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急救思维在基层卫生院临床工作中的体会

2014-10-21 23:12谢大兵吴淑芳李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急诊急救基层卫生院

谢大兵 吴淑芳 李炜

【关键词】急诊急救;基层卫生院;思维体会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4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9-01

目前,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急诊思维是相对一般临床思维而言。急诊最大的特点是“急”。某些严重急症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在短时间内即可致命,故要求临床医生尽快作出诊断和治疗。对于基层卫生院的医生更是严俊的考验,因为医疗设备简陋,诊疗水平较低,这就要求医生要有敏捷的诊断思维,建立正确的急诊急救思维,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误诊,及时转诊,对于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尤其重要。现笔者结合在基层卫生院的日常工作,浅谈一下在急诊急救思维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1 “救命”为先的治疗思维模式

在一般的临床工作中,医生“缓则治其本”,总是以治“本”为最优选择,对患者寻求病因治疗,但是面对生命垂危的急诊患者,则因需“急则治其标”,首先考虑的是抢救生命,及早采取措施维持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基本功能,稳定生命体征,使生命得以延续。例如来了一位急性喉头水肿的患者,急性喉头水肿严重时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此时医生必须快速判断,为确保气道通畅,可果断采取气管切开术,而不应考虑其病因及并发症。因为只有在患者的生命得以存在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对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为进一步的全面治疗赢得时间。

2 简明快捷的诊断思维模式

在日常的急诊工作中,由于情况紧急,病情进展快,充许思考诊断的时间短促,迫使医生必须迅速作出诊断,尽早实施抢救。这就要求基层卫生院急诊医生思维敏捷,运用比较简捷的思维方法。例如来了一位发热的患者,则因按有无发热把疾病分为“发热性疾病”和“无發热性疾病”,然后将发热性疾病是否具有感染的属性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只有很快地排除大多数无关的疾病,选出几种可能的疾病,其导致结论的高效率是惊人的。

3 治疗思维和诊断思维同步进行

在一般的临床工作中,原则上是对患者先行诊断,确诊后才开始治疗。然而在急诊工作中,这种秩序常发生明显的变动,往往是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急诊工作倾向采用这种逆向思维。[1]例如来了一位面临心搏骤停的患者,急诊医生必须立即使其心脏复苏,而不是先弄清楚心搏骤停的原因后再进行抢救。故在处理急症时,注重对急症的判断和紧急处理,常常是边抢救边诊断,两者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4 急诊医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

由于急诊医学属于边缘学科,涉及的病种多,知识面宽,急症发病时间急,变化快,不可知因素多,故作为一名基层卫生院值班的急诊医生除了掌握一些简捷的思维方法外,还应该在辨证思维的指导下,根据不同情况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糊思维,经验思维,成为一名应变性很强的全面思维型的急诊急救医生,因此要求急诊医生要将思维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方能保证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不断提高急诊急救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洪.急诊医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猜你喜欢
急诊急救基层卫生院
刍议基层卫生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试论新时期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及提升途径
浅析新农合背景下基层卫生院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基层卫生院会计新制度的实施分析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中的临床价值
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急救工作者思想教育
关于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基层卫生院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