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浅析

2014-11-14 15:19王林骳
老区建设 2014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提 要 90后大学生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备受社会的关注,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现代大学生有着导向性的意义,如何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对90后大学生自身及周边社会环境的分析,提出了90后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时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有利于改善90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感

作者简介 王林骳(1990—),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江西南昌 330000)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导向性的意义,它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项贯穿于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任务。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大学生的队伍,他们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同时也备受社会的关注。由于他们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身上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本文对90后大学生在想政治教育中的挑战及对策列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研究

1.生活环境优越,社会责任感薄弱

9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也同时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现在正在似懂非懂的看着社会、理解着社会,自认为已经独立和成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常常采取抵触方式,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在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现代大学生有着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很明确的分辨是非。而大学阶段正是人生政治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对他们有一个准确的思想引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作为引导方向。不再一味的沉寂在自我的世界中陶醉。要让大学生的思想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势态。

2.追求个性和创新,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90后大学生喜欢自主展示思想,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自身观点。但是,他们常常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更喜欢张扬自我个性,以自己的想法决定事情的发展方向,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他们昂扬的自信容易滑向盲目的自负,导致其以自我为原点思考行事。过度的标新立异可能会让他们蜕变成不会负责的一代,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所以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思想政治者们所形成的共识。社会也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竞聘人员是否录用的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单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重大问题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更多的成果是靠“集体大脑”,而创新人才将以一种团队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时代要求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为此,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3.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任何人对于自己身边的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当每个人对评价的事物进行排序时,便有了价值体系。而决定这个次序的以哪种方式排列则是个人的价值取向。90后大学生,作为这个新时代的国家发展后备力量,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于国家都是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变化。而相比较以往年代的大学生,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是相对纯洁的。那个年代,能够走进大学是很值得骄傲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怀着满腔热情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校园是学习的圣地,是梦想驰骋的平原,大学生们满怀追求编织着梦想。他们的思想是乐观的,行动是积极的,在那样的学习氛围中自强不息,勇做时代先锋。可以说,八十年代是大学生激情燃烧的岁月,校园中处处洋溢着热情。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是相对浮躁的,物质利益影响了人情冷暖,大学纯净的学习氛围已被破坏,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令大学生感到失望,虽然还有不少人在努力在挣扎,但是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有些失意和彷徨,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看法,价值观也已经有所改变。而90后的大学生则是盲目轻狂的。面对丰富多彩的纷繁世界,五花八门的关系人际脉络,大学生身在其中,却不知该如何生活了。赤裸裸的功利追逐将大学校园也熏染成刻薄的角斗场,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令大学生追求知识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带上名利色彩,金钱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现实还是无奈,社会在一天一天进步,人的追求却一天一天走向庸俗。改变这一面貌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当下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4.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常常接触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着90后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引导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变化。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普及?熏大学生成为“网民一族”。他们通过现代传媒途径获得的信息快捷、量大?熏其舆论导向的力量不可忽视。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课堂传授和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获取仅限于听讲,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有丰富多采的在线游戏、娱乐信息、影视和图片等,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娱乐休闲空间。这些容易导致学生对新媒体产生迷恋,消磨意志和进取心,产生疏远、逃避乃至反抗现实的行为,以及引起抑郁症、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因为沉迷网络、染上“网瘾”而导致大学生学业荒废、心理失常、违法犯罪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面对处于成长、成熟关键期的90后大学生们?熏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舆论导向功能越发重要。所以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不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个平台,同时也体现于网络平台。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网络成为其主要获取知识或交友平台,网络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只有利用好这个平台,才能获理想的收获。

二、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

1.多方化密切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止是高校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的工作,家庭的工作,只有多方面的相互配合、紧密联系,让大学生们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乃至回到家庭中,都能意识到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2.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要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堂走向课外,不仅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也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书本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灌输给大学生,还要通过他们自身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传递,例如通过课外活动或者通过新媒体传播等,这些都是有效方法。

3.师资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一直都比较薄弱,重视程度也不够。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专业知识,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心态的变化。师资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及主体,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还不足以应对90后大学生带来的“90后”现象,必须进一步的抓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建设,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使教育成果呈逐年的阶梯式增长。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