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2014-10-21 17:07程梅石传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控制效果急性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

程梅 石传花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2010年7月-2013年12月,将此期间选取的72例急性脑出血住院病人按入院先后分成康复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Fugl-Meyer、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0天时进行评定。结果:2组康复干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显著性(P<0.05)。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2组康复前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后2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控制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25-01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存活者致残率高达72.5%-75.0%,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介入能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但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配备足够的康复专业人员,急性期卧床时肢体功能维持、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处在无人管理状态,加重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正向的影响。为适应主动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模式的转变,我科近年来依据护理的要求对收住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性期康复护理介入管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7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出血患者。人选病例均为经头颅CT或MBI确诊的脑梗死、脑出血初发者,发病48h以内,瘫肢肌力0-11级,意识清楚,无心衰、肾衰。7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组各36例(康复组)。其中康复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7.5岁。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5.9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出血部位及大小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护理方法

2组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脑保护、营养神经、改善脑血循环等治疗,定时予翻身、拍背、口腔护理及协助生活护理。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过程中给予如下康复护理干预措施:(1)培训患者及康复护理人员,增强康复的依从性。脑出血发生后的康复过程较长,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有关知识(口头、文字、动作示范),回答患者提出的康复问题,所以,康复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康复培训并有实践经验。(2)具体措施制订中还包括标明患者瘫侧肢体,制订健侧卧位、平卧位、患侧卧位摆放姿势,强化健侧肢位摆放,肢体取拮抗位置,建立翻身卡以“健侧”、“患侧”、“平卧”,记录当前所处的体位,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姿势。制订3种体位的不同翻身时间,健侧位可久些,患侧、平卧位相对较短。(3)重视对患者肩关节的保护,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卧位时肩下垫软枕保护肩关节,坐立位时用三角巾托住患侧上肢挂于颈部。(4)躯体移动训练,床上翻身、转移训练。

2 结果

2组康复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1。常见并发症为压疮、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观察组分别为:0例,3例占8.3%,5例占14.0%;对照组分别为:0例,10例占28.0%,9例占24.0%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组康复前后肌张力比较见表2。观察组康复干预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康复前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后2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范畴不再是局限于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脑出血的一些继发障碍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在尚未发生时,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止和降低发生率。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开展有其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

本研究运用循证方法对观察组36例患者入院后即开始进行康复干预,连续20d,结果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康复前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显示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另外,脑出血后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存在着代偿和功能重组的自然恢复能力,这种自然恢复能力是由于大脑病变区域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颅内压的下降和部分坏死区边缘神经细胞“休克期”的过去所致,同时也包括原始的患侧肢体本能的学习健侧肢体的过程,对大脑功能修复所起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也可以从表1中对照组的前后变化中看出。原因可能與康复锻炼有关,因为对照组虽未进行康复护理,但仍可在督促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动作和搀扶下进行的床下活动。这些说明,早期的康复有效,但对患者康复教育、运动教育也很重要,如要明显提高患者的综合功能还需要长期的过程和更规范的二、三级康复治疗。

总之,在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中,应加强预防并发症发生,结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康复知识培训与指导,使康复治疗贯穿患者日常生活之中,为出院后的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患者连续康复打下基础,使康复治疗贯穿于整个病程,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姜从玉,胡永善.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中华护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24(7):443

[2] 中华医学会.脑出血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杂志,2006,29(6):381-382

[3] 戴红,王威,于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出血致残率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5(6):344-347

[4] Joachim Liepert,Heike Bauder,Wolfgang HR.Mihnertreatment-induced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stroke in humans [J].Stroke,2008,31:1210

[5] 贾子善,李聪元,闰桂芳,等.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脑的结构可塑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10(10):634

猜你喜欢
控制效果急性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
如何加强港口码头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探讨
追踪反馈护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
龙胆草清泻活血汤在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