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2015-03-27 11:03窦文烈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窦文烈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民营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1-0012-02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企业的消亡而消亡的企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企业就有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相伴而生,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又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可以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和经营目标,更加关注赢利能力,于是物质领域比精神价值受到了更多重视。一方面,人们总是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一种表面文章,可有可无,与企业盈利无实质关系。另一方面,尽管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是从何入手?交予哪个部门负责?许多企业都是一问三不知。在过去的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党支部,团支部负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也是文化培育的一种。在现在的企业中,文化建设工作似乎都全部落在了所有者身上,很少有企业成立文化建设专业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受到冷落。

2.企业的价值观处于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国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是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许多企业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地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窒息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3.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地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部过程中,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只顾投资者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对普通员工的利益考虑不够,更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是一种渊远流长的精神理念,但在中国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并以国家利益为重。表现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只看重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规划。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运行的各项制度正逐步健全和完善。这时,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按市场规则运行,必须提升企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决不是装修门面,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建设应成为企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

2.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其次,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再次,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企业家要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3.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应根据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企业全体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企业价值观。

4.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进而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不断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5.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着重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创新、超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6.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把提高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文化生活看成是员工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使企业的发展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广揽贤才,善待员工,形成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只有如此,企业才有凝聚力,才有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