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性行为状况调查报告与分析

2014-10-21 23:12龚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未婚先孕性健康性病

龚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8-01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女性对婚前性行为也随即逐步开放起来。本文通过对6982例初婚女性中婚前性行为状况的调查,探讨婚前性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3年1月~12月在我所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6982例初婚女性。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婚前保健规范”制定统一印发的“女性婚前医学检查表”,逐项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982例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女性均无婚育史,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24.3岁。有婚前性行为6918例,占受检人数的99.08%。未婚先孕2586例,发生率为37.04%。有人工流产史1329例,占受检人数的19.03%。妇科生殖系统疾病(阴道炎、附件炎和外阴炎)236例,占受检人数的3.38%。性病6例,其中梅毒5例,尖锐湿疣1例,占受检人数0.09%。6982例拟婚女性中农民4862例,占69.64%,干部及工人1327例,占19.01%,其他职业793例,占11.3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019例,占71.88%。由此可见,本组资料接受婚检女性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且学历低者较多。

2.2 未婚妊娠一般情况 2586例未婚先孕中,有人工流产史的713例,占25.57%;首次妊娠的1873例,占72.43%。未婚先孕中农民2135例,占82.56%,干部及工人301例,占11.64%,其他职业150例,占5.8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121例,占82.0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65例,占17.98%。在未婚先孕女青年中,农民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

3 讨论

本组调查资料显示,在初婚女性中,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且未婚妊娠发生率也较高,以及性病和妇科病的发生,这就说明在未婚青少年中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及避孕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对广大的农村青年进行相关教育更为迫切。

3.1 重视在青少年中的性健康教育 本组调查发生婚前性行为者占99.08%。未婚先孕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及农民占居多。性病中伴侣发生率较高,占85.71%。她们中绝大多数人对性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了解甚少,自我保护意识差,性行为常具有不稳定性、盲目性,极容易妊娠,甚至造成性病的传播,如此以来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所以,应关注未婚青年的性健康教育,特别是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人群,利用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如设立宣传画廊、撰写科普小品、张贴标语等,使其能够以积极和负责任的方式对待性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减少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减少性病的传播和降低未婚先孕的发生率。

3.2 加强围生期避孕知识和生殖健康教育 本组调查发现未婚者的避孕问题,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因为未婚者的避孕有其特殊性,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避孕方法,为避免感染爱滋病等性传播疾病,从性安全、性卫生角度考虑,应选用安全套避孕,但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因此,未婚青年仍应洁身自好。发生未婚先孕,人为的进行人工流产等终止妊娠手术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除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外,还可能造成炎症、子宫内膜损伤、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远期并发症,甚至有引起习惯性流产、继发不孕的危险;未婚妊娠者因其特殊性,很难得到良好的孕期保健及足够的营养指导,对母婴健康危险甚大。加强围婚期青年的避孕知识和生殖健康教育,有可能降低未婚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的传播和妇科疾病的发生,将有利于未婚夫妇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家庭幸福。

3.3 加强婚前保健服务,提高婚前检查工作质量,在温馨的环境下,以尊重的、和蔼的、注意保护隐私的方式开展婚前保健服務,让我们的服务使他们感到有益,针对他们婚前、婚后及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问题开展包括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和性保健相结合的优质生殖保健服务。

猜你喜欢
未婚先孕性健康性病
我国高职学生性健康知信行量表的构建及应用
对农村地区未婚先孕现象的思考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关注性健康教育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测试:你未婚先孕的勇气有多高?
未婚先孕妇女人流术后的心理护理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