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2015-01-25 19:18张文博张佳慧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硕士研究生

张文博 张佳慧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张文博 张佳慧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林业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林业人才储备的重要环节。当前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存在后备人才不足、培养环节滞后以及人才的社会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为社会提供具备优秀专业素质的技术型和研究型林业工程专门人才。

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SWOT;对策

林业工程是研究森林资源的培育、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1]。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如何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这种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相应地也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与国家经济发展对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的要求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本文通过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法,结合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机会与挑战,同时对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SWOT分析是通过了解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自身威胁(threats),从而制定最优战略的方法[2]。该方法能够利用优势和机会,克服弱点和劣势。因此,笔者利用SWOT分析对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能够提高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质量,提高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

一、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SWOT分析

(一)培养环节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学术研究是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一环,能够为林业工程这一应用性强的专业提供理论基础支持。目前林业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主要以授课、实验和撰写论文的模式为主,此外部分高校还采取小组学术研讨会(seminar)等方式促进导师与学生间的学术交流。这些都能够积极有效地推动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发展。

2.提高了研究质量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林业工程专业是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近10年来研究质量获得了大幅度地提升,培养了311名硕士研究生,为林业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另外,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近5年来获得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文章,有力地提高了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3-4]。

(二)培养环节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1.在工程应用领域的发展不足

林业工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这就决定了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实验室里一心做理论研究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硕士研究生培养也于近年推出了诸如工程硕士研究生等的培养模式,旨在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但效果并不显著,这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模式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由于人力物力等现实原因,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学习的时间与条件非常有限,研究内容与现实情况容易出现脱轨现象,这与硕士研究生期望达到的实际应用方面的学习效果相去甚远。此外,虽然林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层次近年来有了明显提高,但参与过企业实际生产或管理的导师并不多,这就使得学生在应用领域的探索缺乏推动力。因此,如何将林业工程专业的理论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定主要采用学分制,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等。课程内容侧重于专业及公共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方面涉及较少。因此,课程内容较为滞后,一个专业只有一种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几乎完全一致,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系统性,这种“一刀切”的培养模式不利于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有待改善

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国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还有明显差距。第一,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只注重学术水平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科研水平的评价重形式而轻内容。

(三)培养环节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温室效应及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林业。国家也相应地加大了对林业领域教育研究资金的投入力度,这使得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为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及经济保障。

2.国际交流活动增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和国际交流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使得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群体进行交流,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这就为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培养环节的威胁(threats)分析

1.就业竞争激烈

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是学术型研究人才还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其最终的目的是就业。纵观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多数林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不甚理想,少数林业高校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就业状况不如本科生的情况。因此,如何使硕士研究生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社会认知度不高

林业工程专业,在专业学术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但相较于其他一些大众领域的专业,林业工程专业并未被社会广泛认知。现今并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要想使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再上一个台阶,就需要将专业品牌和特色专业推广出去,提高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从而提升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改革措施

从自身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以及面对的威胁等方面,笔者对当前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SO(strengths-opportunities)对策

要发挥专业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继续完善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①在国家大力支持林业建设的大背景下,林业工程专业需要抓住国家发展支持林业工程建设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的建立,使林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系统和科学;②利用当今发达的通讯工具和宽松的交流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为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思想与视野的开阔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取长补短,使林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与国际教育体系保持同步。

(二)WO(weakness-opportunities)对策

要面对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加强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条件建设。①利用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的专项经费,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条件,并将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②借鉴原有的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评判标准,确立能够提高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评价标准;③利用与国外教育工作者交流的机会,借鉴其成功的教学经验,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合理设置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提升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三)ST(strengths-threats)对策

要利用优势,回避威胁,加强学科的规范化管理。①改革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优化学费、奖学金额度、三助津贴等方面的配备比例,吸引优秀的生源报考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同时合理配置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提升导师的科研质量;②加强学科的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③加强林业工程专业对外的宣传力度,提高专业的社会效应,让社会了解和认识林业工程专业的特色和发展前景。

(四)WT(weakness-threats)对策

要减小弱点,回避威胁,积极进行战略变革。①加强林业工程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借助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提高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时邀请校外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士对林业工程专业的现实与前沿问题开展交流活动,提升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②跟踪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需求与就业情况,灵活调整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让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做好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总之,我国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困境与问题产生。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内外部因素与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系,认真总结前人的教训和经验,制定良好的对策措施,使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得到良性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人才。

[1] 孙术发,肖生苓,李洋,等.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交叉培养方向探讨[J].森林工程,2014,30(2):192-196.

[2] 王璞.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6.

[3] 胡传坤.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现状[EB/OL].(2012-06-27)[2014-04-22].http://clxy.bjfu.edu.cn/xkjsnew/xkzynew/xkjjnew/2012-06-27/105379.htm.

[4] 胡传坤.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发展现状[EB/OL].(2012-06-29)[2014-04-22].http://clxy.bjfu.edu.cn/xkjsnew/xkzynew/xkjjnew/ 2012-06-29/105483.htm.

(责任编辑 孙艳玲)

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木材学教学团队”。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硕士研究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校企合作培养物流工程硕士的实践困境与解决策略研究
孙思扬作品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