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在老年病房的应用

2014-10-21 15:24张亚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护理

张亚薇

【摘 要】目的: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落实误吸防范措施,以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误吸的發生率。方法:自2011年5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开始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对总分≤6分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前后住院老年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后,住院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增强。结论:应用该评分表,可对高危人群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误吸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对保证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误吸,护理

【中图分类号】R9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87-01

误吸是指进食(非进食)时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像正常情况下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进入食管进行消化。老年人由于机体结构的衰老及生理功能的退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比年轻人明显延长[1]国内外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生误吸率为50%[2],误吸表现为呛咳,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每年误吸窒息死亡占总病死率的1.5%[3]. 我科自2011年5月自制使用《误吸危险因子评分表》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及早发现高危人群,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观察时间为2年,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340例患者为对照对象,作为对照组,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2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40例中其中男性患者22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72-90岁,平均(81岁),观察组322例其中男性患者260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65-96岁,平均(80.5岁)

1.2 方法 对照组 执行基础护理包括皮肤,口腔,饮食,用药,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 对入院患者进行误吸危险因子评分,楣栏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科室,年龄,诊断等。具体评分表如下: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

注:饮水试验又称洼田饮水试验,是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创立的,具体方法为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阴性:能顺利1次咽下;阳性分2次以上咽下,可发生呛咳。

评估时的注意事项 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加入主观意愿,对神志不清,言语含糊不清有脑血管后遗症的患者评估时应向陪护人员了解情况,以真实地评估结果。护士应对评分单进行每周评估。

累计总分:13-20分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给予饮食指导。

7-12分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安全告知书,讲解误吸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床头悬挂“预防误吸”的警示牌,加强巡视。

≤6分为高危患者,发放安全告知书,应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1)护士对患者加强巡视,在床头挂上醒目的“预防误吸”警示牌,提醒家属、护士、护工。(2)建立严格的进食标准:老年患者宜进半流和流质,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卧位,进食速度慢,细嚼慢咽,不要催促患者,观察食物是否被顺利咽下,饭后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对于危重,严重吞咽困难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应及早给予鼻饲饮食,避免误吸。放置鼻饲管的患者应注意:放鼻饲管深度超过胃幽门部可减少误吸,选择较细的胃管可减少误吸,鼻饲时床头要抬高30°,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以10-15ml/min的速度喂食,鼻饲完后半小时才能放平床头,防止食物顺鼻饲管返流进入呼吸道。(3 )规范睡眠姿势:以侧卧位或半侧卧位为宜,因为睡眠时吞咽功能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容易使口腔内的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误吸。(4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脑卒中、呼吸道感染、帕金森氏病等出现呛咳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早治疗,如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维持正常吞咽功能、避免误吸起到重要作用[4]。(5)组织陪护人员培训: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等多种形式定期对照顾者进行预防误吸知识的培训:包括:认识误吸的危险性;出现的临床症状,什么样的病人容易出现误吸,病人食物的选择,病人进食时的体位,一次进食量,喂饭速度,喂饭后的注意事项,了解误吸的一般急救知识。(6)就地急救:一旦出现误吸,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阻塞呼吸道时立即清除口腔食物,使患者平卧,握拳于患者的剑突下向膈肌方向猛力冲击上腹部,造成气道内强的气流使阻塞气道的食物咯出,争取抢救时间[5]。如发生误吸,护士立即配合抢救,并应及时上报护理部,作为不良事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病人误吸发生率最高[6]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未建立评分表之前收治的患者340例,发生误吸21人,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开始应用评分表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共收治322例,发生误吸6人,无例死亡。因此误吸危险因子评分表应用于我科收到了满意效果。见下表

3 讨论

3.1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误吸问题也引起护士高度重视,并列为护理不良事件,应用评分表后可预见性并及时,预防,处理,增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护理的安全。

3.2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老年人胃蠕动功能下降,容易产生储留和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可能性增加,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但目前还未引起重视,特别是照顾者的重视,有些照顾者唯恐患者的营养不足,强行喂食,造成食物误入气管出现吸入性肺炎,严重者窒息。护士应让其意识到发生误吸的危险性,有利于患者的安全,也可增进护患关系。

3.3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有效的预防误吸的发生:患者从入院开始,责任护士就要评估误吸/窒息危险,对高危患者采取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大大降低误吸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额外的医疗开支。

3.4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如果做到事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有个心理准备,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自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后,护士能筛查出高危患者,对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让护患双方均增加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全面有效地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4 小结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患者不断增多,误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误吸的预防高于治疗,预防的前提是准确有效的评估,我们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沉着、冷静、敏捷的工作作风,做好高危患者的筛查和急救预防知识的宣教工作,不仅降低了发生率和死亡率,更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健康.老年吸入性肺炎易患因素及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18(10):582

[2] Millns B,M,Jack Cl,et al.Acue stroke predisposes to oral garm-megative bacilia caus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J].Gerontology,2003,47:173-176.

[3] 尹建敏,蔡兰萍,刘长庭.高龄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家庭保健[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2):57-58

[4] 孙素娟,冯春兰,老年病人食物误吸的预防及护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19(3):227-228

[5] 张跃平.老年人误吸的原因和家庭保健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0)297

[6] 刘玉春,库洪按,赵玉香.老年人误吸及对误吸认知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6-27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