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年高校高尔夫教育现状研究综述

2014-11-14 15:21赖光金熊智斌
老区建设 2014年18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高尔夫专业

赖光金 熊智斌

提 要 近20年来,随着高尔夫产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高校介入高尔夫教育领域。面对这个在中国发展不足三十年的新兴产业,高校教育能否担负好为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消费者培育的教育功能,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他人研究成果分析高校高尔夫教育现状,从理论上提出高校高尔夫教育的根本方向,这对促进高尔夫教育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1995年深圳大学开设高尔夫学院被认为是高校进军高尔夫教育的开端,时至今日历时20年,越来越多高校参与其中。实践20年,对其进行经验总结的研究成果最早出现于2006年,至今仅8年时间,共产生了54项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研究成果分析角度研究目前高尔夫教育实践发展情况。

一、高尔夫产业规模

高尔夫是经济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高尔夫运动生存的土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高尔夫产业相对繁荣,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高尔夫产业相对薄弱。中国内地1984年建成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被认为是国内首个,标志着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开端。经过30年发展,全国目前共建成450(其中200多座获得审批,其他部分已建成但仍未获审批)座球场?穴见表1),约890个练习场,需要高尔夫各级管理和服务人才约20万,而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人才尚不超过万人,人才缺口很大。全国约有高尔夫人口100万,占总人口的0.073%,与美、日的8.51%和10.55%相去甚远。绝对数排世界第五,但相对数离一个发达高尔夫国家的水平还相差甚远,若按美、日标准测算,我国高尔夫人口应当过亿。由此可见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将对人才场地等形成长期需求,高校在高尔夫教育领域将大有可为。

二、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规模

1995年深圳大学开设高尔夫运动学院,被认为是国内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开端,此后83所高校先后涉足高尔夫教育(见表2),其中本科层次31所、专科层次25所,中等学校27所,北京和广东是高尔夫教育开展比较早,比较好的省份。由于国家专业指导目录并没将之列为一级学科,按照国外惯例,高尔夫是作为农业、管理和体育等专业下的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相关毕业生并非全部进入高尔夫产业领域,高尔夫教育被高校当成大专业下的素质课程对待,未形成对高尔夫产业的真正人才支持。

三、高校高尔夫教育研究综述

以篇名中含“高校高尔夫”为条件搜素文献资料,一共获得54个符合条件结果。其中50篇文献资料均发表于2009以来的最近五年内,说明近期是高校高尔夫教育的扩张时期,高校高尔夫教育渐成研究热点(见图1)。

从研究主题看,文献涉及研究包括:①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②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现状研究;③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场地保障分析;④高尔夫技术研究;⑤高尔夫教学研究;⑥高尔夫社团研究等六个方面(见图2)。

1.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54篇研究成果中,有8篇高校开设高尔夫教育的作用和可行性分析,占总量的15%,在所有文献中占比较大。这些研究成果多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高尔夫产业发展对相关人才需求,高尔夫运动的重要作用,高尔夫运动对学生职业生涯的独特作用及其在奥运会的地位,国外经验等方面说明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必要性?眼1?演,一般从师资力量、场地保障和学生兴趣等几个方面论述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可操作性?眼2?演。

2.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现状研究

在所查询的54篇研究资料中,有31篇为现状分析论文,占总量的57%,是该领域研究成果最多的研究主题。高校高尔夫教育快速发展,开设高尔夫专业高校的数量逐年递增,各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的水平和模式各异是该类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的根本原因。一般而言,这类文献都会谈到高尔夫教育的课程现状、人才培养现状、学生就业现状、师资力量现状、办学模式、办学条件等。

课程无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是重中之重。张新江在《北京市普通高校高尔夫课现状及课程设计研究》中指出,高校进行高尔夫教育的方向完全正确,但由于缺乏国家专业目录指导,因此课程设置相对比较乱,专业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各高校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内容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培养的人才专业性不高,并不能胜任相应高尔夫管理岗位需求,课程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完善。分析了造成这些现状的是观念、师资、场地和教材等方面原因,该研究只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几个原则?眼3?演。刘文涛通过《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发现作为高尔夫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广东省高校的高尔夫教育同样存在很大的校际差别,教材编撰使用比较随意,缺乏高位政策的规范,师资力量不强,受场地限制,学生练习时间短,成本高等也是制约高校高尔夫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初步提出了出台专业指导的设想,是该研究的亮点?眼4?演。陈雨珊在《我国高校高尔夫管理专业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中,通过比较被选五所代表性高校高尔夫课程设置与美国PGM项目、英国培养方案,认为国内高校高尔夫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不足,比较系统地就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改进措施?眼5?演。谢芳在《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对我国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中提出要理清高尔夫学科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同时提出了进行专业梳理和归属的基本设想,以能将高尔夫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出能真正满足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眼6?演。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成果显示比较集中的观点认为,当下高校高尔夫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实用、条件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认为应当更新观念,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办学条件,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眼7?演。在当前培养体系下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可想而知,对此,高雅琴提出的对策是:一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二是优化课程设置;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四是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五是加强校企合作?眼8?演。另外,根据现状研究资料显示,开展高尔夫教育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强,场地条件有限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资金限制,这是高校的硬伤,解决的办法是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这就提示高校高尔夫教育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可脱离产业和市场实际,应紧贴市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变为企业培养人才和为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校外的高尔夫世界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搞好高尔夫教育。

3.高校高尔夫教学、技术和场地研究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高尔夫教学、技术和场地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成果显得非常不足,具体实践操作层面的实践研究明显落后于宏观理论研究,所以未来高尔夫教育研究应当更多专注于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案例研究,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关于课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建设等方面的操作性模式研究。

四、结论

1.在高尔夫产业日渐繁荣的形势下,高校开展高尔夫教育无疑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但是在分析可行性时,各高校应当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综合市场对人才需求和自身培养能力,在高尔夫技术、经营管理或场地维护等几个领域中选准符合自身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的领域进行有重点的专业方向。然而,无论是哪个专业方向,高尔夫教育的投入都不菲,应当重视和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课程设置比较混乱是当前高尔夫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一方面,高校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形成该专业符合应用需要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尽快给出其在专业指导目录中的位置。

3.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高尔夫社团建设也是高尔夫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社团起着扩大影响力,衔接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作用,能全方位实现人才培养和高尔夫运动普及。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高尔夫专业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高尔夫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