媛所著《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胡海波、郭凤志所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学习出版社出版的陶火生所著《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岑乾明所著《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常江所著《阐释与创新:马克思历史观的整体性研究》、李萍所著《马克思意识形态论》、马新晶所著《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交往理论研究》、曾红宇所著的《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熊文所著《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思想研究》以及刘从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列宁专题思想研究丛书”,包括:李曼、车华所著《列宁人权思想研究》、郑流云所著《列宁民族平等思想研究》、田文峰所著《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顾训宝所著《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顾海良所著《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郗戈所著《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边立新所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形态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牛苏林所著《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这些研究多本着“立足文本、关注现实”的态度,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以回归经典文本的方式作出应答,力求尽可能准确地展现马哲在相关领域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以及解答现实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路径,尽可能有效地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现实、分析现实、引领现实。

二、问 题

在前行中反思2013年马哲文本研究,省察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良倾向,对之保持高度的自警自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文本研究能够走高走远、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概而言之,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着力思考和认真对待:

(一)文本的新旧、多寡能否决定对马哲思想的研究高度?

毫无疑问,马哲文本研究矫正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无视文本基础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的做法,以对文本的本真意蕴、深刻内涵、精神实质的系统发掘和当代意义的阐发,提升了中国马哲研究的学术水准,开创了中国马哲研究的新气象。显然,这与国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编辑出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如前所述,MEGA2不仅提供了大量我们以前没有见到的文献资料,而且通过考证发现过去被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和中文版中的文献有的是误收,即把不是马克思的著作当成了马克思的著作;MEGA2所做的辨别真伪的工作及其所提供的新的文献资料,为马克思研究开拓了新的学术空间,是文本研究兴起的资源背景。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文本越新、文献越多,对马哲的解读水准和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就越高,因为文本文献并不就是思想本身,文本文献只是思想的载体而已。然而,不能不看

到,目前的文本研究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认为:文本的新旧、多寡,直接决定着对马哲思想的研究高度,即文本越新、文献越翔实,就越能体现或贴近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反之离马克思的思想就会越来越远。如有学者就认为,只有利用新材料,才能作出新结论;在MEGA2新材料不断发表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第1 版)50 卷,就会在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中落伍;因此就中国学者来说,应在充分占有和利用新材料上下工夫。为此,他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研究者至少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方法论自觉:第一,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基于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国外马克思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三,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以马克思文献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基础;第四,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要善于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①聂锦芳、鲁克俭、韩立新:《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学派》,光明日报2007年4月10日。在这些建议影响下,有些文本研究总是一味地标举自己在研究中使用的新文献、新成果、新材料,出现了以“新”为美、唯“新”是尚的不良倾向。而就这些建议而言,尚且不论“充分占有和利用新材料”之“充分”是否可能,仅就参照德、英、法、俄“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而言,国内的绝大多数马哲研究者要弄懂这几国语言,恐怕就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了,更别提直接通过原文通晓文本内容了。更何况,历史地看,卢卡奇在写作《历史和阶级意识》的时候,也没有看到包括《手稿》和《形态》在内的文献,但其所达到的理解水平和思想深度,岂是苏联教科书所可比拟的?日本学者三木清在20 世纪20年代末,仅仅凭借梁赞诺夫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达到的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水准,又岂是当时手中掌握了这个版本的苏联马克思主义者所可比拟的?以此观之,把文本文献的新旧、多寡作为衡量马哲思想研究高度的标尺,恰是以占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品味高低的标尺一样,显然是不妥的,而且是有害的。

(二)研究的学术性是否就等同于研究的思想性?对文本的忠实真的就是对思想的忠实吗?

文本研究中,有的学者提出要“回到学术层面”进行探讨,还设计了“文本学解读”的一般路径,这就是对文本的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体结构、内容与思想、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以及现实价值与意义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翔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这种路径指导下,文本研究越来越走上了学术规范的轨道。这也就是说,文本研究的学术性越来越强。然而,目前的文本研究(不仅仅是文本研究)却出现了以研究的学术性来取代研究的思想性的倾向,或者是把研究的学术性当做研究的思想性的问题。比如,一些文本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形式上非常精致,精致得你无可挑剔,先有一个观点,再有材料支撑,并且加以论证,有大量的参考文献,还得有外文的,非常地符合所谓的“学术规范”。似乎越如此,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代表一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就是说,文本研究越来越变成了学术成果表达上的一系列技术性的操作。这样的研究,总给人一种变了味的感觉,一种缺了点什么的感觉。缺点什么呢?缺的恰恰就是思想,即人们常说的“学术凸显,思想淡出”。换言之,文本研究的学术性恰恰遮蔽了作为文本研究宗旨的思想性。这种遮蔽具体表现为:一些文本研究把马哲研究等同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文本内涵的简单发掘和理论阐释;一些文本研究聚精会神于版本的枝节考证而遗忘了对思想的总体关注;还有一些文本研究似乎特别忠实于文字表面的意义,实际上离马克思的本真思想越来越远,出现了阿尔都塞所批评的“青年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只满足于对马克思著作字面上的理解而没有抓住精神实质的现象。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多处提出“消灭劳动”,其本意无非是指消灭不自由不自觉的异化劳动,恢复劳动的自由自觉性;如果囿于字面的意义,执意地认为马克思就是要通过消灭人类的一切劳动、人人都不需要劳动,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显然与马克思的本义南辕北辙。这样的研究无疑背离了马哲文本研究的初衷和旨趣。因此,如果按照这种路径来研究马哲的话,马哲文本研究就真的变成了一种纯粹技术性的文本分析,而与思想无涉。这样走下去的话,就不仅害了文本研究,而且害了马哲。

(三)文本研究怎么样才能关注现实?关注谁的现实的问题?

有学者曾指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学理层面,那种能够切中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直面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多。”①衣俊卿:《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直面人类重大问题》,载《党建》2012年第1 期。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应停留在书斋之学、满足于哲学体系的建构,而要把关注社会生活、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实践发展作为自己的任务。马哲文本研究对此责无旁贷,理所当然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要在“回到马克思”中,用马克思的真精神来回答当今时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无论是马哲经典文本研究还是专题思想研究,大多能自觉地以“当代意义”或“现实意义”的方式来表达和体现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而问题在于:以这样的方式关注社会现实,有多少能够真正有效地触及现实生活?所谓“有效地触及”,就是说能够真正像马克思那样透过社会现象,深入社会生活的本质,从学术、学理方面对现实生活进行解剖,指出它的问题和变化的原因,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发现推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提供社会发展的路径,从而变革现实生活。②鉴传今:《不能用学术性消解马克思哲学对现实的关注》,载《长江日报》2007年5月24日。依此为衡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文本研究的所谓关注现实只是对社会问题的简单描述,“一、二、三”地罗列出当前社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社会冲突问题、生态问题、道德滑坡问题等等,然后草草收兵,再“一、二、三”地指出马哲的某一理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现实意义。这根本就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更何况,这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以这样的方式来现实关注,既没有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也缺少对马哲怎么就能够解决这样的现实问题的论证。这就让人禁不住要问:马哲难道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关注现实的吗?马哲的现实意义难道以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展现吗?因此,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关注现实,而在于以怎样的方式关注现实。作为学术来讲,怎么样才能关注现实,这是文本研究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注谁的现实的问题,关涉文本研究的价值取向。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首先就必须弄清马克思关注的是谁的生活现实。简单温习一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公然“把工人只当做劳动的动物,当做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 页。。这样,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3 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个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庸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恶的专制,把工人的生活时间变成劳动时间,并且把个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8 页。教科书也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很显然,马克思关注的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现实。弄清了马克思关注的是谁的现实,马哲文本研究应该关注谁的现实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然而,关注谁的现实这一价值取向问题,却是目前马哲文本研究中一个没有得到很好地加以解决的问题。

(四)文本研究如何才能担当起马哲“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如何关注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曾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6 页。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思想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为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 页。的科学论断,从而为自己的哲学确立了“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这就是说,“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本命。在马克思看来,观念地谈论“改变世界”是一回事,现实的“改变世界”是另一回事。马克思关注的重心不是对“改变世界”的理论界定,而是“改变世界”的现实条件。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变世界”的历史。既然“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本命,那么马哲研究尤其是马哲的文本研究,如何才能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呢?这是一个尤需文本研究着力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也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的理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取向。既然是马哲的本文研究,那么理应直面这一哲学主题,把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这一最高价值取向作为主线贯穿在研究中。然而,目前的文本研究是如何来安顿人的生命的呢?又把人及人的价值放在了什么地方?可以说,在这方面,文本研究并没有较好地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做到“以人为本”。如果文本研究忽略或者遗忘了马哲的这一哲学主题和价值取向,那么就可能不再是与马哲意义相称的文本研究了。这不仅是文本研究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较为根本的问题。

三、建 议

马克思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 页。这不仅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②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66 页。,而且因为问题的提出本身就已经蕴含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更何况,大多论文所提的“对策”或“措施”,在行家里手看来,无异于隔靴搔痒。因此,下面主要介绍学者们的建议,兼谈自己一些并不成熟的思考,意在促进马哲文本研究的不断深入,实现返本与开新并举、思想与时代共进。

(一)文本的新旧、多寡不应作为对马哲思想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

很显然,文本并不就是思想,文本的新并不意味着思想的前沿,文献的多也不代表着思想的丰富。因此,不应以文本的新旧、多寡作为对马哲思想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针对以文本的新旧、多寡来决定对马哲思想的理解高度这种状况,杨学功曾指出:“把文献学事实的新旧当做思想解读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尺,是错误的甚至是疯狂的。”③杨学功:《关于马克思文本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学术界》2012年第8 期。为此,他还提出如下的忠告:“首先,过于倚重MEGA2不现实。我以为不能以MEGA2和版本研究的新成果,完全否定以前的解读方式及其结论的有效性(被证伪的部分除外)。一来MEGA2与原来的版本特别是国际版(MEW)比较,除了没有定论的手稿和原来未曾收录的笔记和读书批注以外,差别并不是那么大。何况MEGA2还有半数以上没有出版(55/114 卷),研究者不能等,也等不起。……二来版本研究的新成果是需要鉴别的,并非可以拿来就用。现在有争议的版本问题主要集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及其手稿。我的基本判断是:即使MEGA2编出更接近马克思原始手稿面貌的文本,也只是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更可信的文本依据和解读对象,它们本身并不能构成对马克思思想解读的重大改写,真正有可能构成对马克思思想解读重大改写的还是解读者自己独到‘眼光’或问题意识,以及这种问题意识与文本‘化合’所形成的新解读成果。”①杨学功:《关于马克思文本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学术界》2012年第8 期。并断言:仅仅凭借MEGA2和版本考证的新成果,在细节上改写马克思思想史是可能的,但要构成对马克思思想解读的整体性重大改写则不可能。对于目前新出版的MEGA 版,张一兵认为这不是具有终极意义的文献版本,我们对它不能过度迷信,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到文本传入的选择性(即国外想让你知道哪些文本)、译文的准确性等问题;还有“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理论动向是,西方马克思学的方法和立场简单地成为一些人的膜拜对象,而西方马克思学文献研究中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许多错误观点被当做是‘新成果’,无批判无分析地推销到国内学术界来”②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 页。。这些建议或忠告是诚恳的,对于矫正马哲文本研究中出现的以“新”为美、唯“新”是尚的不良倾向无疑是一副清醒剂。

(二)深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把握马哲的真精神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为了解答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所提出的种种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的每一部著作都有它的历史,撇开历史性基础,就难以理解和把握原著的精神。鉴于此,马哲文本研究要注重分析时代背景,把握历史语境,即:在马哲经典作家思想发生与发展的特定语境中来把握其本真意义,着重把握马哲的真精神、活灵魂。切不可把文本看成一个孤立的结构,孤立地考辨一些概念、释义一些具体话语、分析一些具体论述,孜孜不倦于文本、版本的枝节考证而遗忘了对思想的总体关注。而只有当“我们‘得意忘言’,不再固守马克思的一些具体结论、一些具体论述、一些具体话语时,马克思思想的精神生命力将得到空前的展示,将真正与我们同行,与人类同行,成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本质性维度和内核”①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等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页。。

对此,有学者建议要深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因为,依马克思之见,历史是“正本”,是原型、原本、根本,而文本则是“副本”,是对历史的阐发和反映。这就要求研究文本必须研究文本产生时所处的时代历史。解读马克思文本也要求把马克思文本放在时代背景中,在时代精神中把握马克思文本,通过对马克思生命活动和思想肖像的原生态再现,来克服和解决马克思文本解读中的问题与争论。正如杨学功所言:“对于马克思文本的研究来说,以文本为本位的研究还有可能陷入某种文本中心主义的误区,把马克思的文本封闭起来,只注意其内部一定语境中语词、语句之间的相互关系,割断文本与环境现实之间的联系,其结果是不可能揭示马克思文本的真实意义。因为马克思的文本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们的产生正是为了回答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这些文本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来源于它们对问题的回应。所以,我们必须从它们所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中,去寻求把握文本意义的线索。从这种意义上说,离开了对产生环境的深刻把握,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文本的真实意义。也就是说,文本虽然是我们的直接对象,但却不是我们的解读的最终根据,最终根据只能是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如果封闭在文本自身范围之内,字面上的忠实有可能使我们离马克思的精神实质越来越远。”②杨学功:《从解释学视角看马克思文本研究》,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9 期。阿尔都塞提出了“征候读法”,认为阅读马克思的文本,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词句上,而应通过文字的阅读,深入下去,挖掘出它的内在结构来,把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开显出其本真的意义和应有的意蕴。这些看法对于解决文本研究中如何永葆思想性的问题是有所裨益的。

(三)立足现实问题,深入挖掘马哲的当代意蕴

马哲不是经院哲学,而是实践哲学。马哲的实践本性决定了对马哲不能进行“纯文本”的研究,决定了马哲文本研究必然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观照。同时,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本身也向哲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迫切需要哲学面向自己时代的现实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列宁曾说:“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①《列宁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 页。因此,马哲文本研究必须回归现实,立足社会现实问题。所谓立足社会现实问题,既不是用理论来图解、注释社会现实问题,也不是根据社会现实问题从经典文本中寻找现成答案,而是恢复马哲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本质揭示和批判性引导,凸显马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本质性关系。这即是:以哲学批判性反思的方式,用马克思的真精神叩击中国现实问题,追溯问题的现实根源,明晰其发展脉络,把握问题的本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答现实问题,解决中国现实社会的矛盾,进而实现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以此来彰显马哲的当代意义。

关于马哲文本研究如何关注社会现实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点,马哲当代意义的展现应当回到马哲的起源上来看,可从它本身和社会的关系,从它对人和社会的理解上来考察,然后考察它的批判性和改变世界的方式,再然后考察它的哲学的方向及其价值的实现。这是因为从向工业化转变这一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马克思当年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一定相似。所以马克思的问题恰恰是我们今天遇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那么他研究问题的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来说仍旧是有巨大意义的。所以真正从马克思这个角度,从他的哲学原典上来进行哲学思考的话,对我们今天仍旧是十分有效的一个角度。这是马克思哲学获得当代意义的一个基础。第二点,要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当代意义的话,必须关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对现在我们社会所出现的分化,进而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怎么去考虑。第三点,关于公平、正义的问题也成为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马克思当年尽管还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概念,但是他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分析并且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今天,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获得当代意义的话,一定要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作出分析,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说你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加以回避的话,马哲的当代性意义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抽象性问题。①鉴传今:《不能用学术性消解马克思哲学对现实的关注》,载《长江日报》2007年5月24日。这为文本研究如何体现马哲的当代性意义,提供了非常值得参考的路向。

(四)哲学与实践互动,思想与时代共进

马克思为自己的哲学确立了“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从而实现了哲学向现实世界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为了达到对现实世界的正确理解,而是为了批判和改变不合理的现实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这就决定了马哲本质上是面向社会实践,以变革现实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己任的哲学。因此,马哲文本研究必须立足社会实践,思考:这种研究对社会生活的变革有什么意义?对我们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有什么意义?马哲应该以何种品格在现时代亮相或登场?如何以马哲的批判现实之力来履行马哲的改变世界之职?文本研究如何“做”,才算得上研究者尽了自己的“本命”、担当起了马哲的使命?也就是说,文本研究应从抽象的概念世界转向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解答当代中国人生存和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化解中国现实社会的矛盾,实现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创造现实的条件。

对此,有学者认为哲学的真正任务是提出一种以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为内在尺度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现实的人能够得到问题的答案;并建议研究应“从人直接生活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考察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程度及其关系,由对世界抽象的理性‘解释’转向对‘改变世界’具体历史进程的关注;由对世界的道德理想预定转向对世界过程的客观经济分析,在学理上开辟了一条返回生活实践的路径”①王志红:《人的存在与马克思“改变世界”哲学的价值诉求》,载《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5 期。。也有学者提出:“以往学界习惯于从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去解读马克思哲学,使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批判的特性被遮蔽,作用的发挥受局限。……实际上,马克思哲学不仅仅是科学的理论思想体系,更是人类解放的革命武器,只有澄明了‘改变世界’的实质,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才能使其更好地溶入时代语境,指导实践。”②庄严:《“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 期。

总之,“问题并不在于实现某种空想的体系,而在于要自觉地参加我们眼前发生的改造社会的历史过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 页。唯有如此,马哲文本研究才有可能像高清海教授所冀望的那样:“从马克思走向未来、开创未来。”④高清海:《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8 页。

猜你喜欢
马哲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新思考
伊莎贝拉月娥的爱情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九指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