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术治疗6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分析

2014-10-21 15:24李义东李田超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李义东 李田超

【摘 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术进行治疗,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术;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86-02

小兒腹股沟斜疝在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男性患儿,属于先天性疾病。病发期多在2岁以内,一般情况下出生数月后便会发生[1]。手术治疗是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进步,腹腔镜术逐步应用在临床,其临床疗效相比传统手术更安全、可靠[2]。我院2013年采用腹腔镜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间收治的6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44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4.3±1.8)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分组及拟将采用的治疗方案均获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资料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叮嘱患儿家属确保术前6~8h禁饮禁食,术前均采用开塞露行灌肠处理,以刺激排便,待确认膀胱排空后再进行下步手术,若膀胱未排空则需根据实际加用胃管或尿管。

1.2.1对照组

实施传统手术进行治疗。麻醉满意后取常规体位,切口选择在单侧疝的同侧下腹部皮肤横纹部位,长度2.5~3.0cm,而对于双侧疝则取正中切口,长度4~5cm。之后小心地将皮肤与皮下组织逐层切开直至精索露出,在皮下的环开口处打开后一并将疝囊做横断处理,接着再向上剥离到内环,将疝囊及未闭的鞘状突找到后,采用4号丝线于内环处行贯穿性缝扎,并对精索行止血处理,同时将睾丸牵引至阴囊下部,最后采用l-0丝线皮下缝合1针或不缝合,医用胶粘合切口即可。

1.2.2治疗组

实施腹腔镜术进行治疗。术中将患儿臀部垫高30°左右,取平卧位,切口选择在距脐下缘大概0.5cm的位置,同时于切口处建立人工气腹,压力8~10mmHg为宜,将0.5cm腹腔镜插入。入镜后,需首先对腹腔及双侧内环口进行严格探查,必要时可牵动患侧睾丸连同精索一起运动,以此准确找到疝内环口的位置。确认后,即可在左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的交叉部位行一0.5cm的切口,将0.3cm的Trocar置入切口,将鞘芯后再将3mm的抓钳置入。在避开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的条件下选择内环口内侧半腹膜下行潜行穿刺,并将线头留在腹腔。接着在原皮肤的针眼处再次插入带线针对内环外半圈腹膜行缝合处理,缝合完成后再将之前留于腹腔的线头用抓钳提到腹腔外后再将其打结,以此达到内环呈荷包状的缝合关闭效果。最后进行检查,无异常后将气腹解除,同时将脐部的皮下组织缝合闭关用医用胶将皮肤切口粘合即可[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儿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上世纪初至今治疗该疾病的基本方法,虽然该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接触了患儿的病痛,但并发症发生率缺非常高。随着医学研究人员不断总结临床手术经验,以及微创手术的诞生和应用,腹腔镜术不断用于该疾病的治疗[5]。在具体治疗中,通过腹腔镜的低倍放大作用、气腹膨胀疝囊及相关器械的配合,继而可将原本相对较为复杂的腹股沟管等解剖路径转变为结构相对更为简单的腹壁,同时也可将繁琐的腹外疝囊剥离操作转变为腹腔镜密切监视下的更为简单而可靠的疝囊高位缝扎操作,故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术式下,尤其是男性患儿的输精管损伤、阴囊血肿以及医源性隐睾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胡玉刚等[5]在研究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选取100例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术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就治疗情况发现,腹腔镜术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该研究证实了腹腔镜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腹腔镜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且患儿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继革,张伟耀,刘全新,等.腹腔镜下各种缝合方法治疗小儿疝6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30-31.

[2] 张颋,余辉,郑春花,等.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61例病区整体化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4(01):74-64.

[3] 陈志刚.165例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03):128-128.

[4] 王军,周权,周欣.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治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27(6):322-324.

[5] 胡玉刚,崔华雷.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