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知道-系统交接班”在综合ICU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4-12-04 03:49覃惠娟胡艳宁杨连招卢洪霞
护理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危重病交接班系统化

杨 永,覃惠娟,胡艳宁,杨连招,卢洪霞

ICU是急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病人病情复杂,瞬息万变。ICU每个护理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病人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ICU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安全优质护理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护理人员在交接班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这将对病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传统的床旁交接班存在很多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为提高交接班质量,完善交接班内容,本院综合ICU对危重病人实施“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现对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综合ICU有16张病床,正副护士长各1人;护士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21人,护士16人;学历:硕士1人,本科18人,专科22人。护士均经过了ICU的岗前培训,近半数人员取得认证的ICU专科证书,均有2年以上ICU工作经历。

1.2 方法 科室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护士床旁交接班结束后,采取抽签法选择所检查ICU护士交接班的床单元。将实施“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前(2012年7月)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2年8月)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每日按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完成床旁交接班。观察组则是ICU护士在完成“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培训后,进行床旁交接,“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内容见表1。两组每日均有护士长或主管护师按“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内容进行检查,并准确记录相关不符合要求项目,将两组相关项目进行对照,所收集的数据录入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表1 “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流程

2 结果

“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实施前,各值班护士以传统床旁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共检查150次,累计不符合规范项共161项。“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实施后,共检查150次,累计不符合规范项共34项,详见表2,其中以床单元的不符合项频次最低。传统床旁交接班过程中,病人情况、监护仪、呼吸机及用电安全项存在较多问题。ICU危重病人系统交接班实施后不符合项均明显减少。

表2 两组床旁交接班不符合规范要求项目比较 项

3 讨论

3.1 ICU危重病人传统床旁交接班存在问题 ICU收治病人病情危重,各护理操作程序复杂,因此,各护理环节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交接班不仔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影响护理质量[2]。传统床边交接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有些护士交班前未能做到病人基础护理的完善;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查;病房环境、床单元不够整齐,病人床头未摇高30°、呼吸机管路有明显的水珠,积水瓶冷凝水未及时倾倒,超过三分之一。②交接班过程存在形式化,个别人应付工作现象存在,护士对每位病人病情了解不够全面,交接班内容过于简单,容易忽略病人病情变化的细节,重点不够突出,在传统床旁交接班中,交班内容虽然有质量要求,但没有具体标准体现,护士在交接班中容易忽略某些环节,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3.2 ICU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质量的管理 针对ICU护理床旁交接班内容和要求,制定“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流程,共31项,规范并明确了交接班内容,在交接班模式的执行过程中,不但可以使护理管理者按照各项目公正、公平地对各护士的交接班质量进行考核,还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提高护士规范执行交接班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3.3 ICU危重病人“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优点 “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将床旁交接班内容进行交接班详细分类,按规范要求标准化,用表格的形式,强化了交接班意识,让护士能够认知床旁交接班的重要内容,并有据可依,使之能按每项标准要求完成交接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床旁交接班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照护行为,使关怀照护理念体现在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之间,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和语言修养;体现人文关怀,提高病人满意度。

交接班护士在护士长及专科组长的带领下到病人床边针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问题、心理状态进行交接,查看每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进行相应健康宣教,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使护理满意度提高。但护士交接班应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病人的情绪等;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研究显示,ICU危重病人往往对早期沟通不能做出反应[3],许多沟通发生在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4],对于不适宜在病人床边交接的内容可以在护士站集中交接,确保病人的护理安全服务满意。“八知道-系统化交接班”的实施,培养和训练了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运用护理程序工作的能力,推动了整体护理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床旁交接班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

4 小结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对于连续性的护理工作而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病情观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5,6]。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国内各医院工作环境不同,交接班模式也多种多样,笔者对床旁交接班进行标准化管理,并经过全员培训后让护士做到心中有数,使年轻护士或轮转护士在最短时间内全面、动态掌握病人情况,促进了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护理工作更加到位,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针对国内各医院的不同护理工作环境和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不同,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更完善的床旁交接班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节约护士时间,把护士真正还给病人。

[1] 黄萍,孙莎莎,佟雅丽.实行护士长交接班考核的做法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107-108.

[2] 丛丽,黄海燕.ICU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08-709.

[3] Lorin S,Rho L,Wisnivesky JP,et al.Improving medical student intensive care unit communication skills:A novel educational initiative using standardized family members[J].Crit Care Med,2006,34(9):2386-2391.

[4] Ferrand E,Bachoud-Levi AC,Rodrigues M,et al.Decision-making capacity and surrogate designation in French ICU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2001,27(8):1360-1364.

[5] 曹英,江榕,朱侥侥.护理交接班流程在ICU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2-143.

[6] 王计红,段磊珍,张爱文,等.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8C):2232-2233.

猜你喜欢
危重病交接班系统化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