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蔷薇属植物资源调查1)

2014-12-28 07:54刘伯选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1期
关键词:蔷薇自然保护区种类

刘伯选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 信阳 464133)

蔷薇属(Rosa)是蔷薇科蔷薇亚科中的一个大属,全属约有200余种,广泛分布亚、欧、北非、北美各洲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其中亚洲是野生蔷薇种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区。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原产我国的蔷薇属植物约有95种,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各省区,尤以云南和四川最为集中[1]。它是蔷薇科已进化为灌木的主干之一,许多种为林下、林缘灌木,或为建群种(黄蔷薇、小果蔷薇等),有的种类(黄刺玫、木香花等)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研究表明[2-3],蔷薇属植物大多花期很长,至少可达一季半或两季,且花形各异,花色丰富,果实美丽,观赏性极佳,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植物材料。蔷薇属植物花美芳香,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很多种类在食用、药用、提炼芳香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而且,蔷薇属植物对生境的要求不严,抗寒耐热,抗旱耐淹,几无病虫害,适应性极强,非常适宜城市园林中应用。

1 自然概况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 N 31°46′~31°52′,E 114°01′~114°06′。面积2917hm2。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以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目标。保护区内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1118.7mm,无霜期220d。由于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的边缘,淮南大别山西端的浅山区。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特征。适宜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不同区系植物的分化提供了发育的条件,使鸡公山成为南北东西多种区系交汇之地,是连接华东、华北和华中植物区系的纽带,同时是豫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集中分布地,保存了较多古老、孑遗、珍稀树种所形成的稀有珍贵树种群落以及较多的特有种属。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以生物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闻名国内外,享有“中州绿色明珠”、“豫南绿色宝库”等盛誉。同时,鸡公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 调查方法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曾多次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4-7],重点进行蔷薇属植物生境与性状的观察记录、拍照,同时采集标本。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蔷薇属植物有13种,其中野生种类有10种,栽培3种(见表1),种数占我国蔷薇属植物总种数的13.7%。其中月季花、玫瑰为栽培观赏种,木香花有栽培也有野生,其他10种为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原产种。

3.1 储量及分布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按个体数量的多少划分为常见种、稀有种和濒危种三类。悬钩子蔷薇、金樱子、小果蔷薇、野蔷薇、黄蔷薇、钝叶蔷薇、木香花等7种为常见种;拟木香、伞房蔷薇、尾萼蔷薇、缫丝花等4种为稀有种;玫瑰和月季花为濒危种。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区域的种类和个体数量在水平分布上又有明显的区别:在保护区核心区的李家寨保护站和远离旅游景点的武胜关保护站,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明显多于其它区域;而靠近旅游景点的新店保护站和南岗保护站的种类和个体数量则明显较少。从水平分布的情况看,种类数量及个体数量的分布和植被的完好率成正相关,与人为活动成负相关。

表1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蔷薇属植物资源

3.2 有开发潜力的种类

鸡公山的蔷薇属植物资源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庭园观赏、室内盆花的理想种类。有些种类已经在花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玫瑰,月季等,已是各地广泛栽培的种类。现将有开发潜力、观赏价值较高的鸡公山蔷薇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利用价值归纳如下:

玫瑰(Rosarugosa):直立灌木,高可达2m;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5~4.5cm,宽1~2.5cm;花直径4~5.5cm,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紫红色至白色;果扁球形,直径2~2.5cm,砖红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长不良,开花不佳,鸡公山有栽培。鲜花可以蒸制芳香油,油的主要成分为左旋香芳醇,供食用及化妆品用,花瓣可以制饼馅、玫瑰酒、玫瑰糖浆,干制后可以泡茶,花蕾入药治肝、胃气痛、胸腹胀满和月经不调。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蔗糖、枸橼酸、苹果酸及胡萝卜素等。种子含油约14%。

月季花(Rosachinensis):直立灌木,高1~2m;小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6cm,宽1~3 cm;花几朵集生,稀单生,直径4~5cm,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cm,红色。花期4~9月,果期6~11月。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最好,鸡公山有栽培。花、根、叶均入药,花含挥发油、槲皮苷鞣质、没食子酸、色素等,治月经不调、痛经、痛疖肿毒。叶治跌打损伤。鲜花或叶外用,捣烂敷患处。

野蔷薇(Rosamultiflora):攀援灌木;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花多朵,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花瓣白色,宽倒卵形;果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花期4~7月,果期8~10月。多生于山坡、灌丛或河边等处。根、果实用于关节痛、面神经瘫痪、高血压症、偏瘫、烫伤,花用于暑热解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

金樱子(Rosalaevigata):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m;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cm;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cm,花瓣白色,宽倒卵形;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1月。喜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200~600m。根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果实可熬糖及酿酒。根、叶、果均入药,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小果蔷薇(Rosacymosa):攀援灌木,高2~5 m;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稀长圆披针形,长2.5~6cm;花多朵成复伞房花序;花直径2~2.5 cm,花瓣白色,倒卵形;果球形,直径4~7mm,红色至黑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1月。多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溪边或丘陵地,海拔250~700m。根入药可祛风除湿,收敛固脱。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腹泻,脱肛,子宫脱垂。叶可解毒消肿,用于治痈疖疮疡,烧烫伤。

4 讨论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计划,要全面保护经济植物的多样性。而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资源是其保护目标之一。要保护好蔷薇属植物的种质资源,首先要进一步做好资源清查,了解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蔷薇属植物资源的状况,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要保护好植被和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蔷薇属植物有其适合生长的自然环境.并切实减少滥采、滥挖带来的资源损失。第三,对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少的种类应采取保护措施,保存基因资源。第四,对品质优良、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好的种类要进行规模引种,同时加强引种驯化工作,并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第五,综合利用蔷薇属植物的多种价值,如野蔷薇从整体看,花可供观赏、提炼芳香油,根可提取栲胶,根、种子及花又为常用的中草药,各有特效。因此对每一种植物应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开发种类各有用组织和器官的利用价值,挖掘资源的利用潜力。

[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观赏园艺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2]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60-453.

[3] 马燕,陈俊愉.我国西北的蔷薇属种质资源[J].中国园林,1990,6(1):50-51.

[4] 丁宝章,王遂义.河南植物志(2)[M].郑帅: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 谷粹芝.中国蔷薇科值物分类之研究(六)[J].植物研究,1990,10(1):1-14.

[6] 朱长山,杨好伟.河南种子植物检索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7] 朱长山,杨好伟,王根轩.河南蔷薇科植物新记录[J].河南大学学报,1994.24(1):85-89.

[8] 章银柯,江燕,朱炜.我国蔷薇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J].种子,2009,28(8):68-70.

[9] 冷华昌,端木忻.中国蔷薇属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综合利用[J].林产化工通讯,1994(1):52-53.

[10] 曹亚玲,何永华,李朝銮.蔷薇属38个野生种果实的维生素含量及其与分组的关系[J].植物学报,1996,38(10):822-827.

猜你喜欢
蔷薇自然保护区种类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种类丰富的酒具
花开恣意是蔷薇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与融资渠道探索
生如蔷薇,为情芬芳
蔷薇白发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