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素质培养

2015-02-18 01:06杨媛
文教资料 2015年29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小学教师农村

杨媛

摘    要: 农村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农村根据实际需要,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是高校在教师培训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时代对农村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调整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教师职后培训三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全科型    小学教师    素质培养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较为落后,教师资源相对缺乏,造成学校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许多农村教师不得不被动地成为“全科型”农村教师,身份虽然提高到全科型教师,但是经验和素质却达不到全科型教师的标准。为此,对如何培养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内涵

全科型小学教师是与分科型小学教师相对的一个概念。目前,根据各方面资料查找来看,对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定义尚无一个清晰的概念。有人把全科型小学教师定义为: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1]。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几个关键特点,即培养途径专业性、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教育教学能力与素质的具备和持续发展。

二、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素质培养的意义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使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低下,一些教师不愿长期停留在艰苦的环境中,教师难以维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许多村小只有一到两名教师任教,教师们不得不承担起所有教学任务,教授学生各科基本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农村教师是在现实条件匮乏下被迫转化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亟须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2]。

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可以促进高校师范课程改革与创新。我国小学全科型教师的素质水平不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在校期间所学课程无法与工作很好地衔接,可以从教师培养途径找到原因。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长期在分科教学模式中学习,所学课程偏理论轻实践,着重学习的是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却没法融会贯通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3]。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把教师看做榜样示范者,对教师有崇拜之情。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希望通过教师的言行看到外面的世界,听到教师描述新奇的事物,学到各种现代实用的知识,更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上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三、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素质的结构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的职业情感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知识文化素质、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四个方面[4]。

(一)职业情感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思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每个师范生在正式成为一名教师之前,都应该认真思考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和自己的职业理想。即使在农村任教,也不能忽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和职业理想。

(二)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全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教师甘愿献身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只有拥有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我国是教师职业道德意识产生最早和见诸著述最早的国家之一,当代教师应该学习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努力吸收前人的思想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知识文化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文化包括对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广泛的基础知识(通识性知识)、扎实的任教学科知识[5]。拥有良好知识文化素质的教师不仅要把上述知识掌握牢固,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教育教学理论可以帮助农村全科型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掌握的通识性知识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农村教师要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广泛的各学科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进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探索欲,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基础。

(四)综合能力素质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可能面对艰苦的教学生活环境,教学对象也是淳朴的农村小学生,对小学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要在艰苦条件下最大限度教好学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素质,才能应付日常各项工作[6]。

四、探讨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方法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示范类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让学生意识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更应该通过学校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任教之前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就要求高校和学生自己协同努力,为学生将来进入教师行列打下坚实的内在根基。

(二)调整师范学校的课程结构

当今师范学校课程偏重理论教学,没有让学生把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事倍功半,毕业生进入农村后,无法很快适应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感觉无法学以致用。努力调整高校课程结构,让高校与农村小学联合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途径[7];高校开设的课程应该是学生能学到广泛的通识性知识,增加一些综合课程,让学生掌握小学各科基础知识,能胜任全科型小学教师。课程结构改变的同时,意识到高校教师的能力问题,需要一批理论与实践能力强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让学生在三年师范学习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收获。

(三)进行有效的教师职后培训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进入教师岗位后,仍然需要定时进行职后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在培训中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8]。职后培训要让每位教师有机会参与其中,学到有用的经验,培训后回到岗位也能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农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农村教育仍是一个“软肋”,需要师范院校与教师自身的协同努力,提高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素质,使更多优质教师资源进入到教育水平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满足时代对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德义.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9):55-59.

[2]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4).

[3]谢慧盈.“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培养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107-111.

[4]黄俊官.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4(7):60-62.

[5]王小芳.高师院校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2):70-72.

[6]王佳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33-36.

[7]徐雁.全科型本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4).

[8]许云昭,石鸥.超越差距——中美基础教育课程比较[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小学教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