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影响探讨

2015-02-09 11:20沈元琼匡双玉伍彬升桂庆军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医学教育医学生

沈元琼,匡双玉,伍彬升,桂庆军,李 熠

(南华大学:A.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B.附属第二医院;C.医学院2012级卓越医生班,湖南 衡阳 421001)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互联网。它能让用户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rt,获取娱乐、学习、商务等各种网络服务[1]。

根据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80.9%的传统台式电脑上网比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移动互联网因其自身的实时性、高效性、便捷性和低成本,已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和追捧。目前,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媒体产品和信息化产物,是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2]。

基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M-learning)。如Alexander Dye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3]。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特点的同时兼备了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从而使得移动学习正在成为一个多领域交叉、多学科参与、多主题综合的研究领域。移动学习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如Desmond Keegan主持的 “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的移动学习研究项目、欧盟《数字化欧洲行动研究计划》中名为“Mobile-learn行动”的移动学习专项研究计划等。国内如以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为目标的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由于移动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相关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突出特点,特别适合于医学教育[4]。因此,在未来的医学教育发展中,将移动学习应用于医学教育是未来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移动互联网必将影响和推动着未来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技能是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把移动学习模式引入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过程,既带来新的前景和新的机遇,也给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1 临床技能培养的移动学习模式应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性、更新性和整合性

即便是传统互联网教学(传统网络教学),学生仍受限于上网电脑成本偏高、数量不足、上网地点相对固定(如网吧、图书馆等),网络学习时间相对有限等缺点。相比临床技能传统培养模式与传统网络教学,移动学习实现了学习空间、时间、学习对象、学习方式的全方位突破。医学生可以完全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下都能学习,借助于移动终端有效获取学习内容,并实现即时的双向交流。然而就学习内容来说,因为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随意性使得医学生往往更多地把移动学习当做非主流学习方式,他们除了关心正式的课堂学习之外,往往还关注临床知识的内容和视野能否得到拓宽和增加,如相关临床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示例、最新的临床诊疗技术的应用和开展、临床技能的科研进展等,这就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在移动教学平台上拓宽临床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和整合相关临床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全面和更新,并为医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任何学生感兴趣的与临床技能相关的学习内容提供指导。

2 临床技能培养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碎片化”处理

移动学习在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知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问题,由于便携性移动学习设备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低,手持设备屏幕普遍偏小、电池容量小等因素、决定了移动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其次学习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可能处于嘈杂的大街上,也可能坐在公交车上,还可能在咖啡馆等地,学习者周围存在多种干扰因素,他们无法像在教室一样完全沉浸于学习当中,也很难保持较长时间及较高的注意力。因此,在构建临床技能移动教学平台时必须对相关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在临床诊疗技能的框架下通过对临床技能培训的相关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有机地分割,使医学生对学习内容能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微课”和“慕课”课程就是这方面很好的典型代表。在分割学习内容后,每个碎片的学习时间变得可控,提高了学生掌握学习时间的灵活度,针对性会更高。另外,学生可重点学习对自己更有帮助或启发的那部分内容,而且,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保障了学习兴趣,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正如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经过每天一片、一点的摄入和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拼图一样。通过碎片化学习,在学习成效上,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相关知识的吸收率会有所提升,从而能保证临床技能培训的相关效果。

3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临床技能教学互动平台建设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医学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除了传统的师生见面交流外,更趋向于网络化、实时化、场景化和群体化,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催生了即时通讯软件的快速发展,方便了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的行动,有利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也为教师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即时通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习惯[5]。目前,我国网络交流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有腾讯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软件除了可以进行文件传送、多方聊天和语音视频文字聊天外,还具有电子邮件、博客、音乐和游戏等多种功能,是综合化的交流平台。这些软件都具有更新快、回复快、资费低、跨平台等特点,丰富和简化了手持设备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即时通讯软件,使之成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教学沟通与反馈的良好的教学互动平台,成为与师生之间以及其他好友间分享医学学习成果的桥梁,将极大地拓展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的视频、语音短信、群聊功能,学生课后可以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在线提问和讨论,临床老师可以发布临床实时教学查房的视频或图片讲解临床实际病例,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即时通讯软件中视频通话和语音短信的功能进行讨论,可提高学生临床诊断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还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文件传送功能随时阅读其他学生的作业,让教师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并提供正确的参考答案,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临床技能培养效果。

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临床技能学新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国内移动通讯网络的3G、4G普及和Wi-Fi带宽的大幅提升,目前便携式移动设备端上的浏览器已经能很好地显示常规Internet网的Web页面,可以较快地访问到与PC端相差不大的网页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即时接入网络,流畅地实施在线观看或下载所需求的医学电子书、教案、课件、教学影像资料等。所以原有的传统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仍然可以被学生有效利用。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存在诸如屏幕偏小,观看不好,操作体验不好,资源过于繁杂,导航按钮无法显示等问题,因此临床技能移动学习教学资源的学习内容应言简意赅,将主要内容以最醒目的方式展现给学习者,资源界面导航的设计应尽量简洁明了并且易于手动点击操作。如何根据移动学习的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这些特点,开发出适合移动学习的临床技能课程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开发适合于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医学类手机应用软件(APP)也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目前国内安卓系统的手机应用商店中,医学类的APP仅有130种,大多为在线问诊、医学电子书籍、用药参考、医学词典等,主要为国内企业研发,且大都为付费使用。用于临床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APP类软件稀缺,影响了医学生临床技能的移动学习效果。

5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实践操作

我国目前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面临着诸如“灌输式”教学、招生规模扩大,医患关系紧张、临床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学生操作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一切向传统的医学教学提出了挑战。而电子设备与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医学学习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虚拟学习环境。远程手术观摩示教、远程协同诊断、实时动态查房、远程手术操作过程均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场景真实同步再现,实现医学专家和医学生在医学实践共同体中协作互动学习,并对医学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回放,从而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提供珍贵的实践学习过程。例如在2013年6月24日美国东缅因医疗中心的Rafael Grossmann医生在手术中成功使用谷歌眼镜,将手术的进展实时直播,将手术过程中的现场咨询、手术监控、远程教学等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得以实现。2014年9月18日,西安市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六科主任郭学刚教授利用谷歌眼镜成功完成一例疑难病例远程查房会诊,这是国内首次将谷歌眼镜技术用于临床医学远程查房。可以想象的是,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佩戴谷歌眼镜,将临床技能等操作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录播或者直播,同时通过语音互动,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6]。这必将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效果,有利于缓解目前临床教学资源紧张,克服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难题,但此类智能型可穿戴教学设备价格过于昂贵,且应用较少,如何更好地普及和应用,仍然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

移动互联网必将对医学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移动学习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仍有大片的未知领域有待开发。同时应看到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否被广大医学生接受,如何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提高学习绩效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结合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更好地将移动学习引入临床医学教育,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服务,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质量,探索临床技能培训的新模式及新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值得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1]马 敏,王 旗.中国移动互联网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4,2(2):29-32.

[2]马健赫.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9):28-29.

[3]Aleksander Dye et al.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J/OL].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2003-1-15.

[4]刘 刊,陶恒沂,刘 昀,等.移动平台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54-455.

[5]吴仕云.手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8):12-14.

[6]乔 锐,陈云虹,程红阳.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6):157-158.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医学教育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