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开启原料生产新模式

2015-01-22 10:37谢志鸿
中国糖料 2015年4期
关键词:蔗区蔗农甘蔗

谢志鸿

(云南省康丰糖业有限公司原料部,保山678000)

利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开启原料生产新模式

谢志鸿

(云南省康丰糖业有限公司原料部,保山678000)

通过分析蔗糖产业的环境形势及传统耕作管理方式带来的不足,认为当前甘蔗原料的发展主要存在认识偏差、基础薄弱、科技落后、产量不稳、劳力缺乏、效益低下等弊端。在寻求减少劳动强度、简化种管收各道工序和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不断提高单产、糖分和经营效益的前提下,提出融合利用良种良法或健康种苗、小型农机化生产、控释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蔗地全膜覆盖等,既科学适用、又可操作的现代农业新型技术突破性措施,创立新的生产管理模式,由此推动蔗糖产业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甘蔗;现代农业;原料生产;新技术;新模式

食糖是继“粮、棉、油”之后的第四大民生食品,我国的食糖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但同时受进口配额糖、走私糖和糖替代品的影响,市场几度沉沦,蔗价由政府统一制定,制糖成本只升不降,糖价却过于市场化,造成成本价与市场严重脱轨;加之蔗糖业仅定位为地方传统产业,由政府主导,变成政府倡导,成本投入与市场风险以企业为主承担。企业生产虽然实现了理想中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然而生产成本的一再攀升,市场糖价的不相匹配,使得企业疲惫不堪,因不能按时兑付蔗款、种植补助款、运费及各种生产垫资款等,蔗农受损,原料供给受困,已到举步维艰的境地。随着近年气候干旱常态化,蔗区土地资源不断被分割,优势蔗区逐步被肢解,蔗区条件越来越恶劣,原料生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瓶颈状态。

蔗糖产业是云南高原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特色产业之一,对巩固、稳定地区平安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还没有其他更大优势产业取代的背景下,蔗糖产业无论从市场需求或是从民生要求来看,仍然是丢不了也丢不掉的产业。但出路在哪?目前僵局如何打破?政府如何引导?政策措施如何匹配?规划如何落实?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降低成本?等等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化解的难题。笔者为多年参加原料生产的实践者和见证者,现就原料生产如何提高科学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几点初浅见解,以求共勉。

1 甘蔗生产的困惑与问题

原料发展近几年虽然在生产经营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扶持大户承包、反租倒包、境外开发种植等等,但仍以农户为单元种植的小农经营模式为主,很难做到统一组织和现代化管理经营。传统的耕作及种植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产需求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大大提升了种植成本,而单产低、品质差似乎是长期困扰原料生产的主导因素,很难突破,困惑与问题同在。

1.1劳动力缺乏、工价高,种植管理成本高

20年前农村劳动力外流很少,小工好找,工价每天5元左右;10年前也还能找到,工价每天30~40元;现在每天70~100元已很难找到。因国家在地方的各种建设投资项目增多,用工量大增,大城市需求的农民工也在增多,农民赚一点生活费已不是很困难的事,八零、九零后很少有人参与甘蔗生产,而现在的蔗农几乎都是上世纪就坚持种蔗,而今是年过四十真正意义上的“老蔗农”;加之近年气候集中持续干旱,旱期延长,造成种植难以成功,一些蔗农从冬植种到春植都失败,血本无归,即使长出来的部分也是单产太低,入不敷出,导致信心丧失,外流寻找新的发展出路。

1.2蔗区被边缘化、山区化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热区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以政府主导的产业为主,一些纳税很少,个人或单位回报率较高的热带作物大量涌入,蔬菜、水果、香料烟、烤烟,以至后来的咖啡、坚果,大有取代甘蔗的趋势,土地资源被分割,优势蔗区被逐渐肢解,甘蔗生产被迫向更远、更落后、次适宜的山区、半山区发展。康丰蔗区最近10年平均运距和运费分别增加了15km、20元。由于缺乏合理布局与规划,热区资源的利用呈现了政府、企业、蔗农互相争夺的混乱局面,一座座龙头加工企业摆在那里,周围只有零星甘蔗种植,连基本的吃饱都成问题,更那堪吃好的企盼。

1.3甘蔗生产投入大,单产低,投入产出比小

以康丰蔗区2013/2014榨季甘蔗平均单产3.8t/667m2、蔗价每吨420元计,收入仅1600元/667m2左右,种植、化肥、农药、砍工等费用按4年(根)平摊,每年1040元/667m2左右,投入产出比1∶1.54,即每投入1元钱赚取0.54元,年(季)均实际纯收入仅560元/667m2左右。与其他少数高收入果、蔬相比,实难入目,但与同等山地粮食作物相比,尚有一定生存空间。

1.4科学技术普及与生产技术推广存在较多误区

甘蔗本身是一种比较耐粗放栽培的作物,对抵御干旱、草害、缺肥和病虫害的能力较强,早一天或迟一天管理似乎关系不大,所以,蔗农称其为“懒庄稼”,多数人对追(施)肥、除草、防虫治病等多有怠慢。加之市场上肥料、农药品种繁多,蔗农看中的是购买价格而不是质量,因此,在使用品种、使用数量、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上差异较大,没能科学有效地使用各种类型的农资,导致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伤害。同时也存在栽培管理过于粗放,密植浅种,不松根,不培土,施望天肥,不适时进行中耕、除草、追肥等,导致甘蔗整个生长过程环境较差,不能形成良好的产量和品质。虽然各州、市、县都设有专业的甘蔗技术推广站,各乡、镇也有农科站,但整个社会对甘蔗生产的认识似乎只是企业自己的事,甘蔗科普宣传和现场言传身教已趋凋零,这样的氛围实在令人担忧。

1.5蔗农种蔗安全环保意识差

市场上化肥、农药成分复杂,用量越来越大,越用越毒,有的甚至是剧毒,加之使用方法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差,是造成目前土壤使用性能降低,对人、畜、环境污染大,伤人现象突出,甚至是影响白糖质量及安全问题的根结所在。种甘蔗苦、累、脏、毒,周期长,效益难以保证,是蔗农逐步失去信心的主导因素。

2 现代农业新型技术对传统生产耕作技术的突破

稳定和巩固甘蔗产业的最根本办法,是努力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而不断降低种植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是努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分。目前比较科学、适用、可操作的突破性种植管理技术有:良种良法或健康种苗应用、小型农机化生产、控释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蔗地全膜覆盖等。

2.1良种良法与健康种苗应用

良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俗话说“施肥不如换种”,讲的就是良种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现在已很难寻到象印度419、选蔗3号、桂糖11号、新台糖22号等广适性、高产稳产的良种,但很多新品种个性很强,可完全适应我省大部蔗区立体交叉气候突出的不同环境条件,推广种植时,主要是选对适合的品种。

良法问题现在有退化的趋势,过去成功的“深沟、板土”栽培法很多地区已降低了标准。为了拼命追求种植面积和甘蔗总量,而忽视种植质量的现象到处都有,甘蔗越种越差,管理越来越粗放,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良好的栽培管理方法是确保栽培成功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近年气候干旱突出,旱期较长的条件下,采取良种良法、选择适合有利的时机下种,加强防旱保护措施,是成功栽培获得高产的关键。

采用温水脱毒获取健康种苗是近年推广的新型技术,旨在重复发挥和利用已适应本地区广泛栽培,又能获得稳定产量和糖分的优良品种,如新台糖16、22、25号,R6048,粤糖93/159,闽糖69/421,桂糖11号等。这些品种蔗农虽然喜欢,但经过多年推广种植后,因感染各种病毒和真菌,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已远远不如从前。通过50±0.5℃温水脱毒2h,可有效控制甘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斐济病、白条病、黑穗病等危害,同时减轻绵蚜、蓟马、粉蚧及一些钻蛀性害虫的危害,恢复种性,形成健康种苗,既可以降低引进新品种带来的风险,也可以减少大量远距离引种的成本费用。但目前推广有一定难度,一是健康种苗的得来需要专门的设备、车间和技术来完成,批量小,推广面不大;二是脱毒费用蔗农承担不了,仅由企业承担,因此,需要政府给一些项目资金支持。

2.2小型农机化生产

机械化生产技术已在我省推广应用多年,但推广面积狭小,原因是我们的蔗地多为小坵台地(田)和坡地,连片种植面积少,零星小块种植,很多机械无法适应现行生产要求,大型机械更是难以操作。目前利用形式主要有旋耕、开沟、施肥、覆土、盖膜等,连同播种等一体化作业也尝试过,但不算成功,主要是机型和功率太小,负荷太重,不能很好完成作业。机械收割受地形、地势等限制,基本没有适合的机型,多数实现不了。康丰公司2013年底引进了100多台“久菱牌3zp-0.8型”小型微耕机,分别在勐糯、龙塘、龙坪、旧城4个蔗区做示范推广,从使用结果看,对土壤相对疏松、土垡易碎的田块、台地和缓坡地,基本能完成旋耕、开沟、施肥、覆土、盖膜五道工序,节省种植用工一半以上,效率至少提高3倍,以前一天种一亩(667m2)甘蔗需要8人,现在只需3人,以前的用工量现在每天可种2000m2以上。

机械化生产是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的主要途径,就我省大部蔗区条件而言,比较适用中小机型,也不必贪图太多操作功能,只要能高质量连续完成2~3项作业即可,能缓解30%~50%劳力就达目的。机械收割是彻底缓解砍甘蔗、上甘蔗等重体力劳动的关键,今后还需通过改装改造现有机型和寻求新的机型,最好以选择中小机型为主,来适应和满足生产的需要。

2.3控释肥技术

控释肥是现代农业集成技术之一,以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为主,通过包裹、压块、复合等技术合成,将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按土壤施肥要求进行配方,并通过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来实现缓慢释放,供给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控释肥一个生长季只需施肥1次,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和用肥量。甘蔗适合使用控释肥,原因是甘蔗在苗、蘖期需肥量较少,此时基本处于低温和干旱时期,肥料释放得少;到伸长拔节期,恰逢雨季高温高湿季节,甘蔗需肥量增大,肥料释放也最多,能有效满足甘蔗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也避免了常规施肥中多次施肥、乱施肥的现象,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据康丰公司2011—2013年在不同海拔、不同土质、多品种、多植期、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结果,667m2施“榕风牌”甘蔗控释BB肥(24∶6∶10)50kg,能增产甘蔗800kg以上,增幅21%,增加锤度0.15Bx(绝对值);平均用工量减少1.5个,剔除肥料及用工成本,加上增产带来的效益,增值空间在400元/667m2以上,投入产出比较常规施肥多4成以上。甘蔗使用控释肥有5个明显优点:一是营养成分全,肥效持续、稳定,能基本满足甘蔗生长发育的需求。二是施肥方法简便、安全。新植蔗下种后一次性施入植沟即可,宿根蔗结合开垄松蔸,一次性施于蔗蔸周围,用细土盖严即可,且不会发生失效太快和烧根、烧苗现象。三是利用效率高,有效降低成本投入。据测定,甘蔗控释肥释放时间可延长至3~12个月,氮肥使用量减少30%~60%,利用率提高0.6~1.24倍。四是减少施肥次数,降低劳动成本,节省肥料,环保。一个生长季只施一次肥,比常规施肥减少用工1~2个,节省成本70~140元,由于用肥量减少,又深埋土中,可大量减少土壤面源和空气污染。五是增强甘蔗抗逆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入。据观察,使用控释肥的甘蔗生长匀称,中后期生长优势明显,很少出现脱肥现象,叶色青绿,病斑少,有效茎较常规平均增多470条/667m2,株高平均增加10cm以上,因而能增产增收。另据测定,控释肥的后效作用仍较突出,宿根发苗早而整齐,仍有10%左右的增产潜力。康丰公司三年来示范推广了670hm2,但由于市场肥料价格相对较高,成本在240~280元/667m2,蔗农接受起来还有一定难度,今后还望得到政府的项目补助支持。

2.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常规杀虫农药敌敌畏、乐果、菊酯类、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棵棵无损、甲胺磷、甲拌磷、特丁硫磷)等,都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无预防和综合防治效果;二是防治效果差,需多次用药,少则两次,多则5~7次,且防治不彻底;三是要等到病虫加重时才用药,增加人工和用药成本;四是毒性太大,多残留,对人、畜、环境污染大。

先正达公司率先在我省德宏蔗区推广使用了“噻虫嗪”类农药,现在临沧大部蔗区也有使用,以阿克泰、锐胜、阿立卡等单含“噻虫嗪”的品种为主,目前推广面已达90%以上。

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烟碱类物质,具有触杀、胃毒、强内吸活性,靠麻痹昆虫神经系统作用,因而其防虫机理独特,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环保。噻虫嗪的内吸传导作用极强,主要靠根系吸收,全株带药,药效期长,对防治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绵蚜、蓟马、粉蚧等)具有特效,对甘蔗病毒病(花叶病、白叶病等)有预防作用。每个生长季只需用一次药,用量少,每667m2使用40mL或40g;用法简单,只需与化肥一起拌匀后施入根系周围即可,施药用工忽略不计,可消灭喷雾器,减少背水打药的辛苦。噻虫嗪同时具有刺激根系生长和增加其他肥源吸收的作用,用后根系发达,根部粗壮,抗倒伏,因而能增产、增糖。近年新推广的福戈和度锐两个品种,除含有“噻虫嗪”成分以外,又增加了“氯虫苯甲酰胺”成分,对杀死鳞翅目、鞘翅目类害虫(螟虫、粘虫、金龟子等)有效果,杀虫谱更广,药效更突出。2012年耿马现场称重试验结果为:使用度锐增产1.16t/667m2,增幅21.9%,增糖0.67%;使用福戈增产1.7 t/667m2,增幅32.1%,增糖0.99%。2013年康丰昌宁蔗区现场称重试验结果为:使用福戈增产1.34 t/667m2,增幅28.4%。两区试验点均表现出对绵蚜、蓟马的防治率达100%,对螟虫的防治率达95%以上的防治效果。噻虫嗪类农药对甘蔗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效果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使用过的人总结说,就象一个小孩从小到大无病无灾,营养又好,所以长得健康,长得快。

2.5蔗地全膜覆盖

甘蔗地膜覆盖是一项年逾30的传统技术,好处自不必说。而全膜覆盖是近两年新开展的地膜加强型措施,对防大旱、抗大灾,全面提升旱地甘蔗栽培具有更积极的意义。临沧蔗区推广较多,使用效果与常规盖膜基本一致,主要特点是地膜添加了除草剂,对蔗地实行全封闭后,抗旱同时兼有除草效果,抗旱能力增强,保苗增产效果更突出。据康丰昌宁蔗区2014年7月28日调查,利用除草药膜全膜覆盖的蔗地,可提前出苗20d左右,即延长有效生长期,且苗齐、苗匀、苗壮;总苗量增加30.5%,分蘖增加33.3%,株高增加26.3cm;杂草防除效果95%以上,不需增施除草剂,为提高产量创造了较好条件,减少了对杂草防除的人工投入。

3 融合利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开启原料生产新模式

简化种、管、收各道工序,减少人工劳动投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寻找既能提高产量和糖分,又能省工、省时、省成本的办法,是甘蔗原料稳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上述各项新技术融合利用已具备条件,水到渠成,并不再是痴心妄想。于是我们可以开启这样的原料生产管理新模式:在选用优良品种或健康种苗的基础上,从甘蔗原料种植和宿根蔗管理开始,选择机械化种植或中耕培土,完成一次性施肥(控释肥)、施药,一次性除草(药膜全膜覆盖),直到砍收,中间可以节省一半以上劳动力去做其他事情;甘蔗完成一次性种、管后,甚至可以有半年到8个月时间外出打工,增加其他收入,当然,最终若能实现机械化收割,劳动力剩出的空间还会更大,真正的“懒庄稼”就这样种出来了。由此,我们的蔗糖产业可望进一步得到提升和稳定发展。

这一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没有必要再做更多的试验,关键是如何做好发动、示范和推广应用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企业自办的原料基地做示范开始,以大户、专业户为主要对象进行推广,逐步向广大蔗农推行来实现。这就是我们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情,时不我待,见诸行动吧。

[1]骆君骕.甘蔗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2]谢志鸿.再议地膜甘蔗的优越性[J].甘蔗,1997(2):47-49.

[3]李文凤、黄应昆.种传甘蔗病害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4]谢志鸿,丁春华.甘蔗控释BB肥示范试验结果初报[J].中国糖料,2015,37(1):47-49.

[5]张跃彬,邓军,等.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发展与技术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S566.1

B

1007-2624(2015)04-0061-04

10.13570/j.cnki.scc.2015.04.023

2015-03-09

谢志鸿(1964-),男,云南昌宁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糖厂农务技术管理与甘蔗原料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蔗区蔗农甘蔗
基于时空尺度的广东农垦蔗区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广西糖料蔗种植区干旱遥感时空分析
境外蔗区(缅甸佤邦勐波县)土壤理化状况分析与评价
甘蔗的问题
边境地区蔗农甘蔗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甜甜的甘蔗
干旱致缅甸蔗农面临困难
台湾“二林蔗农事件”始末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