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择性精英教育的逻辑合理性思考

2015-03-26 08:17赵癸萍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精英选择性

白 冰,赵癸萍

(1.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2.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而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增加到40%。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却出现了大众化教育强烈冲击精英教育的现象,精英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1]大众化教育阶段精英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精英教育将如何实施?这些都成为高等教育界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探索性地将精英教育分为普及性精英教育和选择性精英教育,并深入探讨选择性精英教育存在的逻辑合理性,力图从本源上寻找精英教育生存危机的解决之道。

一、选择性精英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一)精英和精英教育

精英是一个历史概念,分为传统精英和现代精英。传统精英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哲人政治”思想,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是选拔未来领袖,而只有那些天赋好的人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并在《理想国》中详细论证了哲学王的培育过程。十九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社会学家加埃塔诺·莫斯卡,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社会精英理论,奠定了传统精英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在传统精英概念中,“精英”特指那些具有卓越才能、具有影响作用的贵族和上层人物,身份、财产和所属阶级是判断精英与否的主要标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辞海将精英界定为:“西方社会学用语。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物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因其散布于各行各业,从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2]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英的阶级性标签已被抹去,所属范围得到拓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教育各个方面,社会贡献大小成为评价精英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本文认为,现代精英指具有良好品德和心智,能在社会发展某个或多个层面做出突出社会贡献,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人物。

精英教育,顾名思义,指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精英教育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阶段。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已成为教育界共识。他认为,当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到能为15%以内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我国称毛入学率),教育的性质为精英教育。当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并且这个张力能够发展到直至容纳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就快速迈向普及教育阶段。作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精英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历史。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5%,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2002年我国毛入学率已达到15%,高等教育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二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不意味着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消失。为了防止误解,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曾专门作出说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普及教育阶段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阶段的模式仍保存于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精英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但需细化精英教育的分类标准,改革教育形式,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布局,以应对当前的精英教育危机。

(二)选择性精英教育

当前,关于精英教育的范围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其一,有学者认为精英教育是高于本科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即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其二,有学者认为精英教育既包含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还包括本科生精英教育,范围更为宽泛;其三,还有学者认为精英教育涵盖整个教育系统的各个教育层次,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含高中、中职)和高等教育(含本科、高职、自考、电大、夜大和函大等)都存在精英教育,是一种大精英教育观。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深学问,能从事科学研究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和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应然的属于精英教育范畴,是一种普及性精英教育;本科生精英教育,是以一定标准在本科生中选择少数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开展培优教育,旨在培养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又可称为选择性精英教育。高职、自考、电大、夜大和函大等高等教育也有通过实验班、创新班形式开展精英教育,但数量很少且社会影响不大,暂不予以讨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不属于本文探讨范围。

选择性精英教育与传统精英教育虽然都以“培养社会精英”为己任,但二者在本质上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本质内涵不同。传统精英教育主要指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特指毛入学率低于15%的高等教育。因此,笼统而言,在各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前,所有的高等教育层次都属于传统精英教育。选择性精英教育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它以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为背景,再选择优秀本科生开展培优教育,以人才培养质量为逻辑出发点,体现的是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第二,培养目标不同。传统精英教育培养的往往是学术型人才,以知识精英为主,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高深学问的研究。而现代精英教育评价标准宽泛,涵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教育各个方面,既包括高层次学术型人才,还包括高层次的应用、管理和服务型人才,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等多维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第三,教育对象的选拔不同。传统精英教育阶段,因所有高等教育基本上全部属于精英教育,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即为精英教育的对象,高等教育的选拔过程等同于精英教育的选拔过程,进入高等教育也就意味着享受着精英教育。而在选择性精英教育阶段,只有那些经过二次选拔的优秀学生才能成为精英教育的对象。这也就意味着,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只有那些居于本科高等教育金字塔塔尖的少数优秀学生,才有机会享受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金字塔的塔基在不断扩张,进入金字塔的门槛也在降低,但进入塔尖部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3]

从逻辑角度分析,普及性精英教育的存在价值和现实必要性内生于教育模式之中,也由当前研究生教育欣欣向荣的发展现状得到实践佐证,是应然性判断;而选择性精英教育以本科精英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开展与否,学生的培养数量、培养方式都是可选择的,其存在价值和现实必要性是或然性判断,具备研究逻辑合理性的必要。可以说,选择性精英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量”与“质”的互补与结合,是对大众教育背景下开展精英教育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在大众化教育平台上的高层次高素质教育。

二、选择性精英教育的逻辑合理性分析

选择性精英教育的生存危机,根源在其是否具有存在的逻辑合理性。只有解答了逻辑合理问题,其生存危机问题也就不攻自破。选择性精英教育的逻辑合理性,可从它与教育公平的兼容、与大众化教育的兼容、比大众化教育的优越性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选择性精英教育兼容于教育公平

精英教育与教育公平的矛盾,一直以来都是精英教育无法回避的难题。选择性精英教育要想顺利开展,也必须兼顾教育公平,才能有合法、合理的存在前提。从内涵而言,教育公平涉及的是高等教育资源合理正当分配的问题,需要找到一种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最佳平衡的分配方式,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发展。这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既要追求教育公平,也要追求教育的产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任何执其一端偏废其他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也要求在大众化教育蓬勃开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开展精英教育,也使得选择性精英教育具有存在的逻辑前提。

同时,选择性精英教育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般而言,教育公平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起点的公平(入学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培养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培养效果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期待将所有高校毕业生培养成同样的能力和发展水平,与下文所述“模具观”教育思想本质相同,是最无价值、也不可能实现的教育公平。对于起点的公平,选择性精英教育只要做到选拔标准统一、选拔机会均等、选拔过程公正透明,就完全能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最关键也是最难解释的要属过程的公平。当前高校选择性精英教育模式中,都有“优胜劣汰、动态进出”的增补机制,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培养教育过程的机会公平。同时,从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起点要求而言,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要求所选拔的学生有优良的学习天赋、有良好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即针对“精英”的精英教育,如果单纯以公平的教育过程来要求将选择性精英教育施予所有学生,不仅是忽视教育对象起点水平的盲目教育,而且是对教育效率的践踏,反而丧失了教育的公平。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也多次讲到:“一所高校不能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更优秀,本身也是一种不公平。”由此可见,选择性精英教育是与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实质相通的,不是违反教育公平,反而是维护和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选择性精英教育兼容于大众化教育

选择性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两种模式,两者是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能促进选择性精英教育的开展。首先,大众化教育为选择性精英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大众化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它为国民提供了大量公平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改变命运”的社会风气,为选择性精英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环境保障。其次,大众化教育为选择性精英教育提供了广阔的人才基础。只有当大多数适龄人群接受了高等教育,培养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才能为选择性精英教育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对象,才能更加顺利地培养精英,并推进精英培养级别的提升。另一方面,时代趋势要求通过选择性精英教育去提升大众化教育的效果。当前,知识经济大潮汹涌袭来,国家与国家间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高尖端人才的竞争,而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可称为合格的公民,但难以应对当前的时代趋势。培养高尖端人才,为高科技发展服务,迎接国际竞争已经成为选择性精英教育的时代使命。从社会发展现状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既需要那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普通劳动者,也迫切需要那些懂高新尖技术的时代精英,用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先生的话说:“既要卫星上天,又不让马桶漏水。”

(三)选择性精英教育优越于大众化教育

1.选择性精英教育破解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大众化教育在我国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量青年涌入大学校园,导致高校师资力量短缺、公共资源稀释,高等学校已无力应对全体学生精细化、精英化的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更加盛行。这种模具观认为,一个专业或岗位需要的是标准型人才,可以用统一的一套教材、一个体系和一种方法培养出来,把学生看做是容器,只需要把教材当做“原料”进行标准化“浇注”,就能培养出标准人才。这种机械式人才培养方式,直接导致的就是人才培养数量飙升,培养过程粗糙,忽视学生个性,培养质量下降。选择性精英教育有力地弥补了大众化教育的这一不足,力争避免同质化人才的培养。选择性精英教育培养的学生,“虽然来自不同学科,但都是个性鲜明、自主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要求等要为学生发展留下空间,以利于不同基础、兴趣、志向的学生发展。甚至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为部分学生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不同的学生课程修读类型、课程结构比例等都可以不同,鼓励优秀学生充分自主地发展”[4]。实施个性化培养,打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是选择性精英教育的一个重要优势,也是精英成长的重要保障机制。

2.选择性精英教育强化了高校文凭的特殊符号价值

选择性精英教育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了高校文凭的特殊符号价值。王洪才提出高等教育的符号消费理论,认为人们接受的是高等教育这个标签,通过这个标签来说明个体的社会身份。符号消费具有双重价值,分别为特殊符号和一般性符号。特殊符号表明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受教育资格,由高等教育的选拔功能体现出来;一般性符号则是文化身份的代表,是对个体资力的认证。个体的文化身份能否转化为社会身份,不仅依赖于高等教育,还有赖于个体的不懈努力。[5]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文凭的特殊符号价值在逐渐丧失。高校文凭已经从能力和水平的表征,异化为受教育经历的表征,这也与“社会普遍认为高校文凭含金量下降,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丧失”的社会现实相契合。选择性精英教育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的,以个性化培养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方向,最终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文凭含金量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选择性精英教育的受教育人数受限,其强化高校文凭特殊符号价值的作用也有待深化。

从内在逻辑关系而言,选择性精英教育与教育公平的兼容,是其与大众化教育兼容的前提和基础,而它在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更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的优势,又使其能立足于大众化教育的潮头,以展现自身的独特优势。

[1]于林平. 大众化时代精英高等教育的危机与定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

[2]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177.

[3]张丽.我国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探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08:6.

[4]方云等.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选择性精英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高教,2013(4):60.

[5]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个性向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91.

猜你喜欢
大众化精英选择性
它们都是“精英”
选择性听力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