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启示

2015-02-18 14:59张海波
文教资料 2015年29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启示

张海波

摘    要: 随着亚洲的崛起,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英语教育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研究韩国的英语教育对我国英语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拟探讨韩国英语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以期总结出韩国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韩国英语课程    价值取向    启示

所谓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要与认识对课程价值所选定和追求的方向①。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的价值取向通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等领域,进而对整个课程活动进行定向和调控。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课程主体对所希望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倾向性,选择某种课程结构、确定一定的课程内容都与一定的课程价值观密切相关,绝不存在无涉课程价值观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因此,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的价值取向,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的背景

当今社会,具有言语障碍的国家不可能走入先进国家的行列②。由于英语教育发展的不足,韩国在国际社会活动中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因为知识水平和国际情报搜集、分析能力的不足,未能成功预见经济危机的来临,使韩国经济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改变这一状况,韩国本轮教育课程修订的背景,是面向世界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育体制改革。本次教育课程改革与社会变动、科技发展、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学生需求变化、教育条件及环境变化等内外体制及环境、需求变化等有紧密联系③。这些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有诸多类似之处,因此两国英语教育课程的改革背景极其相似。

二、课程的目标

第七次英语课程的总括目标是“培养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常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能够正确吸收国外文化以及介绍本国文化”。其具体化的目标是“a.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及基本的交际能力;b.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会话;c.培养理解和运用国外多样化信息的能力;d.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本国文化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可见本次课程以培养交际能力、正确吸收外国文化及向国外介绍本国文化为目的,这与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表述有类似之处。

三、课程的内容组织

第七次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与第六次课程有许多类似之处,以言语技能、交际活动、言语材料三部分为主,其中言语技能包含听、说、读、写四技能,交际活动分为语音活动和文字活动两项,言语材料中包含素材、文化、言语、词汇、单句长度五项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并体现教育的价值观,为此,课程内容组织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总结此次英语课程的内容选择及特点可以发现,此次英语课程的内容组织是严格按照第七次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的。此次英语课程的组织原则可归纳如下。

1.以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为原则。在言语材料的选取中,不难发现,很多素材的选择都以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为目的,并且多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智力水平等的差异。此次英语课程按照阶段水平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式摆脱学年制,将英语教科从七年级到十年级的学习内容划分为4个阶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育理念。

2.注重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体现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第七次英语课程在“言语材料”中增加“文化”项目,强化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大量增加诸如英语国家概况、英美地理、人文、宗教、礼仪等文化素材,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本次英语教育课程强调对通过英语对本国文化的宣传,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对本国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增加一些本国文化的语言素材。

3.注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此次英语课程强调英语基本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专设“交际活动”项目,课堂内教师创设各种日常生活、学习或未来工作所遇到的场景,展开特定的言语交际活动,强调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体现第七次英语课程中“培养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常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这一目标。

四、结论及启示

1.第七次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第七次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反映教育课程总论的基本方向,第七次教育课程追求的人格是“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的创意的韩国人”。为了体现这一教育课程此次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可总结如下: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课程。韩国第七次英语课程中将“各学年统一教育课程”的表述转变为“各级别教育课程”。此次课程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教育机会。根据学科特点提出阶段型、深化补充型、科目选择等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课程。在英语课程中引入阶段性等级教育课程,这一课程体系不以学年制为基础,而将英语课程从七年级到十年级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以学期为单位,设置两个阶段,充分体现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育理念。

(2)重视交际能力的英语课程。交际法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言的功能为纲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为意念功能教学法、功能教学法。韩国以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强调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略对语言功能的学习,即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第六次英语课程开始,由语法中心转变为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中心的英语课程。此次英语课程继承了第六次英语课程中以交际能力为中心的英语课程的特点。

(3)寄予国家发展和世界化的英语课程。英语教育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国内,更要培养能够具有全球化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际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英语教育的理念应跨越国境的界限,培养能够充分理解并共享目标语国家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这样的英语教育是个人层面、国家层面的问题而是作为世界人的世界层面的问题。韩国英语课程正是强调这种世界化的理念。

2.启示。通过对韩国第七次英语课程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1)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应符合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韩国资源匮乏,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其经济结构必然要选择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这样的经济结构要求其教育部门培养大量的具备交际能力的掌握世界通用语言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适应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国家发展要求。因此,英语教育在韩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从根本上为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并左右韩国英语教育的政策和理念,而英语教育政策、理念又进一步决定英语课程的编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因此,韩国英语课程的发展对我国英语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应符合本国的教育政策和理念。韩国的教育目的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使全体国民陶冶人格,具有自主生活能力和民主市民的素质,享受生活,实现民主国家的发展和人类共荣的理想。第七次英语课程的目标,即“培养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常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能够正确吸收国外文化以及介绍本国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同时,教育课程是一个社会在培养理想人格时所必需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的综合反映,通过教育课程可以窥见整个教育发展的蓝图。教育课程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的规定,是国家未来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反映国家政策制定、公布的一般趋势⑤。因此,在编制英语课程时,必须首先掌握本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3)应当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课程观、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进行价值取向的定位。首先,对课程本质的认识直接决定课程目标,因此,课程观是课程组织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不同的课程本质观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目标,进而导致英语课程组织的不同取向。第七次英语课程并非单一地以结果取向的课程观为基础组织课程,而是综合导入了过程取向的课程观。其次,韩国对英语教育的定位是在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环境下的英语教育⑥,即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这一定位是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体现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尊重,直接决定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再次,受世界语言学习观的影响,韩国英语课程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由以往的语法中心的英语课程转变为强调交际能力的学习者中心的教育课程。因此,在制定英语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本国国情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

注释:

①廖哲勋.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②④⑤[韩]教育部.小学英语教育课程解读.首尔:教育部,1997.

③蔡正默著.李光华译.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教育体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

⑥[韩]教育部.中等学校英语教育课程.教育部告示第1997-15号令.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孙启林,安玉祥.韩国科技与教育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蔡正默,著.李光华,译.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教育体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

[4]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0.

[5]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91.

[7]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8][韩]教育部.小学英语教育课程解读.首尔:教育部,1997.

[9][韩]教育部.小学英语教育课程.教育部告示第1997-15号令.

[10][11][韩]教育部.外国语科教育课程.教育部告示第1997-15号令.

[12][韩]教育部.中学英语教育课程解说.首尔:教育部,1997.

[13][韩]权午梁,金正烈.韩国英语教育史.首尔:韩国文化社,2007.

[14]Nunan.D.Syllabus Desig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启示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