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8~15周岁网球运动参与者差异性比较研究①

2015-02-26 12:36邢彦超杨学明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后备网球竞技

邢彦超 杨学明(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00)

中美两国8~15周岁网球运动参与者差异性比较研究①

邢彦超杨学明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该文通过中美两国8~15周岁网球运动参与者的差异性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网球运动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年龄划分及参与现状、人才培养体制、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及训练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差异,为此,应当加深网球文化了解,建立本土网球文化;重视网球运动的推广与开展,促进网球运动的大众参与;加强体制建设,建立、健全适合我国的培养模式;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网球教练,提高网球后备人材教学和训练质量;重视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促进和维护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持续为我国网球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近10年来,中国网球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不断在国际职业网坛创造佳绩,有目共睹,但是,总体来看,网球水平并不高,更没有能形成一种由下至上的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而美国先进的网球竞技水平则与其完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材培养体系和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环境密不可分。8~15周岁的儿童少年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是学习兴趣和运动兴趣养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该文以中美两国8~15周岁的儿童少年参与业余网球运动的现状,以及中美两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比较研究这一阶段中美两国网球运动员培养及成长规划,对我国网球人口的增加以及竞技后备人材的早期培养都至关重要。

1 中美网球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差异

1.1中国网球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网球这项运动自从19世纪末传入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网球运动的传入更多是被动的,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被带进中国的,此时的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网球运动在中国只是少数的西方入侵者以及极少的国人在从事,并没有进入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没有引起任何的重视和推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网球运动在我国才逐渐的得到重视,但这种重视与发展带有自上而下的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性质。建国初期,我国效仿前苏联制定举国体制作为集中人力、物力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基本制度,网球运动以及其它的一些运动都成为了为国争光的工具,我国人民群众还未摆脱积贫积弱的根本现状,发展生产力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体育运动虽有一定的进步,但并没有很好的在人民群众当中得到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网球运动在我国才开始逐步的走进大众市场,真正的在我国社会文化中扎根,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女子网球开始走入职业化,并在世界大赛上崭露头角,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突破。我国在2008年奥运以后在“举国体质”的基础上实施了“单飞”制度,此举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并催生了像李娜等一系列的优秀运动员,并取得了辉煌战绩,使我国女子网球一度走上了世界的顶尖行列,并在国内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球热,促进了网球运动的大众参与。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网球文化更多是奥运战略下竞技体育的衍生品,并没有很好地群众基础,还没有融入到传统的大众文化当中去,只是一少部分人的业余爱好。

表1 球场规格(美国)

表2 球场规格(美国)

1.2美国网球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在世界快速崛起,慢慢的成为世界的

“霸主”,其不仅在政治、经济上逐渐的取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同时文化发面也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强势发展,美国在倡导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化的同时,也把体育运动推向了自由化的市场,使之成为商品,通过有效的运营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美国的这一背景下,网球运动以及相关的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并且成功的打进了国际市场,并逐渐取得了领导位置,直至今日,美国的网球成功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截止20世纪90年代,在短短的70年时间里,美国网球运动的竞技水平、职业比赛的商业化水平、大众网球市场都已达到了世界强国行列,已经不逊色于具有悠久网球文化的西方各国。因此,美国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的实例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更具有切实的启示意义。

2 中美两国8~15周岁网球运动参与者差异比较

2.1年龄划分及参与现状的差异

在我国,业余网球参与者呈现出入门低龄化、培训私人化的趋势,大多是受父母喜爱的影响,好多儿童很早的开始拿起网球拍,去接触网球。这一部分人多数集中在寒暑假集中时间去练习网球,多数是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方式大多是请私人教练或报名短期的私人培训班,由于学习时间较短,训练周期不系统,孩子们很少能够在较短的周期内学到真正的技术,且缺乏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战术素养的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入门性要求,随着寒暑假的结束,孩子们则把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很少有时间去接触网球,训练的间断时间较久。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网球的过程大多存在“急于求成”的错误观念,由于自己对网球运动缺乏了解,自以为孩子在短期内就可以取得良好成绩,便随意为孩子制定各种训练计划和目标,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还时而伴随呵斥和责骂的现象,这对孩子的心理无疑是一种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兴趣培养。好多父母送孩子去学习网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只是追求时尚的一种表现,并没有深入的去探求网球运动的精髓,这是很不利于网球运动文化在我国的发扬的。

在美国,学习网球的8~12岁的少年分别被分为8岁、8~12岁、12岁三个阶段。三个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在训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比赛场地、比赛规则、训练器材都有不同要求。首先,教练探索出更加适合他们的教学和组织方法,在规格不同的场地上进行教学和训练。其次,在第一堂训练课开始之前,教练会跟据不同孩子为他们配备不同的运动器材,以符合他们不同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并且,在进行比赛时采用有别于ITF等正规比赛的规则,为他们量身定做更加适合他们的、更有针对性的比赛标准,让比赛更加适合他们的发挥。在比赛的时候并不为他们专门设置裁判,而是采用信任制,让双方带着责任与义务互相裁判比赛,以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正义感,以及不怕输的精神。从孩子刚刚接触网球的时候开始,教练便会传授他们球场规则和礼仪,例如:他们站在比赛的场地上就必须保持安静,如果自己的比赛用球打到或滚落到别人的场地上,必须等不影响别人比赛的时候再去捡球,并说“对不起”,争取谅解。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美国的网球教育分类更加细致,看重对网球规则和礼仪的培养。而在中国,学习网球的孩子,则大多注重动作上的练习,缺少对网球文化的学习,且在训练方法与比赛器材上较为笼统,孩子也多数处于懒散、缺乏自我约束的状态,以为父母交了学费,自己来上课就一切OK,应付了事的被动状态是不利于网球学习的。

2.2中美两国8~15周岁专业性网球运动人才培养体制差异

我国网球的早期培养和其它项目一样都是以“举国体制”模式为主,近几年,我国开始出现职业化培养模式,郑洁、李娜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这种职业化和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职业化还不一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培养模式,依然与举国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其培养模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出现了俱乐部式的培养模式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化培养模式,各种培养模式能否百花齐放,不断的为我国网球发展输送人才,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与我国相比,美国的网球发展模式早以成熟,采用网球学校为主,其它培养方式为辅的培养模式,美国有中学体育联盟,中学体育联盟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材培养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开展的项目有篮球、足球、橄榄球、网球、田径等。以加州高中体育联盟为例,其中共有1527所高中会员,加州体育联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运动竞技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包括发展个性、尊重他人、责任感、同情心、公平心等。加州高中体育联盟分成四个区进行比赛,每年只有2%的高中生能够继续参加大学运动队的体育训练,其他学生运动员则分流进入大学选择从事文化学习。有时高中阶段的学生运动员水平很高,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国家队,从而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运动能力突出的运动员也可能直接参加职业比赛。我国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则与美国的有很大差异,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孩子在中小学有繁重的学业任务,很少有时间去参加体育运动,更无暇顾及体育特长的发展,这也是我国青少年体制逐年下降的原因所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改革。

2.3中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及训练体系差异

网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直关系到我国网球运动未来的发展,增加对网球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视,给予足够的关切与投入刻不容缓。我国网球青少年训练还存在着急功近利、过早专业化等缺陷,这都阻碍着我国网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网球运动员在8~15岁阶段的竞技水平与国外相比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步入职业网坛差距则开始凸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国网球培训单位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训练体系,美国相对来说要成熟一些,比如:尼克•波利泰里尼网球学校,它以其独特的教学训练体系和对学员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还将技术、体能、心理等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

2.4中美两国对8~15周岁网球运动参与者提供的法律保障体系差异

美国所采取的是以社会为主的管理模式,且颁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案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保障了运动员的训练与文化教育。

作为美国国家层面的法案,1972年通过的《教育修正法》从消除教育歧视的角度为高中及大学女生给予了大量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于1978年通过的《美国业余训练法》,该法案促进了业余体育活动的发展,保障业余运动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单项协会出现的某些争端,该法案授予美国奥委会与其管辖的单项协会各项权利与职责,此法案的颁布为美国业余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快速的发展得到了法律层面的保障。1997年由美国政府及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联合制定颁布了《青少年学校和社区终身体育促进规划》,该规划有力的推动了美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2008年,由政府机构“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美国人体育活动准则》,该准则第三章建议6到17岁的青少年儿童每天至少参加60分钟以上的各类体育活动。

从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其中与青少年体育人材培养有关的有:1999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7年下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与美国的相关

法案相比,我们下发的更多只是指导性意见,充其量只能算作体育行政规章,其约束力远远不如法律,这是显而易见的。从实践层面来讲,这两个文件多为宏观性的指导意见,很难据其制定统一的细化配套政策并推广至全国各地,文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

3 几点启示

3.1加深网球文化了解,建立本土网球文化

网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网球技战术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网球文化的学习与建设,客观的认识中美两国网球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美国在网球文化建设的很多方面都有我们的借鉴之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的探索,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网球特有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网球不仅是一项运动,还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传承着不同的文化,我国能否将不同的网球文化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对我国的社会文明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参与者与后备人材的培养至关重要。

3.2重视网球运动的推广与开展,促进网球运动的大众参与

网球在美国以及西方的很多国家作为公民的大众参与项目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喜欢网球,就可以随时随地拿起网球拍参与网球运动,如今的网球运动再也不是什么贵族专属的运动,每个人都可以把网球作为自己的健身娱乐运动。网球运动在我国社会开展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在很多地方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网球在很多城市已经被人们所熟知,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逐渐参与进网球这项运动。但是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还很不平衡,发展好的地区都是经济较好的省份和较为发达的市区,而在其他地方人们了解网球多数是通过电视转播和网络传媒,对网球的了解还只停留在感官上,不能进一步去了解网球和参与网球运动。因此,应在全国范围内有意识的去宣传网球运动,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去推广网球运动,制定有效的措施去保障网球运动的开展,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球运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网球运动。

3.3加强体制建设,坚持我国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探索

网球文化已经被美国大众文化所认同,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得益于美国网球的不断繁荣,而美国网球的繁荣与其成功的体育运动的商业化与职业化密不可分,这种商业化与职业化的互补使美国网球走上了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且越走越通畅。我国女子网球的职业化探索在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证明了职业化道路同样适合我国网球,因此应坚持我国网球运动的改革,结合国情与现状,探索出更有效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网球选手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3.4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网球教练,加强网球后备人材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

我国在发展网球运动,增加网球人口的同时,也要重视网球教练人材的引进和培养。相比较于美国和世界其他各国,我国目前缺少世界级的网球教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球的发展,使我国网球的发展提前出现“瓶颈”,我国在重视和提高竞技网球水平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通过引进优秀的国外有经验的教练来提高我国的教练水平,同时引进不同的训练理念和管理理念,剔除陈旧的、落后的、无效的管理和训练理念,使我国网球后备人材的培养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3.5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

我国网球运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很多方面都处于无序化和探索阶段,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之快也要求与之相关的其它配套的保障体系也要跟得上步伐,不能出现“脱节”的现象,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去促进网球运动的开展,但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未来我国网球的大规模发展还不够,这就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去约束网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保障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正常开展。

3.6培养创新人才,持续为我国网球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网球的发展离不开热爱网球的人,我国网球虽然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充满活力,潜力无效,未来无可限量,网球方面的人才也在不断的涌现,不管是技术层面的还是理论方面的都在不断的在默默为此挥洒着自己的努力和辛劳,这也成为我国网球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毫无疑问,他们将撑起我国网球未来发展的旗帜。

4 结语

8~15岁的少年是我国网球不断向前发展的最有生机和潜力的生力军,我们国家网球运动的发展与未来的辉煌离不开他们。但同样我们也要意识到我国网球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国外网球运动发展体系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网球文化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也为我国网球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之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为我国网球发展出谋划策。近几年,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大好的趋势,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同时也进一步颁布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完善了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改善了大众网球的参与环境,促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了网球运动,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网球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网球运动一定会不负众望,取得自己应有的水平,在世界网坛取得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王建,孙正.中外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分析——对中国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74-77.

[2]赵孟君,吴希林.美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35(6):51-54.

[3]胡涛.中美网球运动发展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4(4):91-94.

[4]小娃.美国人这样培养少年网球选手[J].青少年网球专题,2009(2):104-105.

[5]黎宝骏.美国是怎样发展青少年网球的[J]体育科研,1985(4):31-40.

[6]刘波,赵月,秦洁,等.中美短式网球发展比较之研究[J].文化论坛,2011(5):195-197.

[7]美国网球100年[EB/OL].http://www.cnki.net.

[8]塑造未来的冠军-美国青少年网球冠军训练中心教练倪长宏访谈[EB/OL].http://www.cnki.net.

[9]耿子轩.关于青少年网球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管理,2014(5):61.

关键词:网球运动参与者差异性中国美国

Sino US Comparative Study on8~15 Years old Tennis Movement Difference

Xing Yanchao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sports department,Chengdu Sichuan,61004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found in8~15 years oldtennis participants,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ennis because of the history of different culturalbackground,there is age di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status,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the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and training system,legal security system and other differences,therefore,should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ennis culture,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tennis culture;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tennis and tennis sports development,promot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adhere to explore China's tennis occupation;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tennis coach,strengthen the science of tennis reserve talents teaching and training;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in China;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nnis.

Key Words:Tennis;Participants;Difference;Chinese;America

作者简介:①邢彦超(1988,2—),汉,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204-03

猜你喜欢
后备网球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