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兼论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4-09-19 00:16陈洁张宝友
关键词:指标体系贸易指标

陈洁,张宝友,2

(1.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 杭州 310018;2.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 杭州 310015)

经济学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兼论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陈洁1,张宝友1,2

(1.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 杭州 310018;2.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 杭州 310015)

本文在回顾已有关于可持续发展及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从“贸易、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并对各个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为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服务贸易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二是评价的数理方法。前者是表征国家、企业或某一主体在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它是将错综复杂的系统信息尽量的定量化和简单化,以便于研究者观察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后者是在构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所给的条件运用科学的计量方法确定可持续发展评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一、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按照评价对象的差异程度,可以把已有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框架分成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经济学框架是以经济学原理为科学依据,主张用货币综合价值来考察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它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数、真实进步指数等[1]。自然科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经合组织与发展组织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社会、经济与环境三系统”模型及联合国统计局提出的“涵盖经济、气候、固体污染物和机构”的四维指标框架①[2-3]。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从时间维度可划分成不同时间的三个阶段:

1.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构建的,如经济福利测度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等[4-6]。2.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此时期是众多学者提出各自评价指标体系的快速发展阶段,各种不同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相对于萌芽期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具有可操作性而言,此阶段的研究成果已有可以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了应用[7]。如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②、新国家财富指标(世界银行,1995)[8]、真实发展指数[9]、可持续性晴雨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发展研究中心,1995)③、生态足迹[10]、环境压力指数(欧盟委员会,1999)和生态效率指数(国际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1999)等④⑤。3.成熟期,开始于21世纪初。在成熟期内各专家学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更侧重于解决某一领域内(如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所研究对象也更加具体化。如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⑥、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可持续评价仪表板、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环境表现指数以及可持续社会指数等⑦⑧⑨[11]。

上述指标一般均需要结合评价方法使用,而且不同的评价指标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它们既可以按结构划分成综合性、货币评价、层次结构和多维矩阵四种类型,也可以按指标能够聚集的信息量分成单项指标、综合核算体系和菜单式三种类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国外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的是国外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其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要素及其考察的重点与不发达国家是有所差异的。前者主要侧重于社会、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评价,但在不发达尤其是落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能仍然强调其经济发展方面的评估[12]。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90年代是其成果出现的萌芽期。我国学者的研究思路主要是系统分解法,即把宏观层面的国家或中观层面的经济区域的某一系统分成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等子系统,然后又针对不同的子系统进一步的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1.国家层面有: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六大部分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3-14]。2.区域层面有: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海西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5-20]。

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到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4.16万亿美元,位列世界前三。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对外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就业水平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的焦点。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学术界早期开展了“外贸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其实现”的理论探讨,主要包括: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现条件、政策选取、动态演进机制以及环境与外贸发展的关联性等。稍后,“如何衡量可持续发展绩效(水平)”的经验分析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如果缺乏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只能流于形式,既无法对可持续发展内涵予以明确界定,更无法用于指导实践。已有的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从“贸易、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评价。较早时学者主要从定性角度分析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21-22]。由于定性评价指标不能量化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具有不可操作性等缺点,因此,更多学者从量化角度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外贸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从贸易规模、贸易的技术效益、贸易结构、贸易潜力等方面开展[23-24]。外贸所引起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25-27]:其一是测量某时期内外贸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其二是测量外贸部门是否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具有正外溢性。外贸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分析外贸所导致的环境代价。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通过引入环境要素来扩展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再尝试定量研究环境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自由贸易会给各自带来的环境影响[28];(2)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计算污染物排放成本的节约,由此测算经济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29];(3)借鉴“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或局部均衡模型直接分析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带来的环境影响;(4)绘制贸易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分析开展外贸活动与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30]。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更多学者开展了诸如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和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评价研究。如周正祥等学者年将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成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出口贸易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出口贸易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三个目标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成 14个具体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并借助于中国 2002-2011年出口贸易相关数据进行实证[31]。杨红强等学者在分析贸易与环境保护相关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在内的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32]。刘尧飞指出,传统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建立于确定性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版面性和局限性等缺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应体现其环境的不确定性[33]。

(二)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已达520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2.18%,服务贸易已逐渐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及大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已有服务贸易研究主要集中在:

1.服务贸易收益问题,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其一为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内服务贸易收益,其结论一般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增加参与国的收益[34-35];其二为从服务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视角的服务贸易收益问题研究,且多数是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认为服务贸易收益主要来源于服务商品的多样化收益和市场扩大所导致的规模经济收益[36-37];其三为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有关的服务贸易收益研究[38]。

2.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间关系,认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一国的货物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两者发展存在着总量互补和差额替代的关系[39-40]。

3.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总体处于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而且仍然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商品出口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商品主要以进口为主[41]。

4.服务贸易增长。以服务商品技术含量指数为衡量指标考察我国服务进出口商品的技术变化,研究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方式虽有所转变和优化,但进口比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更高,其增长方式呈现滞后现象[42-43]。

5.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多数学者会借助于货物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如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指数(TSC)和波动指数(MI)作为衡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到的研究结论普遍是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且区域之间、服务部门之间均发展不平衡[44]。Hardin选取FDI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⑩。Bernard Hoekman和Carlos A Primo Braga则认为信息技术可提高服务商品的可贸易程度[45]。张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率、服务业FDI、国内消费水平、货物贸易出口额及货物贸易进口额[46]。

6.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的影响,认为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进口贸易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国内制造业提升倒逼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提高[47]。

关于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姚惠琳和张筱冰、王正华和陈珂、张丽、赵小燕在分析了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48-51],但他们均未定量地分析过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也未探讨过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问题。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与展望

(一)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论

1.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已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的不足:(1)指标数量要么过于繁杂要么过于简单。因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外延都较为广泛,有学者为了全面地反映某一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出了数量巨大的评价指标,有的达到200多个之巨。而有学者考虑到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以及评价的客观性(尽可能的从各种权威的统计年鉴中获得相关数据),设计出少量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数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可取的作法,而应当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评价的目的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2)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强调其普适性。有学者试图设计出一套既适用于过去、现状和未来或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又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国家和制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求大、求全的评价指标设计思路使得其结果是评价指标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可操作性、实用性却不强。(3)多数研究成果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取主要凭专家学者的经验,由于缺乏科学的定量筛选方法,存在着主观性等不足,造成最终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信息重叠或指标所代表的评价信息未能完全覆盖被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导致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1)已有成果对如何实现中国外贸(货物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但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的度量研究(绩效评价)仍然未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更是未见。虽然已有的侧重于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服务商品具有无形性、易逝性和异质性,与货物商品之间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导致两者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存在差异性,照搬已有评价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而会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订。(2)多数研究成果均从贸易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与生态环境效应视角展开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但彭红斌认为,一国的贸易可持续发展应包括贸易的稳定增长与资源的稳定供给和出口的商品结构要处于不断优化,以及其国际竞争力处于不断增强状态[52],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本文认为需要考虑服务贸易的创新能力。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是保证服务商品出口具有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它既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业生产率促进生产成本的下降进而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创新实现节能减排进而减少对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也可以通过创新向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商品而提升其社会效应。因此,创新能力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

(二)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展望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有关评价指标说明:

1.服务贸易相对规模=服务贸易总额/(服务贸易总额+货物贸易总额)。这是衡量服务贸易相对货物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其值越大表明服务贸易相对货物贸易而言更活跃,竞争力更强,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

2.服务贸易技术效益指数=高新技术服务进出口总额/服务贸易总额。该指标用于考量我国通过服务贸易所获得的技术能力。考虑到服务贸易项目中的科技含量多寡,本文选取了高附加值服务中的“通讯、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保险、专有权利使用与特许费和咨询服务”6项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作为高新技术服务进出口总额。

3.服务贸易就业人数比重。 因没有专门针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就业统计数据,因此此处采用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与三个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替代,它代表我国发展服务业所投入的人力资源。

4.服务贸易进出口平衡指数=服务贸易进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它是判断我国服务贸易是否平衡的评价指标。一般来说,我国在服务贸易活动中应设法保持服务进出口的基本平衡,服务贸易出口略大于其进口,这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6.服务贸易进口技术贡献率=高新技术服务进口额/(服务贸易进口额+货物贸易进口额)。该指标用于衡量我国通过服务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考虑到服务贸易项目中的科技含量,此处也选取高附加值服务中的“通讯、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保险、专有权利使用与特许费和咨询服务”6项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作为高新技术服务进口额。

7.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Δ服务贸易总额/ΔGDP。其中Δ服务贸易额、ΔGDP分别表示年度服务贸易、GDP的增量,计算公式为: Δ服务贸易总额=第i年的服务贸易总额-第i-1年的服务贸易总额;GDP的增量=第i年的GDP-第i-1年的GDP,下同。

9.服务贸易资源消耗=(运输贸易出口额+旅游贸易出口额)/ (运输贸易进口额+旅游贸易进口额)。因为在所有服务贸易项目中,传统的运输服务业与旅游服务业是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另外,我国运输服务业与旅游服务业两项目的贸易总量占所有服务贸易总量的一半多。所以本文借用货物贸易资源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采用我国运输贸易与旅游贸易的出口额与其进口额的比重作为替代变量,其值越大说明净出口资源越多,越不利于资源、生态的保护。

1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Δ服务贸易总额,其中,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第i年的能源消费总量-第i-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它是反映我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指标。

11.服务贸易废水(或废气或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或废气排放量或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因我国未有服务业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统计数据,本文借用工业领域的“三废”数据进行间接计算我国服务贸易的三废排放情况。

[注 释]

① 参看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一文,网址:http://www.globalreporting.org/resourcelibrary/G3.1-Guidelines-InclTechnicalProtocol.pdf Boston2006.。

② 参看United Nations“Human Development Report”,网址:http://www.undp.org,1990.。

③ 参看1997年IUC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 Programmed,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研究报告《A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rogress toward sustainability:tools and training series for institutions,field teams and collaborating agencies》。

④ 参看1999年European Commission Euro Stat“Toward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dicators for the EU”。

⑤ 参看1999年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efficiency Indicators and Reporting:Report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ject’s Work in Progress and Guidelines for Pilot Application”一文。

⑥ 参看UNITED NATIONS“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一文,网址:http://www.un.org/zh/2000.。

⑦ 参看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1年“The Consultative Grou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The Dashboard of Sustainability”一文,网址:http://www.iisd.org/cgsdi/dashboard.asp.。

⑧ 参看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及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2005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一文,网址:http://sedac.ciesin.columbia.edu/es/esi/2005.。

⑨ 参看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及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2008 Environ ment performance index”一文,网址http://sedac.ciesin. columbia.edu/es/epi/2008.。

⑩ 参看:Hardin A和Holmes 1997年“Services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一文。

[1]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二)——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简要介绍[J].统计研究,1999,16(1):59-64.

[2]杨凌,元方,李国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述[J].决策参考,2007(5):56-59.

[3]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 世纪议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25-156.

[4]NORDHAUS W D,TOBIN J.Is Growth Obsolete?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235-764.

[5]ESTES T.A Comprehensive 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 model[J].Federal Accountant,1974(10):9-20.

[6]DALY H E,COBB J B.For the Common Good:Redirecting the Economy towards the Community,the Environment and a Sustainable Future[M].Boston:Beacon Press,1989:261-278.

[7] 张坤民,温宗国,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5-56.

[8]王海燕.论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1):39-43.

[9]COBB G,HALSTEAD C,ROWE T.The 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Summary of Data and Methodology[M].San Francisco CA:Redefining Progress,1995:178-198.

[10]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Gabrie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78-90.

[11]KERKA G V,MANUEL A R.A comprehensive index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The SSI-the Sustainable Society Index[J].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6:228-242.

[12]刘国,许模,于静.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3):29-33.

[1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7-89.

[14]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情况简介[J].统计研究199916(1):61-64.

[15]刘求实,沈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4):60-64.

[16]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4)16-23.

[17]张学文,叶元煦.黑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区域经济,2002(5):83-87.

[18]赵多,卢剑波,阂怀.浙江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6):380-382.

[19]乔家君,李小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实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44-48.

[20]张玉哲,郑正喜.海西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33-138.

[21]刘建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浅说[J].对外经贸实务,1996(12):7-9.

[22]袁永友,刘建明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1):32-36.

[23]杨丽华.我国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95-101.

[24]李凯杰,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7):53-61.

[25]吴振宇.中国出口外溢性的实证研究——1996-2001年省际的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3-31.

[26]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9):22-26.

[27]陈锡康,王会娟.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若干重要应用[J].管理评论,2010(12):1737-1741.

[28]MURRELL P.Ryterman R.A Methodology for Testing Comparative Theories:Econom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East-We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imics,1991,15(4):582-601.

[29]ROBINSON H D.Industrial Pollution Abatement: the Impact on Balance of Trade[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1(1):187-199.

[30]COPELAND B R,TAYLOR M R.Trade,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1):7-71.

[31]周正祥,陈灿,罗珊.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77-82.

[32]杨红强,聂影.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67-70.

[33]刘尧飞.不确定环境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2):68-75.

[34]DEARDORFF A V.International Provision of trade service, trade and fragmentatio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9):233-248.

[35]JONES R W,RUANE F.Appraising the opti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J].Oxford Economics Papers,1990(42):672-687.

[36]MARKUSEN J R , RUTHERFORD T F,TARR DAVID.Trade and Direct Investment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the Domestic Market for Expertise[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38):758-777.

[37]MARREWIJ K,CVAN J,STIBORA ADE V,etc.Producer Servic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195-220.

[37]郑辉,张捷.服务贸易收益研究述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30-34.

[39] GUERRIERI P,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4):437-498.

[40] 于立新,周伶.现阶段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研究[J].国际贸易,2012(3):52-58.

[41] 董直庆,夏小迪.我国服务贸易技术结构优化了吗?[J].财贸经济,2010(10):77-83.

[42] 万红先.我国服务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11):62-67.

[43] 戴翔.我国制成品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动态相关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2):26-34.

[44] 王影.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6-78.

[45] BERNARD H,CARLOS A,PRIMO B.Protection and Trade in services:A Survey[J].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7,17(47):1117-1321.

[46] 张慧.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变动情况[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6):56-67.

[47] 樊秀峰,韩亚峰.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5):56-67.

[48] 姚惠琳,张筱冰.论我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J].商业经济,2005(9):16-18.

[49] 王正华,陈珂.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37-40.

[50] 张丽.谈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J].价值工程,2012(6):96-96.

[51] 赵小燕.中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价格月刊,2014(5):37-40.

[52] 彭红斌.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6-89.

本文推荐专家:

肖文,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服务贸易、金融创新。

汤易兵,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技术创新。

A review of evalu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construction

CHEN JIE1,ZHANG BAOYOU1,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2.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15,China)

Based on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aspect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follows: trade, social economy,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explains th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each evaluation index in detail each detail, providing a new idea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wor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ervice trade

F752

A

1008-472X(2014)11-0046-07

2014-06-19

本文受浙江树人大学省级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浙江省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2013ZB04);浙江省人文社科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课题(ZD01-201401)资助。

陈 洁(1992-),女,江苏盐城人,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宝友(1977-),男,浙江兰溪人,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后)。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贸易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贸易统计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贸易统计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