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年内夜班护士的焦虑来源及其应对方式

2014-10-21 17:07周晓星邓晓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夜班护士病人

周晓星 邓晓丽

【摘 要】目的:探讨初上(<1年)夜班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效率,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工作一年内夜班护士的主要焦虑来源及焦虑表现调查表》,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初上(<1年)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 结果:持续的应急状态影响初上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初上(<1年)夜班护士年龄一般在20-25岁,刚从学校毕业,具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只有不足一年的临床经验,实践不足,法律知识相对欠缺,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夜班中如遇到紧急情况难以有条不紊的处理,单独上夜班之后面对诸多因素易产生焦虑情绪,生活规律的改变和长期的应激状态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结论:管理者和护士本人应重视焦虑的主要来源,并积极进行干预和自我调整,提高夜班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初上(<1年)夜班护士;焦虑来源;应对方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45-01

1 对象

2012年2月—2012年4月,对重庆某三甲医院初上夜班(<1年)护士进行随机调查,被调查者女性74人,男性2人,涉及内外妇儿监护室等科室,平均年龄为20-25岁,本科32人,专科44人,均为取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平均每月夜班数7.2个。

2 方法

2.1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内容涉及年龄,护龄,职称,学历,夜班数,夜班主要焦虑因素,夜班带教时间的长短,,夜班之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

2.2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填表前统一指导用语,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完成问卷.采取自愿,不记名原则,一周后收回.回收率为95%。

3 结果

发放问卷80份,回收76份,回收率95%,有效率100%。調查结果显示,其焦虑因素最主要是害怕遇突发紧急情况,其次依次是病人太多任务重和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诉求。自觉身体变化中最主要是睡眠欠佳,其次依次是胃肠不好食物不振和精力不足。

4 讨论

4.1初上夜班护士夜班过程中的焦虑来源

4.1.1突发紧急情况:夜班过程中随时面临一些突发情况和不可预见的病情变化,调查表明82.9%的初上夜班护士最焦虑的一种情况就是突发紧急事件,初上夜班护士临床经验相对缺乏,遇紧急情况容易慌张无主,如抢救过程中技术要求高,相对难度大,护理人员担心因为自己的原因延误病人的抢救,甚至引起纠纷,在此期间护理人员易增加各种压力。

4.1.2 病人多任务重,怕忙不完或者出现护理差错:医疗资源的短缺和日益增长的病人数量不相协调,达不到科学的护患比例,夜班过程中护士需要照顾病人多,治疗量大,繁忙中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在心理上必然有时间紧迫感。

4.1.3不能准确判断患者诉求:临床病情观察是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了解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最能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重要性[1]。患者病情变化快,而初上一般护士经验缺乏,理论知识不够强,不能对病人的主诉作出适当的判断,对是否报告医生产生矛盾的心态。

4.2 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4.2.1睡眠欠佳 上夜班导致生物钟紊乱,初上夜班护士更难以适应,导致夜班后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表现为难以入睡和(或)入睡后易醒,体力难以恢复,易产生疲劳感,产生焦虑情绪,焦虑又会影响睡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2.2胃肠道功能下降,食欲降低 倒夜班使护士就餐时间不规律,食物单调,通常不能准时进餐,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夜班工作,对维生素的要求高,尤其是VA,VB,VC[3],而不足的供给与高需求不成正比,易造成营养不足。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胃肠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既危害护士的健康,又影响工作效率。

4.2.3 精力不足 夜班工作紧张而繁忙,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夜班前后睡眠质量不高,导致精力恢复困难,多数护士表现为倦怠,疲劳,头晕,眼花,反应迟钝,影响工作和生活。

5 对策

5.1对于管理者,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和理论培训,特别是提升初上夜班护士的应急能力,增强其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提高纠纷处理的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和掌握专科疾病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和处理预案做到心中有数。增派二线值班人员,使一些业务娴熟,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担任,帮助一线护士工作,解决护理难题,有报道[3]夜间设后夜班1人(低年资护士),夜间总值护士班1人(高年资护士),有利于提高抢救病人的效率,必要时亦可以提供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情绪。

5.2对本班需执行的治疗进行整体和系统的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变被动为主动,完成一项工作后及时打勾核对签名,使夜班工作井然有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差错和遗忘。提高夜班待遇,调整夜班护士的心态,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提高夜班工作效率。带教老师在工作习惯和流程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重视带教老师的挑选,需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高尚的医德,良好和高效的工作方法,同时注重良好工作态度和心态的培养。

5.3 对临床的病症和变化情况熟悉掌握,与同事和有经验的老师交流病情观察要点和变化特点,不断自我学习和总结,同时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积极与医生配合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管理者应注意培养初上夜班护士的责任心,细致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5.4 有调查表明,值夜班≥8 次/月比<8 次/月者焦虑阳性率更高, 故应合理进行排班,减少夜班轮班次数,尽量减少夜班护士的工作量,更有助于护士体力的恢复;及时准确完成本班工作并做好交接班,避免因疏漏和遗忘而造成下班后为其他同事带来不便,亦使个人不能顺利下班。

5.5上夜班使就餐规律改变,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正常就餐后4~5小时,就应再进餐一次,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为宜,如牛奶面包,粥,水饺等等,以补充体力。医院可在夜班期间统一提供夜班餐,既能促进护士的健康,也能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5.6 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参加户外活动,建立良好的兴趣爱好,寻找合适的宣泄途径,有助于补充精力。

5.7 调整夜班心态,视其为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而不是一种负担,消除对夜班的抵触情绪,有助于心态放松,恢复精力。

参考文献

[1] 李华 培养护士临床病情观察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3):328- 329

[2] 周佳 刘雪琴 夜班护理人员饮食的自我调摄[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419

[3] 严燕月.病区护士三级负责制的实践与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7,6(8):562.

猜你喜欢
夜班护士病人
一不小心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上夜班 升血压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病人膏育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