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15-02-18 14:26王维平
文教资料 2015年29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王维平

摘    要: 在开发和有效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校内资源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课程资源

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探索,努力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等,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陶行知说:“什么是活书?活书就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山川海湖、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局限于课程,结合本地实际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

我校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脚下,一年四季风景秀丽,地大物博,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有效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又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如: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春暖花开,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的综合实践的主题是:走进春天。由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分组活动,学生设计了富有个性化的主题实践活动,有的班级开展了春天树木有什么变化的活动,有的班级开展了家乡春天从南方迁徙的动物种类与特点主题实践活动,家乡春天播种各种农作物的不同时间主题实践活动,家乡山野菜的品种……秋天到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了不同的主题活动方案:各种农作物不同的收割时间、秋天气候的变化规律、收集家乡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标本或图片、家乡特产(菌类:蘑菇的品种、木耳的营养价值)……

家乡广袤的黑土地上物产丰富,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家乡特点,开展多彩的动植物王国主题活动,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设计不同方案:长白山名贵植物的品种、家乡植物的品种、家乡野生动物的品种、家乡水源情况调查……

二、有效利用社区资源

陶行知说:“马路、弄堂、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2]社区资源是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的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参与社区活动中,健康发展。

1.医院

2015年春天,流感在校园蔓延,有部分学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课,校医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天消毒,给学生讲解预防知识,但学生对这些预防知识无动于衷,效果不理想。于是学校邀请医生到校给学生讲解预防流感知识,班级开展了预防流感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到医院请教医生或从网上收集有关预防流感知识的材料,学生亲历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预防流感知识,而且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敬老院

孝敬长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的父(母)亲节,班级开展感恩长辈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观访问,为敬老院打扫卫生,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了关心社会的主人公精神。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敬老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3.超市

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效利用超市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如:学生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及换算后,开展了解日常生活用品调查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到超市了解物品的价格,为家里买日常生活用品活动,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有效利用校内资源

1.有效利用教师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而且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教师也必须是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以发挥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明确活动具体要求。如:“走进端午节”,有些同学不清楚指什么范围,教师要认真及时指导活动的方法,有时会遇到意料外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检查、评价和交流活动成果。

2.有效利用校园资源

校内设施资源包括一些专业教室。如科学实验室、微机室、仪器室、音乐室等,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网络教室、教学软件、校园建设。如花坛、绿化、标语、报栏、花草树木等资源。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校内资源有利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比如:“走进秋天”活动中,利用校园花草树木等资源,例如:学校有两个花坛栽了枸杞子,有的学生确定了枸杞子的营养价值主题实践活动,有的学生确定了梧桐树的种子与其他树木的种子有何异同等主题实践活动,学生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去图书室查阅专业书籍,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

3.有效利用课堂资源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小小厨师活动”中,我让学生做腌制咸蛋的实验。我首先将配方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做的分量,适当地增或减配方的配料比例。二十天后,许多学生实验成功了。有位男同学却对我说:“老师,我想煮‘五香蛋时放沙姜和八角就成了‘五香蛋,如果把沙姜和八角放在酒里泡,再拿这酒去做咸蛋不就是‘五香咸蛋了吗?”我笑了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做的咸蛋好吃吗?我认为,五香咸蛋更好吃。”同学们都信心十足地又投入了实验。果真,这位男生的实验成功了。这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实验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教师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提供了一个较好平台。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刻意营造宽松愉悦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提高交流表达能力。比如我在组织《走进家乡长白山》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对搜集到的长白山各景区的资料进行交流,对长白山风景区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谈体会,分组讨论拟写导游词,小导游模拟表演,等等。在模拟表演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畅所欲言,切实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激发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如我在上学期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纸装活动的设计与制作》中,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纸装表演,引导学生观察小模特们的服装特点。学生发现他们的服装设计很新颖,服装材料不是布料竟是生活中常见的报纸,皱纹纸,亮光纸,各色的方便袋,还有些光盘,等等。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这时就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身边这些废旧物品堆积如山,怎么办?我们能变废为宝学会创造吗?你能用这些生活中这些废旧物品美化我们的生活吗?此时,我趁热打铁,把学生分组,再分组制订服装设计方案,每组评选出一名最佳设计师,学生兴趣浓厚,设计出的服装各具千秋。女同学设计的古代公主的格格服、皇后娘娘的头饰,还有具有现代特色的泡泡裙,小吊带,等等,美观大方。男同学也不甘示弱,设计出了古代的阿哥服,将军披风,以及太空人服饰、小厨师服及刀具,等等,风流倜傥。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在开发和有效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它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综合实践课活动的方式展开探究,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小艳.立足于实际,开展特色实践活动[J].安图教育,2005(1).

[2]刘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班,2007(2).

[3]赵善玉.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J].吉林课改,2006(2).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