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越鞠汤联合托尼萘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2015-02-20 20:12谭茂卿雷平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茵陈酒精性脂肪肝

许 娟,谭茂卿,雷平光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餐式生活方式的流行,以及“宅男宅女”的增多,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中更为常见,并有低龄化趋势,男性多于女性[1]。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脂肪肝患者中肝纤维化的发生率在30%左右,并且约2%~10%的患者可发展成为肝硬化[2]。2012年8月—2013年7月,笔者采用茵陈越鞠汤联合托尼萘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18~65岁;符合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自愿参加本试验,并愿接受随访和各项必要的检查。排除标准:入院时查血清 HAV-IgM、HBV、HCV、HDV、HEV-IgM和抗HIV阳性者;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者;骨髓抑制,肾功能异常(肌酐>正常上限1.5倍),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嗜酒,吸烟,吸毒者;妊娠及哺乳期,有受孕可能而未能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对托尼萘酸片过敏者。经上述标准筛选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43.6岁。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42.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托尼萘酸片(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10片×2板),2片/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茵陈越鞠汤口服,药物组成:茵陈30 g,大黄10 g,栀子10 g,苍术10 g,香附10 g,神曲10 g,川芎10 g。随症加减:两胁胀痛加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丹参10 g;纳差腹胀加鸡内金10 g,焦山楂10 g,砂仁5 g;口干口苦加黄芩10 g,龙胆草10 g;心烦、急躁易怒加钩藤10 g,丹参10 g,北沙参10 g;黄疸加垂盆草15 g,溪黄草15 g,鸡骨草15 g。1剂/d,煎煮2次,每次加水500 mL,各煎取汁200 mL,2次煎汁混匀,分2次午、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护肝降酶及降脂药物,有合并症的均辅助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空腹采血进行肝功能、血脂及腹部CT及腹部B超检查。全部病人治疗前后均做血尿便常规、肾功能检查,随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近期随访并统计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采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的疗效标准[3]。1)肝脏酶学(ALT)疗效标准。临床控制:ALT恢复正常;显效:ALT指标下降≥50%;有效:ALT指标下降≥30%;无效:ALT指标下降<30%。2)血脂疗效标准。临床控制:血脂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血脂改善达到以下任何1项,即总胆固醇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0 mmol/L;有效:血脂改善达到以下任何1项,即TC下降10% ~19%,TG下降20% ~39%,HDL-C上升0.104~0.259 mmol/L;无效:血脂无明显改善。3)腹部CT疗效标准。痊愈: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显效:减少2级,从重度恢复为轻度;有效:减少1级,从重度恢复为中度,从中度恢复为轻度;无效:CT无改善。4)腹部B超疗效标准。痊愈: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显效:减少2级,从重度恢复为轻度;有效:减少1级,从重度恢复为中度,从中度恢复为轻度;无效:脂肪肝程度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用方差分析,未满足要求者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的比较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12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3月后复查肝功能,对照组有2例ALT较治疗前升高,停药3 d后再次复查肝功能接近正常值。治疗组则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西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及体质量增长过快或急剧下降[4-5]。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很难针对某一靶点设计出理想的治疗药物,故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机体长期处于脂代谢障碍时,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受损ALT就会升高[6]。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代谢紊乱,逆转肝细胞脂肪变,防治肝纤维化进展,防治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适度营养与合理运动是治疗的基础。目前西药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如双胍类药物、调节血脂药物、肝细胞保护剂和抗氧化剂[7]。托尼萘酸片(商品名:加诺)中有效成分是α-萘乙酸和对甲基苯甲醇烟酸酯。这两种有效成分以2∶1配比,协同作用,可以更加快速并持久的促进胆汁分泌,达到双相利胆、抗炎解痉、保护肝脏、降胆固醇的作用。但西药长期服用易损伤肝肾功能和有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故临床可联合中药辨证加减,发挥治病求本、增效减毒的中西医结合优势。

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中医学“胁痛”“积聚”“酒疸”“痰癖”等范畴。中医根据人体的阴阳寒热虚实情况辨证治疗,多可治愈或缓解症状[8]。《丹溪心法·胁痛》:“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金匮翼·积聚统论》:“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食、气、血,亦未必成积。”《丹溪心法·中湿》:“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宜苍术、茯苓、滑石。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宜二术、人参、半夏、草果、厚朴、芍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可归纳为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逸偏颇3个方面。其病机主要是过食肥甘厚味,滋生痰浊,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痰浊不能及时排除,稽留体内,痰浊血瘀形成脂肪肝[9];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亦可导致本症[10];当肝病传脾、脾失健运、水湿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交结、内郁肝胆亦成本症。茵陈越鞠汤是在茵陈蒿汤合越鞠丸基础上化裁而来。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功在清热利湿退黄,为治疗湿热黄疸之主方,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及护肝利胆的作用[11]。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为治痰、湿、热、气、血、食六郁证之名方。《丹溪心法》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越鞠丸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为证治要点。茵陈越鞠汤中茵陈为君药,善清热利湿退黄;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栀子清热泻火,苍术燥湿运脾,香附行气解郁,神曲消食导滞,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起活血化瘀、行气解郁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理脾、行气解郁之功效。

[1]赵丽琴,赵龙凤,李红.1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46-47,48.

[2]刘敏,富校轶,王舒然,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3):214-216.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55-158.

[4]孙建光,吕霞霞.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8(18):111-113.

[5]庞雪芹,陈卫昌,冯璜,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的多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9):903-905.

[6]黄静,吴奋,陈湘清,等.3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4,40(10):1227-1228.

[7]杨明会,柯新桥,巴元明,等.脂肪性肝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39-245.

[8]曲万利.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5例[J].河南中医,2012,32(7):843.

[9]朱长权,卢殿强.降脂活血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7):1038-1039,1096.

[10]赵琦,何鲜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6-27.

[11]翟美娟.茵陈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237-239.

猜你喜欢
茵陈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利胆退黄夸茵陈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