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语域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研究

2014-10-15 11:06
关键词:语步第一人称学术论文

陈 强 王 爽

(长春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吉林 长春130022)

语言学语域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包括语步出现的频率、摘要的数量和语步的顺序。[1](P37-39)语言学语域学术论文摘要的微观结构包括语步的导言、语步的方法、语步的结果和语步的结论。语言学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模糊限制、语动词时态和第一人称代词。以下就逐步逐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语言学语域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

(一)语步的出现频率

如图1,表示的是两种语料库里论文中修辞语步的分布情况和使用频率。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在语言学学术论文中语步的结构和大众认知的结构,即IMRC结构基本上呈同一水平,那么所有语步中语步4出现的频率是最低的。有关学者曾表示,是由于现在社会中的科学家们之间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竞争激烈,所以致使他们不想公开自己的任何意见,保留新奇的想法以便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2](P147-148)可是纵观中国学者在论文中的语步,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论文中两个语步出现频率几乎相等的是语步3和语步1,相对较低的是语步2和语步4.

图1 两个语料库中语步的出现频率

(二)摘要数量

构成摘要的语步主要包括四种:介绍、方法、结果、结论。可是这四项并不是所有摘要都必备的。可以使用两种语步,也可以使用四种语步。以下就抽查了一百篇摘要,分析其宏观结构和使用语步数量,并计算出了百分比,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和中国笔者书写语言学摘要的时候比较喜欢用几个语步。

Salager-Meyer曾得出结论:只有陈述并使用了4种语步的摘要才称得上是一篇结构合理完整的摘要,才能完成整个科学研究过程。[3]因此,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很有可能使用三种或者四种语步来完成整篇论文的摘要,以确保论文的完整性。在实际验证中我们看到的结果和以上结论是一致的,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有很大一部分论文摘要中都共同使用了四种语步。而中国学者通常都使用两种语步来完成摘要,在抽查的50篇语料里,仅有7篇使用了四种语步。也许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始终是第二语言,他们对于英语还不够掌控自如,所以尽量缩短书写的篇幅以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或者是中国学者为了更强调和突出中心思想,所以才简化语步。

(三)语步的顺序

虽然一篇文章里不可能出现所有的语步,很多文章只有两种语步组成。可是在通过研究和分析语步顺序的时候,我们发现,有90%的文章呈现的语步都是以线性排列作为顺序的,三种语步的文章呈现I-M-R或I-M-C的顺序,同样也有部分论文的摘要只表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而不提论文的研究方式。

经研究发现,在NESC语料库里论文语步顺序没有规律的占12%,在NNESC语料库里没有规律的10%,没有规律的语步大概归类为以下三种:第一,逆转语步的情况,基本两个语步应该是相继出现的,可是有出现逆转的时候,也就是之后的语步到了之前。[3](P49-51)第三,语步重叠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个语步之后跟随着同样一个相似的语步,或者是为了完成同一语步的作用而把各个语步叠加。

作者会根据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强调的思想来选择逆转语步、循环语步或者是重叠语步。作者只有组织了思维,才能组织精准的语言来表达和书写论文。

二、语言学语域学术论文摘要的微观结构

(一)语步1——导言

一篇完整而成功的摘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所以必须抓住读者的眼光,吸引他们读下去。在摘要中首先出现的是语步1,所以语步1有可能表明这种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说明其目前的研究进展。

经过分析得出,语步1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三方面完成的,提供相应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NESC语料库里有42%是通过这种方式展开的,在NNESC语料中有20%是通过这种方式展开的。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成果,引出需要改进的方案和策略。

(二)语步2——方法

引出了研究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会牵扯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语步2出现,在NESC语料库里语步2的出现率是86%,在NNESC语料库里语步2的出现率是30%。因此我们看到,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通常会用很多时间和语言来书写研究问题的方法。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者很注重方法语步的使用,在引出语步的时候,读者会被该项全新的研究吸引。在对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的时候,打消了读者的一些疑问,使他们更加相信研究的成果。在研究所有语料库的同时,我们发现在语言学论文摘要论述研究方法的时候有两个步骤,即描述语料和分析具体的方法。

(三)语步3——结果

语步的结果其实就是说作者简明扼要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的结果。语步的结果有助于论证新的结论,在整个论文摘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上文中对100篇摘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NESC语料库里结果语步的使用率达到了96%,在NNESC语料库里结果语步的使用率达到了100%。这预示着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英语母语学者通常都会在论文摘要中书写研究成果,传播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结果语步可以论证他们方法的准确性,以便更好的展开新研究。

(四)语步4——结论

通常在研究得出结果后,会得出相关结论,通常会评价研究的成果,并且表明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重点突出结论的重要性,并且会阐明该项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提出未来发展的方案和对策等等。

结论语步具体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对论证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这方面通常会经常出现在结论语步中,在NESC语料里这方面结论语步的出现率占58%,在NNESC语料库里这方面结论语步的出现率占22%。一般情况下,笔者会论述结论、阐明结论的重大意义、比之前的结论更为准确等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了这个步骤的书写,会使不支持不认同这种做法的人改变意见。

第二是说明该项研究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多大的意义,该项研究被应用的领域等。在NESC语料库里该方面结论占到18%,在NNESC语料库里这种结论只占到10%。这与前期的研究成果是相符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结果是由于现代社会的科学家们不愿意透露出自己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而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不给别人提供优越的条件。

三、语言学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

(一)模糊限制语

其实关于模糊限制早就在三十年以前就出现了,就成为了语言学词汇中的名词,可是到现在为止却始终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4](P245-246)在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有关学者认为无论笔者有没有做好相关承诺,模糊限制语都完整的表达叙述了附属命题的真值。

大部分人都感觉学术性论文的摘要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个人形成的观点和意见,可事实上,这种认为并不完全正确,其实摘要和其他学术的题材是一样的,它可以使读者和笔者进行互动和交流。笔者很有可能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来使读者接受和信服新的思维,进而和学术界达成一致,组建起新的团队。那么模糊限制语就是其中一种颇有说服力的修辞策略。经常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种类包括三种,即情态助动词,比如can,may,should;副性词,形容词,名词情态动词;情态动词。

(二)动词时态

学习过英语句法的都知道,包括十二种动词动态,可是在这十二种动词时态里,使用最多的时态就是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现在完成时态三种。

在NESC语料库里和NNESC语料库里时态的应用基本上大同小异。[5][6]一般现在时态在NESC语料里曾出现161次,而在NNESC语料库里曾出现过147次,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国笔者还是英语母语笔者,在语言学学术论文的摘要中都经常性的会使用到一般现在时态,也是他们使用的最主要的时态。相对来说,现在完成时态是两个语料库里使用最少的一个时态。一般过去时态也是一个很好地描述方法语步的时态,这种语步是为了更好地叙述实验的过程和叙述语料,同时这也是论文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的部分。因此,不同的语步达成的目的不同,选择使用的语步时态自然不同。

由此可知,在整个语言学学术论文书写中,中国的笔者和其他国家的笔者基本上都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来完成,通过一般现在时可以叙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研究的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果和得到的论证;一般过去时可以体现论文的研究方式和策略。

(三)第一人称代词

有经验的笔者认为,在学术性论文里不可以出现第一人称代词。而Lester也曾指出,在书写论文时,不应该出现第一人称代词“我”,尽量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为了不影响文章的客观性,所以学术界在书写论文时禁止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可是在当今,有笔者认为应该提倡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明笔者的个人意见和建议,明确责任,增加亲和度,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7](P133-134)以下就针对第一人称代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状况、出现的几率进行分析,讨论人称代词对整篇文章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人称代词在文章中的使用方式。

经研究表明,英语母语笔者比中国笔者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几率高,这证明中国的写作风格是客观的,不喜欢使用人称代词。中国学者不突出自己的责任,而更加重视研究问题或结论的客观性。在研究中美国家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看出,中国学生通常会避开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而转变为“据说”、“有人认为”等等词语;而在英语文化中却经常出现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地方都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他们把集体主义的思想和个人思想区分得很清楚。

[1]何宇茵,曹臻珍.航空航天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刘胜莲,魏万德.应用语言学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周光礼,刘献君.大学的“超然性”与“介入性”——论中西方学术价值观的文化差异[J].汉江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藤真如.采用第一人称撰写科技论文摘要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4).

[5]刘婷婷.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体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6]罗英侠.高校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语言特点与写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7]龙跃,谭文慧.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结构与语言特点[J].邵阳学院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语步第一人称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裁定书的语步结构分析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中外光学学术论文摘要非常规语步的对比分析
专家作者与学术新手间的摘要修辞对比研究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学术词汇的语步特点研究
第9卷第1-6期学术论文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