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护理流程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应用

2014-12-22 02:50任琳殷志雯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甲酯顽固性神经外科

任琳 殷志雯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200040)

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机群阵发性不自主剧烈收缩,使声门闭锁,空气进入气管的一种症状,其反射中枢位于延髓,通过迷走神经传导至呼吸中枢[1]。顽固性呃逆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为肿瘤压迫、颅内高压、手术刺激或术后反应性脑水肿刺激反射中枢所致[2]。由于膈肌与肋间肌的强烈收缩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引起呼吸性碱中毒而加重脑损害[3],所以顽固性呃逆需要及时加以控制。目前,临床上神经外科医生常用肌注盐酸哌甲酯来控制呃逆,但该药属于精神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反复使用易导致患者发生药物依赖[4-5]。为了控制顽固性呃逆的发作,减少精神类药物的用量,预防药物依赖等毒副作用,我科于2013年1~12月制订标准护理流程,经临床2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应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我科发生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2.38±1.72)岁;大脑半球肿瘤5例,后颅肿瘤13例,脊髓肿瘤2例。

1.2 方法

1.2.1 顽固性呃逆标准护理流程的制订 在流程的设计中,主要针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护理干预的安全性、有效性、便捷性,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设计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标准护理流程图(图1)。

图1 神经外科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标准护理流程

1.2.2 护理操作规范

1.2.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预防冷刺激诱发呃逆;保持床头抬高30°卧位,避免体位不当引起呃逆发生;做好饮食护理与宣教,避免进食过冷、过热以及速度过快,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预防焦虑、恐惧心理。

1.2.2.2 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嘱患者全身放松,伸出舌头;护理人员用生理盐水湿纱布包裹住患者舌苔的前1/3~1/2,双手握住,以水平方向外牵拉,牵拉力度不宜过大,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限。在牵拉过程中,指导患者呼出气体,并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患者出现轻微恶心时,应放松牵拉,使舌体回复,待患者休息片刻,恶心缓解后再次牵拉。每次牵拉时间为30s,如此反复,直至呃逆症状完全缓解。

1.2.2.3 中医治疗 在应用牵舌法无效时,可选择中医中药治疗。患者由中医科会诊后,确定具体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师可针灸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或穴位注射维生素B6,同时配合口服中医汤剂治疗,如丁香柿蒂汤等。

1.2.2.4 精神类药物的使用注意点 患者在应用牵舌法和中医治疗均无效时,才能遵医嘱使用盐酸哌甲酯肌肉注射来控制呃逆。使用药物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有无肢体抽搐。一旦呃逆停止,要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停药,避免发生药物依赖。

1.2.2.5 标准护理流程的实施 实施前对全科护士进行标准护理流程的专项培训。先由负责流程设计的专科护士与神经外科诊疗专家进行讲解、示教与情景模拟。然后针对此次培训进行操作与理论考核,做到人人达标后正式执行。在临床工作中,由护士长负责监督与考核。

2 结果

2013年1~12月对我科20例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实施标准护理流程后,所有患者的呃逆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0例患者通过牵舌法,呃逆得到控制;1例患者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呃逆得到控制;9例患者通过盐酸哌甲酯肌肉注射,呃逆得到控制。与我科以往全部依靠肌肉注射盐酸哌甲酯治疗相比,减少了55%的药物使用量,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因呃逆引发的并发症及精神类药物依赖。

3 讨论

3.1 实施标准护理流程的必要性 设计合理的顽固性呃逆护理流程,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神经外科术后呃逆的认识及对呃逆的重视程度。使控制呃逆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避免护理工作的随意性,确保工作质量与效率。尤其是对低年资护士,遇到患者发生呃逆时,可以按照标准流程执行,不至于束手无策或只知道通知医生处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顽固性呃逆症状均得到控制,且未发生其他并发症,说明实施标准护理流程对控制顽固性呃逆非常必要。

3.2 标准护理流程能够控制精神类药物的用量在标准护理流程实施前,我科全部依靠肌肉注射盐酸哌甲酯控制顽固性呃逆。此药物属丙胺类药物,为中枢兴奋剂,具有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需反复使用的特点。它对大脑皮层和丘脑在内的皮层下结构有兴奋作用,可使患者产生轻度欣快感,长期反复使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6]。本研究在使用盐酸哌甲酯前先应用牵舌法进行护理干预,再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的流程,使11例患者在使用精神类药物前呃逆症状就得到了控制,与以往相比,减少了55%的药物用量,从而减少了发生药物依赖的可能性。

3.3 标准护理流程体现了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中的地位 本研究中,9例患者在护士使用牵舌法护理干预后,呃逆症状即得到控制,体现了护理干预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护士们充分地认识到护理不能盲从于医疗、机械性地执行医嘱的道理。通过我们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进行新理论、新方法的循证,制订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也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控制临床症状,显示了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同时提高了患者与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度。

(感谢黄翔医生对本文的悉心指导与帮助,特致谢)

[1]Marinella MA.Diagnosis and mafl,qgement of hiccups in the palient with advanced cancer[J].J Support Oncol,2009,7(4):122-127.

[2]丛林,吴云,梁庆成.呃逆与脑干病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5):79-80.

[3]Tay SS,Yadav RR.Novel use of baclofen in cancer pati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hiccups[J].Ann Acad Med Singap,2010,39(2):154.

[4]刘亚军,吴峰,周莉红.哌甲酯注射液治疗呃逆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3,16(6):100-101.

[5]罗建华.利他林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09,24(3):217-218.

[6]阮筱珠.盐酸哌甲酯治疗顽固性呃逆致药物依赖2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1):89-90.

猜你喜欢
甲酯顽固性神经外科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超导可视联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