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技术在基层卫生服务站培训的方法和效果

2015-01-19 09:31陶秀萍朱小艳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医技医务人员技能

陶秀萍,胡 艳,朱小艳

心肺复苏技术在基层卫生服务站培训的方法和效果

陶秀萍,胡 艳,朱小艳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医务人员接受心肺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05-07月接受CPR培训的606名社区医务人员纳入研究。由授课老师下基层进行社区全员培训,在培训前后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评估学员掌握CPR的水平。结果(1)培训后医师、护士、医技的理论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49.83±24.99)、(54.85±21.66)、(42.70±26.29)分vs (88.52±9.83)、(90.25±7.87)、(89.39±7.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515.9、324.4,P<0.05)。(2)培训后医师、护士、医技的CPR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63.41±28.12)、(75.54±23.90)、(56.05±36.15)分vs (95.43±7.13)、(98.07±4.16)、(95.37±10.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9.15、131.82、102.42,P<0.05)。(3)本次培训14个社区服务中心,下发14份自制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100%;调查结果19个项目中满意和基本满意19份,满意率100%。结论本次培训以前期评估为依据,以学员问题为重点,强调动手,同时采取适合基层需要的灵活方法,收到了满意的培训效果。

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社区

在我国基层医疗单位中,有相当比例的医务人员未能真正掌握CPR[1]。杜丽鹏等[2]研究发现基层医务人员掌握CPR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较差,合格率仅为8.33%和12.50%。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应急和急救水平,2015年昆山市卫计委组织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联合市急救中心培训科,开展了一项面向全市社区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的活动。以往急救技能的培训是以卫生局主办发文,单位推荐报名、学员报到组班、脱产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此次培训由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办,市急救中心培训科承担培训工作,面向市区、乡镇的所有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免费的急救技能培训。笔者作为培训组织者将此次培训内容和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05-07月,将昆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4个社区服务站中参加CPR培训的606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医师343名,护士160名,医技103名;男207名,女399名,平均(37.37±9.87)岁;曾接受CPR培训336名,占57.63%。怀孕、心肌炎、年龄超过60岁、身体不适人员仅参加培训学习不参加考核。

1.2 方法

1.2.1 培训师资安排 本次培训由3位老师承担,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取得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证书和国际创伤生命支持高级课程提供者证书,负责培训科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主管护师2名,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均8年,多次委派参加国内院前急救研讨班学习,掌握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培训前3名培训师统一授课内容和方法。

1.2.2 培训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社区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考量昆山市社区服务中心的现状和培训方式,综合分析文献[3,4]研究结果后,培训科制订急救技能培训项目(共3项10个内容),下发社区服务中心站征求培训意愿。收集整理意愿表确定培训内容为:(1)徒手CPR(2010版);(2)双人CPR(呼吸气囊的使用);(3)CPR+除颤仪的联合操作。

1.2.3 培训时间及教学材料 2015年05-07月,分别对14家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了共24场次,每场3 h的培训,每场培训限定人员30名,其中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的用时比例为1∶2。本次培训的教学材料有:安妮教具教学模具为挪度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急救CPR模拟人(bou/cpr580);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教学模具为挪度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AED训练器(940050);呼吸气囊教学模具为挪度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复苏器(870051);各3个。

1.2.4 培训方法 培训开始前发放有关CPR在国内外开展培训的规模、方式、数量以及公众普及重要性的宣传培训资料和2010版CPR基本操作步骤讲义,供学员提前预习。培训正式开始后,授课老师对操作流程进一步讲解,重点讲解按压部位、按压手法和通气方法等。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开始前和快要结束时安排理论和操作考试,掌握学员的理论和操作问题并在随后的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中进行重点强调。本次培训还针对3个授课内容进行分组练习:授课老师在现场CPR操作演示后,每名老师带领10名学员在安妮教具上练习;在呼吸气囊的使用(双人CPR)和CPR+AED有效联合操作练习时,还进行了医师和护士组成的双人CPR操作及AED使用练习。此外,在培训期间评估发现学员操作时出现顺序颠倒、遗漏重要操作步骤现象,很多学员按照2005版CPR流程即“A-B-C”顺序进行操作,授课组讨论决定启用“数字密码”教学法[5,6],即对CPR操作的关键步骤采用一连串的数字和字母方便学员记忆,共有214人次接受此种方法培训。

1.2.5 评价方法 根据《临床护理教程》中CPR急救流程及评分标准(百分制)[7]结合卫生部紧急救援中心与AHA共同启动的BLS专业培训要求制定评分表[8]。根据参培人员岗位的不同和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将单人徒手CPR技术作为所有参培人员必考项目;由于部分社区站未配备AED等器材,双人CPR技术和CPR+AED的联合操作作为医疗、护理、医技岗位的强化培训项目,不作考核要求。培训前评估:设计一套CPR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的考题,考题设计为填空形式作答,共7道题目包含20个填空(满分100分),避免选择题暴露答案的弊端,准确反映学员知识点掌握情况。技能操作以2010版CPR指南为标准制作操作流程,设计为12项内容和相应分值。理论及格分值为80分(总分为100分),操作及格分值为90分(总分为100)。由3位授课老师担任考核。

由急救中心培训科制作急救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表,上报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审批后下文件到各卫生服务站,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由卫生局反馈至急救中心培训科备案,作为此次培训效果认定依据。调查表分别从培训前期、培训组织、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工作建议五个方面制定了19项内容,满意度评价采取: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或不确定、不太满意、不满意五种作答方式。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成绩采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数据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参加培训情况 在理论考试方面,由于委培方安排值班人员参加培训,签到人数606名,实际培训前、后参加考试人员分别为575和556人次有效,占94.88%和91.75%;由于实际操作和培训期间值班人员不能完整地接受培训,存在未签到、未接受评估直接参加培训和考核,以及非签到人员自愿参加培训并接受考核,故实际培训前、后分别有551和580名技能考核成绩有效,占90.92%、95.71%。

2.2 理论知识测试情况 培训前后分别进行了有关CPR急救知识的测试,培训前医师、护士、医技成绩分别为(49.83±24.99)、(54.85±21.66)、(42.70±26.29)分;及格率分别为15.51%、17.50%、11.76%。培训后医师、护士、医技成绩分别为(88.52±9.83)、(90.25±7.87)、(89.39±7.68)分,及格率分别为87.83%、92.81%、92.00%。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平均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515.9、324.4,P<0.05),见表1。

2.3 技能操作考核情况 培训前医生、护士、医技成绩分别为(63.41±28.12)、(75.54±23.90)、(56.05±36.15)分;及格率分别为12.67%、27.52%、12.79%。培训后医生、护士、医技成绩分别为(95.43±7.13)、(98.07±4.16)、(95.37±10.19)分,及格率分别为92.33%、94.77%、90.53%。培训前后技能操作平均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9.15、131.82、102.42,P<0.05),见表1。

2.4 活动评价和意见反馈 本次培训14个社区服务中心,下发急救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14份,回收14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示19个项目中满意和基本满意19份,满意率100%。建议3条,分别是:(1)如果时间和师资可以的话,建议一个中心分次培训,有利于人人都有实践的机会。(2)培训前上报拟参加人数,最好不要上报具体名单,这样培训当天有空者均可参加;最好有培训课件并共享,以便完善台帐资料。(3)希望能够更多的开展类似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急救水平。

3 讨 论

3.1 评估工作提升了培训效果 培训前的评估可以准确反映学员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点和操作流程的程度。对于接受过培训的学员可反映出培训的效果。本研究中曾接受过培训的学员达到57.63%,发现即使曾接受过培训的学员CPR相关知识点掌握仍然很差,反映出曾经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医师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都不如护士和医技人员这一点上,即使接受再次培训,成绩仍不理想,及格率为87.83%和92.33%,没有达到100%的及格率。医师是院内、外急救中团队的指挥者,其掌握的急救知识和能力发挥直接影响着急救质量,因此加强医师CPR相关理论技能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与王娟等[3]研究发现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师成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瓶颈和制约因素的论点一致。评估发现技能操作中,发生程序颠倒、按压与通气比例错误、操作顺序遗漏等现象较为严重。培训的目标就是有效减少操作失误率[9],培训前的评估所暴露出的问题对于开展培训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掌握学员基本急救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后续培训中进行强化会比常规形式的培训效果更好。

3.2 培训得到医务人员积极响应 (1)有调查显示,影响社区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前3位的原因分别是:工作忙、名额有限、经费限制[10]。此次培训采取让授课老师亲临社区的方法,利用午休时间免费为全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加到急救技能培训课堂中,比以往只注重医疗专业人员参加的培训效果和意义更大更深远;(2)有研究报道参加CPR培训,其培训后不同时间段掌握的水平持续下降[11]。培训中学员反映即使接受过培训,因为长时间不操作,就会忘记流程,希望接受能解决学员困惑和问题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强调以动手为主、以前期评估为依据,以学员问题为重点,老师一对一手把手纠偏,以掌握流程操作为培训目的方式收到学员高度好评和热情参与,满意度调查建议中充分证实;(3)此次培训活动与卫生局医政科联合协作,根据培训时间4学时,给予Ⅱ类学分2分的安排,着实解决了社区继续再教育困难的问题[12],分层次的合理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学员培训兴趣且满足了学习意愿。

3.3 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本次培训上报774名,签到人员606名,无成绩53名。说明受培基层组织者对培训活动重视不够,流于形式,造成人员落实有误差,成绩缺如。尤其安排有怀孕、值班人员、身体不适、年龄大于60岁学员听课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抢救仪器和器材配备不足,呼吸气囊、除颤仪、气管插管等抢救设备缺如,许多学员知晓除颤仪、气管插管,却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使用过,有的服务站点配备有抢救仪器,但是未操作过,岗位工作人员接受培训的意愿高,虽然此次培训带了除颤仪和呼吸气囊以及气管插管操作模型,但是不能满足学员人人上手操作的意愿和确保熟练操作的学习目标。此次培训只讲解仪器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及在急救中应用分析等内容,该不足是今后培训工作重点评估落实的项目。此次培训注重培训前评估、资料收集、强化课程设计和培训活动反馈调查等培训一般因素研究,切实得到社区医务人员热烈参与和高度评价,培训成绩满意。授课老师深入一线体验到社区医务人员对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高意愿和现实工作繁忙培训机会少的矛盾。这意味着目前的培训模式急需改变,而培训老师勇于走出教室深入基层,开发适宜的急救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时间等将影响急救培训的效果和思路,更加提升培训岗位的责任和自我价值。

表1 昆山市14家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前后成绩比较(分; )

表1 昆山市14家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前后成绩比较(分; )

注:培训前后理论及格分为80分,操作及格分为90分,合格率以此为基础统计

项目 培训前理论成绩 培训后理论成绩 F P人数 成绩 合格率% 人数 成绩 合格率%医师 3 1 6 4 9 . 8 3 ± 2 4 . 9 9 1 5 . 5 1 3 0 4 8 8 . 5 2 ± 9 . 8 3 8 7 . 8 3 6 2 9 . 4 9 <0 . 0 0 5护士 1 5 7 5 4 . 8 5 ± 2 1 . 6 6 1 7 . 5 0 1 5 3 9 0 . 2 5 ± 7 . 8 7 9 2 . 8 1 5 1 5 . 8 5 <0 . 0 0 5医技 1 0 2 4 2 . 7 0 ± 2 6 . 2 9 1 1 . 7 6 9 9 8 9 . 3 9 ± 7 . 6 8 9 2 . 0 0 3 2 4 . 3 5 <0 . 0 0 5项目 培训前操作成绩 培训后操作成绩 F P人数 成绩 合格率% 人数 成绩 合格率%医师 3 1 6 6 3 . 4 1 ± 2 8 . 1 2 1 2 . 6 7 3 2 7 9 5 . 4 3 ± 7 . 1 3 9 2 . 3 3 3 7 9 . 1 5 <0 . 0 0 5护士 1 4 9 7 5 . 5 4 ± 2 3 . 9 0 2 7 . 5 2 1 5 7 9 8 . 0 7 ± 4 . 1 6 9 4 . 7 7 1 3 1 . 8 2 <0 . 0 0 5医技 8 6 5 6 . 0 5 ± 3 6 . 1 5 1 2 . 7 9 9 6 9 5 . 3 7 ± 1 0 . 1 9 9 0 . 5 3 1 0 2 . 4 2 <0 . 0 0 5

CPR是挽救生命的最关键技术,是社区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13]。以往CPR培训方法单一缺乏强化巩固和定期复训,严重影响社区医务人员掌握急救技能的水平。CPR技术是一项动手性极强的操作,培训方式决定培训效果。本研究的下基层培训模式,将培训课堂安排在工作单位,争取全员参与培训和考核,以单项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为主,综合急救技能与团队协作训练为辅的培训内容有利于社区医务人员掌握CPR。在今后社区医务人员培训中,针对不同的岗位、学历、年龄、学习意愿、培训需求开展分层次培训活动,其方式有待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1]陆远强,潘 建,章复萍.心肺复苏技术社区培训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2013, 6(2): 67-69.

[2]杜丽鹏,张海燕,王建林,等.基层医院医务人员CPR技能调查与培训效果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2): 262-263.

[3]王 娟,黄河清,刘 刚,等.社区医生急救技能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J].重庆医学, 2012, 41(27): 2857-2860.

[4]方剑俊,吕剑杰.社区医生CPR认知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6): 918-920.

[5]郑 进.院前心肺复苏的数字学习法[J].中国急救医学, 2009, 29(1): 79-80.

[6]刘克英,胡海鹰,李培玲,等.“数字密码”教学在社区护士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6(7): 1810-1812.

[7]戴宝珍,余剑珍.临床护理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85-286.

[8]孙 娜,彭幼清,马丽莉.社区护士CPR培训方法的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3, 28(1): 63-65.

[9]秦 俭,孙长怡.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2(3): 183.

[10]廖全全,张文武,姚似鸿,等.社区护理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1): 33-34.

[11]姜金霞,彭幼清.社区护士心肺复苏培训后技能保持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3, 27(9): 3068-3070.

[12]陈 瑄,朱斯洪,蔡晓明.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8(13): 243-245.

[13]温 静,赵 渤,吕书群.社区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4A): 1112-1114.

(2015-09-02收稿 2015-10-14修回)

(责任编辑 郭 晓)

Approaches and effect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in basic health service station

TAO Xiuping, HU Yan, and ZHU Xiaoyan. Department of Training, Emergency Center of Kunshan, Kunshan 2153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ractic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training in basic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and its effects.Methods606 workers in community hospital who had received CPR training during May 2015 and July 2015 were recruited. CPR knowledge test and skill assessment were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PR mastered by trainees, and all training courses were conducted in grassroots unit.Results(1) Compared with pre-training average CPR knowledge tests scores,post training scores of doctors, nurses and technician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49.83±24.99), (54.85±21.66), (42.70±26.29) vs (88.52±9.83), (90.25±7.87), (89.39±7.6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629.5, 515.9, 324.4, P<0.05). (2) For skill assessments, the average post-training scores of doctors, nurses, and technicians was higher than pre-training [(63.41±28.12), (75.54±23.90), (56.05±36.15) vs (95.43±7.13), (98.07±4.16), (95.37±10.19) ], 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379.15, 131.82, 102.42, P<0.05). (3)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regard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his training were handed out to the 14 basic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100%;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stations were content or basically content for the 19 survey questions, which means that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ConclusionsThis training is based on prophas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trainees, emphasizes on operation, adopts flexible approaches and fitting into basic needs, and gets pleasing effect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community

R459.7

10.13919/j.issn.2095-6274.2015.10.006

陶秀萍,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E-mail: taoxp1218@163.com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急救中心培训科

猜你喜欢
医技医务人员技能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拼技能,享丰收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画唇技能轻松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