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2015-03-27 10:58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导师大学生

崔 钢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63)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2013年、2014年连创新高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即失业是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现实。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还牵扯到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国家、社会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13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然而社会所需求的工作岗位和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工作岗位相差较大,使得毕业生理想和现实落差巨大,从而使毕业生找不到自认为合适自己的工作。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大学生创业不失为解决自身就业和带动他人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

大学生群体大多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或者都会创业成功,因此多种渠道逐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对于高校来说刻不容缓。大学生创业一般分为两种“生存型创业”和“机会行创业”经过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进行的创业基本属于生存型创业,因此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生存型创业进行指导和引导,使得大学生能够创业成功。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课程里面涵盖了创业教育,但只把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一个部分进行讲解。创业教育课程中仅局限于一些创业流程教育,并没有分层次和人群进行进一步推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成功的可能性。在大学中切合实际地进行多方位逐层推进创业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以黄河科技学院逐层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为例对于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分析。

第一步,通过全校广泛、普及性的针对不同层次和方向的学生进行创业基础指导课程讲授,使得各个层次和专业的同学对于创业的内涵与意义、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流程、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制作创业计划书等过程有实质性的认知。使得学生对利用本专业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有所了解。

在开展全校普及性创业教育之前,职业指导中心的职业指导人员根据学校以往创业成功的资料收集整理撰写出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分析整理归纳出不同方向和专业的学生创业规律、特点。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并且结合国家和本省市针对不同方向创业的优惠政策,总结出各个专业创业的大致方法、方向和各种扶持政策。实际课程讲述时根据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创业的特点,适时引用本专业创业成功的例子并针对举例进行详细的创业剖析说明。在课程中适当进行有针对性和侧重性的创业引导,如给机械制造和计算机方向的本科学生讲述创业课程时,就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大家进行技术创业而对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科方面的学生则鼓励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商务方向创业。在课程最后进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中,大学生通过自己或参与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强化创业步骤的认识,增强创业的认知度,使同学们认识到整个创业过程大致分为几个步骤和阶段,在每个阶段创业者主要做什么事情。通过全校广泛的创业教育活动,不但使创业教育深入人心而且可以初步分年级和专业筛选出有创业意向和想法的同学对他们留档备案,以便进一步进行跟踪指导。

第二步,在创业教育结束后,由职业指导老师或班级辅导员推荐有创业意向或创业想法的学生加入学校职业指导中心下属的创业协会、生涯发展协会;或建议其选修有关的创业课程;或参加学校相关单位组织的二课活动。如学校职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的“创业大讲堂”、“校友企业家论坛”、创业沙龙和营销俱乐部实践训练营等活动。创业协会和生涯发展协会会定期举办一些关于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的活动或创业的实践活动,如在校园内定期进行的跳蚤市场;外出为某个品牌进行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对一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其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等。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同学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又让他们认识到市场的风险性、可预测性,增强对市场的敏感性判断等各项技能。定期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和一些营销专家、管理学专家讲授创业历程,企业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让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积累创业所需的各个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能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创业。

对于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或团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规划大赛”和国家的“挑战杯”创业大赛或参与创业协会和生涯协会组织的活动,使得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确定创业项目。职业指导中心在进行创业项目筛查后会根据不同的创业项目分配适合的创业指导人员或有资格的教师进行创业指导。创业导师会指导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针对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分析,确定项目可行后则指导撰写创业规划书,进行创业的初期准备工作。

创业导师在指导创业学生或者团队做好创业规划书后,把创业项目申报职业指导中心,职业指导中心组织校方专家和企业家进行该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给出具体的第三方建议或意见。同时创业导师协调学校和者社会的优势资源对创业学生或创业团队行团队管理、财务和销售方面的专业指导培训,调整其创业心态,增强创业信心,鼓励其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运作模式。

第三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对于确定创业的大学生或团队,由创业协会或该项目的指导教师推荐,职业指导中心批准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园,由创业孵化园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所需通用办公设备,并签署相关协议。

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入住孵化园后,由孵化园统一根据创业项目的行业特征聘请企业导师或成功创业的校友作为第二创业导师,这样两位创业导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对于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存在创业冲动、资金短缺、对于市场判断不准、定位不清、技术、管理和经验不足、盲目投资等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帮扶。例如对于创业初期资金短缺问题校内创业导师就可以利用学校下拨给职业指导中心的专项创业基金,校友、校友会和企业的捐助资金,对此项目有意向的企业或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融资。创业资金可以一次性投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投入。创业资金在投入前即和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约定偿还时间、偿还方式等偿还规则。如是企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基金,则按约定回报或进行撤资。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能够如期按约定归还创业基金或对企业或风险投资基金做出回报,是企业能够良性运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按时归还创业基金或回报投资者这样既能激发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的责任感,又能培养其诚信和感恩意识。这样也有利于创业基金的良性循环利用和学校孵化园的信誉。在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定位不清、判断不准、技术、管理和商业经验不足等问题时,校外创业导师可以利用自己在创建或管理企业时判断、定位市场、资金投入、技术、管理、财务、业务渠道扩展等处理企业生存及发展问题的经验指导帮助创业初期的企业处理类似问题。创业导师在进行实际企业操作性指导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进行心里方面的支持辅导。创业指导方式可以采用现场辅导、网络指导、定期巡诊和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进行指导,以便使大学生创业者或团队顺利度过创业初期走向正规。

创业导师在指导创业初期即给大学生创业者或团队约定指导结束时间。创业导师指导的年限一般和资金退出时间相关联,而创业基金进入与退出时间又与企业生存规律相关联。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成立的前三至五年内失败率较高,因此创业资金的注入与退出的总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创业导师指导和退出的时间年限也通常为三至五年。

第四步,创业孵化园区每年会根据孵化园区中创业企业的发展情况选出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实力和潜力的企业,由园区进一步进行重点帮扶,通过一到两年的重点帮扶使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后经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和孵化园区共同按照入住时签署的协议进行考评,如达到要求则搬离孵化园区,由孵化园区分不同情况推荐进入郑州市科技园区或者高新开发区等科技聚集区,如达不到要求则组织专家和企业一起联合查找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进一步进行孵化推进。

大学生通过创业不但可以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但是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总体推进较晚,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利的环境因素,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发展不仅仅需要高校的支持,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1]张俊,颜吾芟.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6-98.

[2]王本贤.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帮扶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2):55-57.

[3]赵乐发.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08-110.

[4]焦红艳.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2):14-48.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导师大学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