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副词和形容词的程度语义研究
——以“真假”组合为例

2015-03-16 01:15南京大学罗琼鹏
外文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义学量级真假

南京大学 罗琼鹏

汉语副词和形容词的程度语义研究
——以“真假”组合为例

南京大学 罗琼鹏

本文以“真假”组合为例,探讨如何从程度语义学的角度研究副词和形容词组合的程度语义。本文把“程度”作为语义要素引入表达体系,把“假”处理为从个体到“事实偏离”量级上的程度的二元关系,“真”是对这个量级上的程度的操作的算子,“真假”表示的语义是:存在一个对事实偏离的程度,这个程度和“假”的理想状态(用“0”表示)的相似度很大。这一语义分析不但更直观地刻画了“真假”组合的程度语义,对它们在汉语中的分布和语义现象做出了更好的预测和说明,还对研究其他的副词和形容词组合的语义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真假”组合;程度;等级性;量级结构;副词和形容词的程度语义

1.引言

等级性(gradability)指个体/事物的属性或性质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等级性反映在语义上体现为某一表达式的真值意义的确定需要依赖一定的比较标准才能进行。这一属性是自然语言中(绝大多数)形容词的本质属性之一。虽然国内语言学界对形容词的等级性属性并不陌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对等级性的形式、明确的语义分析一直缺乏。与此相对,在国外语言学界,针对等级性的语义理论新思潮——程度语义学——却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已经发展为语义学领域最受瞩目的理论思潮之一(见Russell 1923; Sapir 1944; Cresswell 1976; von Stechow 1984; Kennedy 2001, 2007; Kennedy & McNally 2005; Morzycki 2015等)。

本文有两个主要目的:1)向国内读者介绍程度语义学的基本构想和技术手段,尤其是有关“程度”、“量级”的相关概念;2)展示程度语义学如何对汉语中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在帮助我们更好地描写汉语的同时,加深我们对相关现象的语义本质的认识。本文选取了“真假”这一组合作为典型来说明。

2.“真假”的问题

现代汉语中“真假”的用法与命题和客观世界对应的事实的状态是否相符(真)或者违背(假)有关,如“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是真的”,“秦始皇死于公元210年是假的”等,前者对命题做“真”的判断,后者则认为命题与事实相违背。但是“真假”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远为复杂。考虑下面实际语料中的例子(1):

(1)看完电视剧《花千骨》后,小丽对小明说: 小丽:这个故事好感人啊! 小明:我觉得啊,这个故事真假!

小明的回答非常地自然。很明显小明的回答并非对《花千骨》中的故事与事实相符还是违背做判断(因为没有什么东西会既真又假),小明的回答是对这个故事的“假”的程度做出评价。虽然我们理解这个句子的语义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作为“明确而且精确”的语义分析,任务并不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回答,这里的“真”的评价语义该如何刻画?“假”的语义又该如何描写?

对这样的问题的处理,语言学家首先是对“真”和“假”在词性上定性,并对语义特征(义项)做出归纳。在汉语语法学界,围绕“真”、“假”的语义特征和定性,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区别词(邢福义 2003)或者绝对性质形容词(吕叔湘 1984);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性质形容词,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的句法特点和语义(宫下尚子 2002;聂志平、田祥胜 2014);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既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区别词,但不能是形容词(方清明 2012)。引起这诸多争议的部分原因是语法学界一直没有发展出一套可以被语义学家群体所接受的、能够被证伪的形式语言对“真”、“假”的语义机制进行刻画和说明。

为了进一步讨论“真假”,我们需要对“真假”的语法属性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下文先从形容词的等级性谈起。

3.等级性与“真”、“假”的语义特征

3.1 形容词的等级性

城市都会有这样一个路标,上面写着“进入城区,请减速行驶”。从真值语义上分析,什么是“城区”,什么又是“郊区”?“城区”和“郊区”的精确的分界线在哪里?恐怕再专业的规划人员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总是存在一定的区域,人们对这个区域的真值意义(X是城区或者郊区)无法做出确定的答复。这个区域叫作“边缘个体”。除了允许边缘个体的存在,很多自然语言中的形容词的真值意义的确定通常依赖于某一比较标准。这一属性就叫等级性。考虑最常见的形容词“高”。假如张三高一米五,“张三高”是为真还是为假?我们不能确定。对这个命题的(X〈很〉高)的真值意义的确定需要把张三的高度和某一标准比较才能进行。假如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三,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张三高”为真;又假如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八,张三作为高中二年级学生,那么“张三高”为假。很显然,下面的句子是可以接受的:

(2)小学三年级的明明身高一米四,很高,高中二年级的伟伟身高一米五,很矮,但是伟伟比明明高。

上述句子可以接受是因为“明明的高度”和“伟伟的高度”有不同的比较标准,比较标准不同,真值意义不同。等级性形容词和非等级性形容词(比如现代汉语中的区别词)在语法分布上的区别可以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来甄别。一般来说,等级性的形容词可以有比较形式,可以被其他的程度副词修饰,可以构成相应的感叹句式,可以进入“越来越A”的结构等。以等级性形容词“漂亮”和区别词“未婚”的对立为例:

(3)a.张三比李四更漂亮。

b.*张三比李四更未婚。

(4)a.张三{相当/极端/比较/非常/很}漂亮。

b.*张三{相当/极端/比较/非常/很}未婚。

(5)a.张三好漂亮啊!

b.*张三好未婚啊!

(6)a.张三越来越漂亮了。

b.*张三越来越未婚了。

程度副词的最主要的语义贡献就是对形容词的程度进行操作。因为等级性形容词的真值语义是有程度差异的,它们都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就汉语形容词而言,一般来说,性质形容词(如“红、白、聪明、高”等)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状态形容词如“红通通,绿油油,冰冷”等很难被程度副词修饰,重叠式的形容词,不管是性质形容词还是状态形容词,都很难被程度副词修饰(张斌2010)。但是,能被副词、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都具有语义共性:等级性。是否“真假”组合中的“假”也具有等级性呢?

3.2 “假”作为等级性形容词

现代汉语中的“假”具有等级性形容词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它能被程度副词“很、太、一点”修饰,能用于比较句中、能用于感叹句中、能进入同比句(“X和Y一样A”)中、能进入“越来越A”的结构中等。

(A)“假”能被“有点”、“很”、“太”3个程度词修饰。如:

(7)a.只不过怨倒是真的,那恨有点假。

b.人们发现有人认为这戏很假,不合情理,“难道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吗?”。

c.巩俐为“美的”空调做广告,金口一开银牙一露,一笑值百万,尽管人们评价她笑得太假了,只能打40 分。

(B)“假”可以进入比较句

(8)a.买房贷款,让单位提供了一个比较假的收入证明,现在银行要求我提供工资流水,该如何解决?

b.“房价收入比”的确不准确,但其他数据更假……统计局的数据是虚,但数 据综合、全面、客观。

(C)“假”可以进入感叹句

(9)感觉苏小姐对自己的爱就是一场梦魇,多么地假啊!

(D)“假”可以进入“X和Y一样A”的同比句*例(16)和(17)来自Google在线的随机检索。

(10)为什么中国的足球宝贝和中国足球一样假?

(E)“真”、“假”都可以进入“越来越A”结构

(11)这年头新闻越来越假,谣言越来越真。

(12)“历史文化名城”之称变得越来越假?

3.3 “真”是程度副词

很多语法分析建立了“真”可以做程度副词使用的结论(见方清明 2012;宫下尚子 2002等)。这一结论体现在“真”可以修饰形容词,能修饰动词,在句法分布方面和典型的副词相同:

(13)这个游戏看起来挺难的,试过以后发现,还真挺难的。

(14)(有乘客往车上挤)某车上乘客说: 车上真挤不进人了。

(15)a.你脚上穿的皮鞋真不错,哪儿买的?(“真”修饰形容词)

b. 我真喜欢这只兔子! (“真”修饰心理动词)

c. 他真能干。(“真”修饰能愿动词)

“真”的分布和典型的程度副词,如“很”类似。如(16)所示:

(16)a. 今天天气真好! | 我真喜欢这只兔子! | 他真能干。

b. 今天天气很好! | 我很喜欢这只兔子! | 他很能干。

3.4 小结

对实际语料的整理可以建立两个结论:1)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假”(的用法)具有等级性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在句法分布上面和其他的等级性形容词相似;2)现代汉语中的“真”已经发展为程度副词,所以可以修饰形容词“假”。

4.量级与程度:“真”、“假”的程度语义

国内很多研究都提到了用“程度”的概念来分析形容词的语义(如聂志平、田祥胜 2014),观察到“真”、“假”能被程度副词修饰是因为“真”、“假”的语义有“程度之分”)。但是,这些有关程度的表述都缺少明确而且精确的定义。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借鉴程度语义学的相关工具和手段来重新定义“程度”、“量级”(scale)等概念。*有关程度语义学的相关论述,可见Cresswell (1976), Kennedy (2001,2007), Kennedy & McNally (2005), Morzycki (2015)的相关参考文献。概念上的厘清将会让我们对包含“真”、“假”在内的形容词的语义本质获得更深的认识。

和以往的语义理论不同,程度语义学把“程度”作为语义要素引入了语义表达体系。在程度语义学中,“等级性”是用“程度”来表述的。“程度”可以理解为刻度。*从本体论的角度上说,有两种理解“程度”的思路,一种思路认为“程度”是刻度(points),另一种观点认为“程度”是区间(interval)。本文从前者。就如对刻度的标记要依赖一定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来进行,对程度的标记也需要一个抽象的测量工具。这个工具就是“量级”。不是所有的程度的集合都是量级。量级是一个由程度、偏序关系(partial ordering)(用“≤”表示)和某一维度(用DIM表示,如“高度、重量、颜值”等)组成的三元结构,S =。下面的图示就是一个简单的量级,d1, ……dn表示程度:

量级上程度之间构成偏序关系,即d1≤d2……≤dn。偏序关系要满足传递性(∀d,d′,d″[d≤d′∧d′≤d″ →d≤d″])、反对称性(∀d, d′ [d≤d′∧d′≤d →d=d′])和自反性(∀d[d≤d′])。量级还必须是线性的(linear)的,也就是说,量级上的任意程度d都必须和另外一个程度构成“≤ ”的关系。量级上的程度还必须是密集的(dense)。它们的定义如下(Morzycki 2015: 106):

(18)具有≤ 关系的程度的集合S构成一个量级当且仅当就任意的d,d′而言(∀d, d′∈S):

(i)≤是线性的:d≤d′∨d′≤d (要么d≤d′,要么d′≤d)

(ii)≤是密集的:d≤d′ →∃d″∈S[d≤d″∧d″≤d′](如果 d≤d′,则一定存在d″,并且d≤d″,d″≤d′])

形容词的语义是从个体到程度(基于某个量级)的关系。比如“高”,是个体到“高度”的量级上的程度的关系。这样,形容词的语义类型不再是传统的,而是>,其中,d是程度的类型,e是个体的类型。程度语义学的语义运算方式和传统语义学一样,都主要采用“函数应用”来进行。程度语义学对(等级性)形容词的语义分析通常采用类似(19)的处理方式:

(19)[[ 高]] = λdλx.tall(x)≥d(类型:>)

如果形容词的语义是引导一个量级的话(如“高”引出关于“高度”的量级:“X高”表示X高到一定的程度;“X漂亮”表示X漂亮到一定的程度,以此类推),那么,修饰形容词的程度副词的最主要的语义贡献是对程度进行操作:副词选取一定的程度,表示某个个体具有的相关程度超过一定的标准。不同的程度副词选取的比较的标准不同,但是它们之间有语义共性。

下面以“张三很高”为例来介绍程度语义学的运作方式。首先,“高”表示某个个体和“高度”量级上的程度的关系(其语义类型是>)。程度副词“很”的主要作用是对这个关系进行操作。“很”选取一个某一语境决定的基准(Norm)作为比较标准。也就是说,“X很高”意味着X高的程度超过了这一基准。*关于“很”的程度语义,此处仅简单讨论。“很”的语义类型是<>, >),这一语义类型和形容词的类型结合,产生新的类型。“很”的语义表述如(20)所示。因为程度总是依赖语境,我们引入下标“C”来表示受语境影响的关系。“张三很高”的语义推导如(21)所示:

(20)[[很]] = λG>λx.∃d[G(x)(d)∧ d ≥ NormC(G)]

(21)(a)[[很]] ([[高]])= λx.∃d [tall (d)(x)∧d≥ NormC(tall)]

(b)[[张三很高]]=∃d [tall (d)(Zhangsan)∧d≥ NormC(tall)]

“∃d [tall (d)(Zhangsan)∧d≥NormC(tall)]”表示“张三很高”为真当且仅当存在一个超过某一语境提供的高度的基准的程度,张三的高度超过这个基准。注意这个比较标准是由语境决定的(用下标“C”表示),比较标准不同,真值也不同(假如张三身高一米九,在韩国人里面是高个子,满足“很高”的标准,在NBA球员里面,则不满足“很高”的标准)。

程度语义学为“真假”词汇语义的表述提供了直接的工具。先看作为形容词用的“假”的语义。“假”本来的语义是对事实判定非真。也就是说,只要对事实真相的非零的偏离,都可以认为是假的。用谓词“T”表示事实为真,“假”就是“T”以外的其他可能性。从程度语义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违背事实的可能性构成一个量级:不同的事件对事实的真相(或者典型)违背(偏离)有程度的区别。我们把这个量级定义为“偏离事实的量级”,用谓词deviation_from_T(DFT)表示。引入这个谓词以后,“假”可以看作是一个从个体到偏离事实的程度的关系,其类型是>。*为方便讨论,本文用真值“1”表示最典型的为真的情况,用“0”表示最典型的为“假”的情况。(22)表示的是“假”的词汇语义:

(22)[[假]] = λd λx.deviation_from_T(d)(x)(>)

如果“假”提供了一个偏离事实的量级,作为程度副词的“真”是对这个量级的操作,换言之,“真”的语义不是逻辑真假的“真”,而是表示某个个体的程度和这个个体的典型之间的相似的程度很大,大到超过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是说话人的主观期待的标准,因人因语境而异。形式化一点说,“真”是对“假”所表述的偏离事实的程度的量级的操作,“真假”选取了一个程度,这个程度和某个典型的程度之间的相似大到了超过主观期待的标准。*对“假”的语义分析还需要交代语言学和哲学的接口,语义和语用的接口。哲学分析提供“真值”的精确定义,语用则提供“大”的程度的参照标准。人们对自然语言的意义的理解肯定同时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因素(逻辑、语义和语用)。语义学关心的只是哪些语义要素是语义表述中必须有的,哪些可能可以交给语用去处理的。与哲学家相比,语义学家往往不那么关心本体论的问题。本文也暂时不讨论“真、假”的本体论的问题。如果用谓词“similarity”表示相似性(“相似性”是一个二元关系),“large”表示是对“相似性”的操作,d0表示典型的程度,“真”的语义表述如(23)所示:

(23)[[ 真]] = λG>λx.∃d[G(x)(d)∧largeC(similarity(d, d0))]

从语义类型上说,“真”的类型是<,>。这个类型可以和“假”结合,生成类型 。在讨论“真假”的语义组合之前,我们还需要考察一下“真假”的句法构造。

依据Kennedy(2001,2007)的相关假设,我们认为“真假”这样的“Adv+Adj”在句法上构成一个程度短语(Degree Phrase,DegP)。这个短语的中心是程度副词“真”,“真”的补足成分是以“假”为中心的形容词短语(AdjP)。整个结构构造如(24)所示:

很容易为(24)的句法结构找到证据。在汉语中,“真假”组合与比较句(包括表示比较的词和短语)构成互补分布:

(25)a.*比较起来,这个故事真假。

b.*这个故事比那个故事更真假。

c.*这个故事比那个故事还真假。

比较形式在句法上都投射一个程度短语,其中的比较词就是这个短语的中心。因为“真”也是程度短语的中心,所以它们构成了互补分布。

(24)的结构的另外一项句法证据是“真”与其他的程度副词构成互补分布:

(26)这个故事真(*非常)假/这个故事真(*很)假/这个故事真(*完全)假。

因为程度副词在(24)的结构中只能位于中心语的位置,所以它们排斥了其他的程度副词。

结合(24)的句法结构,“真假”组合的语义运算如(27)所示:

(27)[[真假]] = λG>λx.∃d[G(x)(d)∧largeC(similarity(d, d0))]

(λdλx.deviation_from_T(d)(x))

= λx.∃d[deviation_from_T(x)(d)∧largeC(similarity(d, d0))]

(27)表示的是:某个个体x存在一个偏离事实的程度d,这个程度d和典型程度d0之间的相似度大过了主观期望的标准。如果用“0”表示典型d0所表示的程度(说话人认为绝对为“假”的状态),(27)的结果可以改写为(28):

(28)[[真假]] = λx.∃d[deviation_from_truth(x)(d)∧largeC(similarity(d, 0))]

(28)的表达式表示存在某个偏离事实的程度,这个程度和“假”的理想状态(也就是“0”表示的程度)相似的程度非常大。离“假”的理想状态越近,离“真”的理想状态也就越远。现在回到例(1)中“真假”的用法,当小明说这个故事真假,他所传递的语义信息是他认为这个故事,离他心目中所想象的理想的真爱足够远,与理想状态的“假”的爱情的相似性却足够大。因为“程度”这一语义要素的加入,使得人们对真假的语义理解非常自然。“真假”的这个基于程度的语义也并没有违反逻辑上的“矛盾律”。因为“程度”是语义运算中的要素,小丽依据有关语义运算的规则,理解了小明所表达的意思。这个语义可以用下文的图示来表示。图中的量级是“对事实的偏离”,“0.1,0.2,……”表示偏离的程度(借鉴布尔代数的相关定义,我们用“0”表示理想状态的“假”的程度(绝对假),“1”表示理想状态下“真”的程度(绝对真))。“假”和“真假”的程度分别如(29a)和(29b)所示:

(29)S⊆Deviation_From_T (DFT)

借用Kennedy & McNally (2005)从量级结构的角度对形容词的分类来说的话,“假”这类形容词指称的量级是“底端封闭型”(有最小值),也就是说,任意非零的偏差都可以判断为“假”。*Kennedy & McNally根据不同的量级结构,把层级性形容词分为四类: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顶部封闭型)(如“满,直”等),有最小值没有最大值(底部封闭型)(本文讨论的“假”可以看作这种类型),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两端开放型)(如“高、矮、丑、美”等)和两端封闭型(既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不同类型的形容词受副词修饰的情况不同。“假”引导的量级结构可以用集合论表示为(30):

(30)[[假]]:{d| 0 ≤ d <1}

因为“假”所指的量级只有最小值而没有最大值,导致“假”很难受到像“差不多”这样的程度副词的修饰。“差不多”只能用来修饰相关量级上有最大值的形容词(如“差不多满”很自然,“差不多高”则一般不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差不多假”很难理解,不知所云。这样的用法就违反了这一语义限制。反过来,“一点点假”的用法就很自然。“一点点”表示的是偏离事实的程度不够大,“一点点”表示图(29a)所示量级中“0”上面的某个距离很小的程度。

5.延伸:“真+NP”的程度语义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于揭示现代汉语中另外一个难题——“真”的程度用法——提供了直观的思路。“真”的程度用法并没有见于《现代汉语八百词》的描述。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发现“真”和程度意义有关的使用现象。

“真”后面可以接形容词和名词。几乎所有的性质形容词(以及维度形容词)都可以被“真”修饰。性质形容词一般具有等级性。部分例子如下:

(31)“真+形容词”

真高兴/真漂亮/真朴实

“真+维度形容词”

真高/真矮/真大/真宽

“真+名词”的用法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现代汉语仍然有不少数量的“真+名词”的组合:

(32)“真+名词”

真英雄/真伟人/真君子*“真+名词”的用法越来越多见,比如“真美国人”,“真广州人”等。有理由认为这类用法是由“真君子”这样的用法类推(analogy)产生的,它们的语义有共通之处。对“真广州人”的语义细节此处不再赘述。另一类“表示真实”的用法的“真”(如“真刀真枪,真人真事”等)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结合前面的程度短语的相关讨论,“真+形容词”和“真+名词”都可以看作是以“真”为中心投射的程度短语。为了区别形容词和名词,这两类DegP分别叫作DegAP和DegNP:

这两类用法中的“真”都是程度副词,其基本语义贡献是对它所修饰的形容词/名词所产生的量级上的程度的操作。为了更直观地表述,引入谓词“prototype”表示原型(见Kamp & Partee 1995)。“原型”是一个一元关系,如“prototype(gentleman)”表示君子的原型。修饰形容词的“真”和修饰名词的“真”的词汇语义分别表述为(34a)和(34b):

(34)a.[[ 真A]] = λG>λx.∃d[G(x)(d)∧largeC(similarity(d, d0))]

b.[[ 真N]] = λfλx.f(x)∧largeC(similarity(x, prototype(f))]

经过相关的语义运算后,“真漂亮”和“真君子”的语义分别表示为(35a)和(35b):

(35)a.[[ 真漂亮]] = λx.∃d[beautiful (x)(d)∧largeC(similarity(d, d0)]

b.[[ 真君子]] = λx.gentleman(x)∧largeC(similarity(x, prototype(gentleman))]

(35a)表示的是某个个体x的漂亮的程度和漂亮的典型(如果以昭君为典型的话)相似的程度很大。(35b)表示的是某个个体x和君子的原型(孔子?柳下惠?)相似的程度很大。至于“大”到多大的标准完全由语境和说话人的主观感受决定。语义学只提供理解意义的逻辑模型,这些因素都交给语用学去处理。

上述的讨论有两个预测:(a)“真”表示的程度很大,因为这个“大”受主观意愿的影响,导致“真”还可以继续被程度副词修饰(或者进入比较结构);(b)能被“真”修饰的名词本身都有一定的层级性。非层级性的名词不能被“真”修饰。这两个预测都被语言事实所证实。

(36)“真”还可以被别的程度副词修饰或进入比较结构

很真/非常真/超级真

更真/还真

(37)“真”不修饰非层级性的名词

#真桌子/#真老师/#真商场

因为“真+名词”组合中的“真”是提供一个程度语义,所以只能和等级性的名词结合。“君子、英雄”等都有等级性,所以可以受“真”的修饰。但是“桌子、老师、商场”这类名词则没有等级性,所以一般不能和“真”结合(或者结合之后,不会产生程度有关的语义解读)。

关于“真”的程度义的来源。“真”可以做区别词、形容词和程度副词,这几种不同的用法中是否有一定的语义共核?有一种可能是“真”的“程度义”由“确认义”虚化而来。当“真”修饰形容词时,最初是对性质的确认,如“这本书真好”是对“这本书好”的确认。因为说话人对事物性质的确认通常与主观情态有关,从“确认义”发展到“情态义”,似乎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其中具体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说明。

6.结语

本文从“程度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X真假”组合的语义,提出“假”的词汇语义是从个体到偏离事实真相(或者原型/典型)的量级上的程度的二元关系。“假”所引导的量级结构上的程度有下限(lower bound),任何非“0”的程度的偏差都可以判断为“假”。作为程度副词的“真”的语义是对“假”的量级上的程度进行操作,“X真假”表示X偏离事实真相(或者原型/典型)的程度和典型的“假”的程度的下限(“0”)相似的程度很大。这一语义分析能更好地概括“真假”组合的语义,对它们的用法和语法分布做出更合理的说明和预测。

汉语语法学界虽然提到了用“程度”这样的概念来分析形容词和程度副词,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缺乏对相关概念的严格的、明确的定义和语义运算方式。本文用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真假”的组合——来说明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这样的结构的语义是可以得到明确而且精确的刻画的。希望本文能引发更多的相关研究,加深我们对汉语形容词和副词语义本质的认识!

Cresswell, J.1976.The semantics of degree [A].B.Partee (ed.).MontagueGrammar[C].New York: Academic Press.261-292.

Kamp, H.& B.Partee.1995.Prototype theory and compositionality [J].Cognition(57): 129-191.

Kennedy, C.2001.Polar opposition and the ontology of “Degrees” [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24):33-70.

Kennedy, C.2007.Vagueness and grammar: The semantics of relative and absolute gradable adjectives [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30): 1-45.

Kennedy, C.& L.McNally.2005.Scale structure, degree modification and the semantics of gradable predicates [J].Language81: 345-381.

Morzycki, M.2015.Modific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ssell, B.1923.Vagueness [J].AustralasianJournalofPhilosophyandPsychology(1): 84-92.

Sapir, E.1944.Grading, a study in semantics [J].PhilosophyofScience(11):93-116.

von Stechow, A.1984.Comparing semantic theories of comparison[J].JournalofSemantics(3): 1-77.

方清明.2012.关于“真”与“真的”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 [J].汉语学习 (5): 95-103.

宫下尚子.2002.关于“真”与“真的”做状语情况的考察 [J].汉语学习 (2): 38-41.

吕叔湘.1984.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A].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327-348.

聂志平, 田祥胜.2014.“真”、“假”真的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吗[J].语言研究 (2): 6-11.

邢福义.2003.词类辩难[M].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 斌(主编).2010.现代汉语描写语法 [M].北京: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辑 李淑静)

通讯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大学文学院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无标记条件式的语义及其类型学启发”(12YJC740074)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资助的“程度和测量相关现象的理论阐述”(南京大学2015年文科创新团队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H043

A

2095-5723(2015)03-0025-07

2015-05-09

猜你喜欢
语义学量级真假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情境语义学论的语义质朴性原则探析
三句话的真假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21连胜
情境语义学能否替代可能世界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