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脾肾亏虚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4-12-22 02:50陈霞君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阿片类

陈霞君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310005)

疼痛是各期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50%~80%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发生率高达60%~90%,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1]。阿片类药物是WHO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中的重要药物,而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100%[2]。笔者采用循经络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证属脾肾亏虚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我科住院的中重度癌痛服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6±3.3)岁。其中,肺癌44例,胰腺癌23例,胃癌11例,乳腺癌11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肿瘤患者,诊断明确的癌性疼痛,NRS评分≥4分;(2)口服吗啡类止痛药;(3)符合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3];(4)开始治疗前2d停用既往通便药,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导泄药物;(5)患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脾肾亏虚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或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等,舌淡或胖大,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或沉,尺部尤甚。排除标准:(1)使用吗啡制剂以外的镇痛药;(2)合并严重的肿瘤并发症,如局部狭窄、肠梗阻、肠穿孔、直肠息肉、中毒性结肠扩张、结肠癌、直肠癌及肛门疾病患者;(3)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所导致肠道狭窄引起者;或局部病变(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等)导致便秘者;急性肠梗阻;(4)同时合并有严重原发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由经过培训的两名护士采用耳穴贴压,主穴选取直肠、大肠、腹、三焦、便秘点[3]。取合适体位,75%乙醇消毒,持探针棒探穴位,问患者有没有酸麻胀的感觉,找到敏感点,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敏感点处,适当按压至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为止。嘱患者自行按压,每次每穴1~2min,每天4次,两耳轮流。经络按摩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穴,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以及支沟、照海、气海、关元等。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以指按法按摩:医者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屈曲,拇指指腹着力于穴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轻而重,逐渐向下按压,直到该处出现热、酸、麻、胀的感觉后逐渐减轻压力[4]。每次按摩20~30min,每天2次。

1.2.2 对照组 口服通便灵胶囊,1次6粒,每晚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5]临床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有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h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治疗四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3.1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特点 阿片类药物主要生物碱为“吗啡”,其与肠道阿片受体结合,影响胃肠动力以及肠液的分泌,导致传输减慢、排便反射受抑,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迟了大便的排泄时间,肠道内水和电解质通过肠黏膜再次吸收,使大便变得更干、更硬。临床使用口服通便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常常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通便灵胶囊其主要成份为番泻叶、当归、肉苁蓉等。方中番泻叶属攻下药,适用于热结便秘,短期使用效果佳,长期使用效果降低,还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再者,每次口服5~6粒胶囊,对于肿瘤终末期体能虚弱有消化道反应的患者而言有一定的困难,依从性降低。因此,我们尝试在药物治疗之外寻找更经济、有效且又方便的方法来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3.2 循经络按摩的中医辨证依据 中医认为,吗啡所致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便秘多为本虚标实之证[6]。大多因正虚邪实,腑气壅滞,气机运化失常,气血津液亏虚所致。阿片类药物辛香苦涩,人体吸收可直接耗损气血津液,扰乱了阳气的正常运行,加重晚期肿瘤患者的气虚、血虚、津亏。气虚则脾胃运化失司,血虚则不能濡润大肠,大肠传导乏力,气虚、血虚则津枯肠燥,导致大便秘结反复难愈。所有阿片类药物都可引起便秘,且不会耐受,持续存在整个用药期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之说;肾为先天之本,内存真阴真阳,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会因此而导致其它各脏器的阴阳失调,正如李东垣所言:“水为万物之父,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脾肾亏虚是中晚期肿瘤的主要矛盾。因此,健脾益肾、理气通便为吗啡所致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便秘的治疗原则。本实验选取的合谷、下廉 、上廉、手三里、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腧穴,天枢、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为强壮要穴,可健运脾气[7],具有和胃通腑、调经活络之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支沟润肠通便,照海养阴,气海、关元为补肾培元、益气补肾要穴。诸穴联合,具有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3.3 耳穴贴压选穴依据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耳穴是人体内脏器官、四肢躯体的反应点,与人体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相互沟通的部位,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与全身脏腑联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起到协调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8]。本研究通过刺激直肠、大肠、腹三穴,增加肠蠕动,疏脏腑、顺气导滞;五脏六腑均属三焦穴,三焦穴具有化气输精、促进运化之功效,便秘点可以促进大肠蠕动。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络按摩能对各脏器的功能起到调整作用,通腑化滞,增强胃肠蠕动,对便秘有良好的作用。而耳穴贴压亦能充分发挥通便作用。耳穴贴压联合经络按摩,均为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等相互沟通的部位,两者相应部位同时受到刺激,从而起到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效果,具有调节脏腑、疏通经络、促进运化、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治疗吗啡所致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便秘,能够标本兼顾,远期疗效优于口服药通便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推广运用价值。

[1]史瑞君,杨国旺.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27-828.

[2]王莉娜,刘杰,李道睿,等.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医治疗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1):116-118.

[3]Drossman D 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4]钟敏钰,胡作为,黄琳,等.耳穴贴压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 50 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13):1123-1125.

[5]邵铭熙.实用推拿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1-132.

[7]肖平.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病4257例[J].世界中医药,2010,(2):109-109.

[8]靳志芹.美施康定致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109-2110.

[9]杨秋华,乔丽敏,赵亿文,等.耳穴贴压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897-898.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勘误: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