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实施途径研究

2014-11-14 23:48危珊谭酬志喻晓陈智行
老区建设 2014年18期
关键词:改进途径

危珊 谭酬志 喻晓 陈智行

提 要 据调查,每年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高职)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专项计划优惠政策不够“优惠”,落实专项计划优惠政策的具体办法不够明朗,专项计划宣传工作不够到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出台政策实施细则,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建立相关信息库并开展跟踪服务,是提高贫困地区专项计划(高职)完成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途径;改进

作者简介危 珊(1975—),女,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谭酬志(1962—),男,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喻 晓(1969—),男,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陈智行(1969—),男,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江西南昌 330200)

基金项目?演江西省教育考试招生“十二五”规划课题“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实施途径的研究”(1355)

为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教育公平,自2012年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联合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江西省专项计划实施二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学校的认真组织下,总体上进展比较顺利,但从招生计划完成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落后于本科院校。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实施好专项计划(高职),势必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以及涉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但是,如果高职院校因专项计划完成情况不理想,生源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也势必降低专项计划积极作用的发挥。

一、存在的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专项计划(高职)实施以来,每年都存在录取学生到校报到率相对较低的问题。以承担了江西省专项计划的高职院校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12年和2013年两校各年总计专项计划数均为65人,但2012年、2013年两校合计到校报到人数分别为42人和45人,报到率分别为64.62%、69.23%,这甚至低于正常招生报到率。详情请见表1、表2。

二、问题原因的探究

为探寻造成专项计划(高职)难以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原因,笔者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一是,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样本,既调查在校就读专项计划的学生;二是,访谈了部分县区高招办负责人,从他们那里获取专项计划工作开展及其他相关情况。经过分析调查数据结果,笔者认为造成专项计划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专项计划优惠政策不够“优惠”

首先,可以从调查数据得到证实。笔者对就读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专项计划的全部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43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在回答“你报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时,只有16份问卷选择“被专项计划的优惠政策所吸引”,占有效问卷的40%。而对2012年、2013年就读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非专项计划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这些问卷中除了有16人表明“对专项计划政策不了解”而未报考专项计划外,其余56人对“专项计划政策了解清楚”或“专项计划政策了解一些”。这56人中有25人(占44.64%)认为“专项计划的优惠政策不够优惠”,而放弃选择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剩下的31人,也主要是因为“对政策详情不甚了解,不敢决定”而最终放弃选择专项计划。这也间接表明,31位学生凭其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优惠政策的粗浅了解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否则他们应会主动对此政策作进一步了解。

其次,这还可以从专项计划优惠政策内容分析中得出结论。目前关于专项计划优惠政策的文件,只有教育部等五部委在下发的《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学?眼2012?演2号)。此文件中指出,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文件中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专项生必须回原籍就业创业,但以回原籍(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并放弃绝大部分专业的选择权(就读专项计划可选择的专业非常少,且为涉农专业)为代价,换取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其优惠之处实在不明显。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高校录取人数不断逼近高考报考人数的今日中国,高中毕业生就读高职院校实属易事,因此,专项计划对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对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来说,其吸引力是十分微弱的。

2.落实专项计划优惠政策的具体办法不够明朗

虽然在《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中要求“有关省(区、市)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政策措施”“有关省(区、市)要尽快制定或完善相关办法,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但迄今为止,这样措施或办法仍未出台。专项生毕业后回原籍工作多长时间才能补偿学费,补偿的学费又如何领取等问题都还没明确,这容易导致考生对政策到时能否兑现心生疑虑,从而影响考生报考专项计划的决心。

3.专项计划宣传工作不够到位

从理论上来看,专项计划作为一种新出台的政策,如果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势必造成这一政策信息传播缓慢或失真,影响考生报考专项计划的报考效果。例如,部分愿意报考的考生因未及时获取专项计划报考信息而错失良机;而有的考生因获取的是有关专项计划的错误信息而填报了专项计划,待了解政策原貌后,对自己报考专项计划不满意,从而放弃就读专项计划。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就读专项计划的40名学生中,对专项计划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只有一名学生属于“非常了解”,而有34名学生只是“了解一点”,另有5名学生“不了解”。而抽样就读非专项计划的72名学生中,有16人“对专项计划政策不了解”,有9人对“专项计划政策了解清楚”,有47人对“专项计划政策了解一些”。而“对专项计划政策不了解”的16人,在让其了解政策详情后,有6人认为如果报考时知悉此政策,当时会报考专项计划。笔者在后续的调查中还发现部分考生对专项计划政策有误解才作出了报考(或放弃报考)专项计划的决定,如有的考生误认为专项生同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师范生、基层农技人员一样,毕业后一定要回基层工作,而放弃报考专项计划;有的考生误认为专项生同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师范生、基层农技人员一样,毕业后有分配,所以当时作出了报考的决定。以上数据可以说明,专项计划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

三、实施途径的改进

基于以上分析,为更好地完成专项计划,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目的在于提高专项计划对考生的吸引力。考虑到当前实际,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专项生的学费补偿政策,由原来的毕业生回贫困地区工作后补偿,改为毕业前夕补偿一半,回贫困地区工作后补偿另一半。

(2)对学习成绩优异者,由相关贫困地区安排与其专业相关的岗位就业。

(3)增加专项计划中的报考专业。目前设置的专业太少,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2013年分别只有2个专业属于专项计划报考专业。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年都有部分考生因没有合适的专业而放弃报考专项计划,而增加专项计划的专业设置,既不影响招生学校的组织教学,也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2.尽快出台政策实施细则

各省(区、市)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专项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政策措施,以及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具体办法,使这一政策更加清晰明确,以消除考生因政策不明朗而产生的顾虑,从而避免部分考生因政策不明朗而放弃报考(或就读)专项计划情况的出现。

3.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首先,专项计划的政策内容宣传要全面、准确。政策宣传时,既要将专项生毕业后不一定要求回原籍工作,但只要回原籍工作,就可补偿全部学费,尤其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倾向于就读专项计划中有关专业的考生来说,专项计划实在是“有益无害”的政策优势宣传充分,也要将专项生不能转学,也不能转专业的“劣势”宣传清楚。

其次,专项计划的政策宣传途径要多样、灵活。政府层面除了通过《高考指南》的平台进行专项计划承担院校、设置专业、招生人数等方面的宣传外,还应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对专项计划的政策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有关高职也应在招生宣传材料中详细介绍专项计划的政策内容,并及时将招生宣传材料上传至校园网的相应栏目,另外还可通过张贴、发放招生宣传材料,在报纸、电视上做招生宣传广告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

4.建立相关信息库并开展跟踪服务

首先,专项生培养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每一位专项生建立涵盖其家庭情况、高考分数、在校表现以及毕业后就业岗位等方面的个性化档案;然后,培养院校相关部门要对专项毕业生返乡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研,了解专项计划优惠政策落实以及专项毕业生所遇工作困难等情况,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当地政府,以其得到当地政府切实落实专项计划优惠政策,为专项毕业生的工作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通过专项生信息库的建立和利用,以及跟踪服务的持续进行,促进专项生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高专项计划对考生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刘忠林

猜你喜欢
改进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