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淋巴细胞在快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

2014-10-21 17:07韩平杨延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韩平 杨延敏

【摘 要】目的:探讨异型淋巴细胞在快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分析2013年2月-2013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发热患儿血常规的数据分析和血涂片检查结果。 结果:仪器法与涂片法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热患儿中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与涂片法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在观察组内相关性好,r=0.90,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有意义。结论:发热伴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患儿同时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提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

【关键词】快速诊断;异型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26-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 leosis 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行增生性疾病[1]。EBV急性感染常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国外资料显示80%-90%的患者伴有肝功能损坏[2]。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用于IM的诊断,近年来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增高也在其他疾病中出现,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原虫,螺旋体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为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为快速明确诊断,防止误诊,本研究对我院儿科门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发热患儿与IM的临床诊断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3年5月儿科门诊发热患儿6300例,血常规检查异型淋巴细胞>4%者为观察组,3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

1.2方法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H0RIBA ABX PENTRA MS60,H0RIBA ABX PENTRA DF 120 型分析仪,试剂为 HORIBA Pentra系列全自動血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 门诊发热患儿采集指端血60μl加入EDTA-2K抗凝管中混匀,进行血常规检查,选取检测结果异型淋巴细胞>4%的样本(仪器法阳性)进行血涂片检查,由经验丰富经过细胞形态学培训的检验人员进行形态学分类,显微镜下(油镜)计数100个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4%定义为阳性(涂片法阳性),健康体检儿童组由于体检时血常规与肝功能同时检查,血常规用EDTA-2K抗凝管采集静脉血2ml,结果判定同上。IM诊断标准为异型淋巴细胞≥15%[3]。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 检验。

2结果

3讨论

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用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已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病毒,细菌,原虫,螺旋体等的感染以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为临床对IM的诊断增加了困难。IM初次诊断易漏诊的原因,一是初次异型淋巴细胞增高,临床医生往往容易针对淋巴细胞增高进行抗病毒治疗,二是临床实验室对细胞形态学检查比例减少,三是由于EBV感染早期,病毒感染量低,异型淋巴细胞比例<4%。在二次或以上复诊时抗病毒治疗无效,患儿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才被发现,与卢兴国等研究[4]一致。IM患者在EBV感染过程中淋巴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Downey按形态特征将异型淋巴细胞分为3型,分别为: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5]。本研究表明异型淋巴细胞在发热患儿中明显增高,健康体检儿童组也有1%-2%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病例,可能与儿童免疫力低下有关,容易增加病毒感染机会。对于门诊发热伴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患儿应同时进行血液涂片染色检查,做细胞形态学分类[6]。本研究显示,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同时重视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大大提高IM的临床诊断率,而且涂片法操作简单,用血量少适合儿童。检验人员经过细胞形态学培训,多做细胞形态学分类,就可以完成此项检查,适合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相对于EBV,EBV抗体,EBV-DNA检测,费用较低,具有临床实用性,对于IM的快速诊断,防止误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验室与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为IM科学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国医刊,2008,43:62-64.

[2] Macsween KF,Crawford DH.Epstein-Barr virus-recent advances[J].Lancet Infect Dis,2003,3(3):131-140.

[3] 李泳,许蕾。重视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检验医学杂志,2007,1:87-98。

[4] 卢兴国,丛玉隆。 应重视和提升传统血液形态学检验诊断水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5:145-147。

[5] 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2006,49。

[6] 孙杰,徐雪梅,徐峰。三分群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间细胞群增高的复片规则的探讨。检验医学杂志,2005,3: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