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机理与模式研究

2015-03-27 11:16徐伟康侯军岐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徐伟康 侯军岐

摘 要: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不仅仅是新技术的推广过程,更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必须重视农作物新品种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通过研究农作物新品种技术的扩散机理与新品种扩散的几种常见模式,并针对现行的几种模式提出建议,为新品种的技术扩散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扩散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1-0031-03

引言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一大批优质高产稳产和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出现在种子市场中,既丰富了种子市场,也为农民选择良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新品种推广工作中一些环节未做到位,有明显增产潜力的新品种并不能很快为农民接受、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另一方面,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农作物品种的改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品种改良的角度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仍然为农作物新品种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巨大优势。然而社会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不够全面,加之转基因品种在技术扩散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对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的技术扩散产生阻碍。

本文着重分析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的过程机理,理清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中的主体与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并分析现行的几种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推广模式,尝试在既有模式中找到新的突破点,为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提供借鉴。

一、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机理

(一)技术扩散的一般过程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技术扩散过程分为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不同阶段,技术扩散发生在发明和创新以后。成功的技术创新在给创新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同时,必将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引起其他企业的竞相模仿,导致技术创新扩散和超额利润的消散。技术创新是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的应用或一种新方法的使用。而将技术创新的大面积或大规模的模仿视为技术扩散。

在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中,新品种技术的发明即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研发;技术创新的过程则是农作物新品种的第一次实践性种植,即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新品种技术的扩散过程是农作物新品种技术的大面积、大规模推广,直至新品种带来的技术优势逐渐消散的过程。由此,根据技术扩散的三个过程,我们能够找出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各阶段扩散主体,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修正。

(二)新品种技术发明—技术扩散过程机理

1.新品种研发机理

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主体主要有非营利性的科研院所、半营利性的高等院校、营利性的农业企业三个。

新品种研发的科研院所,如农业研究院、作物培育中心等,一般由国家设置,政府出资支持,为发展农业提供良种保障,科研机构的研发方向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与农业发展方向的要求,受本级农业主管机构的领导。一般来讲,公立科研院所的新品种研发可靠性高,资金充裕,技术力量雄厚,新品种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但研发进程缓慢,研发效率相对较低,受政策的影响明显。

半营利性的高等院校对于新品种的研发一般由院校下设的农学院来承担,高等院校的农业研究机构对于新品种的研发一方面受国家、院校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研发成果的商业价值影响。高等院校的新品种研发具有研发资金不稳定,受研发项目与院校政策影响较大的特点,但具有新品种研发机构的高等院校,一般都具有完善的技术力量与配套设备,研发效率也相对较高,新品种的市场投入也比较迅速。

营利性的农业企业一般由下设的企业研发中心来执行研发新品种的任务,也有专门的种子企业只从事新品种的研发与销售业务。由于企业的营利性特点,企业进行的新品种研发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农作物的市场表现与新品种的应用前景是最大的两个影响因素。此外,国家给予的政策性补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农业企业的企业主体地位也导致了一般的农业企业新品种研发具有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资金支持不稳定、受市场影响大等缺点,但是企业的主体地位也决定了农业企业在研发作物新品种时具有最高的研发效率与高资源利用率的特点。

2.新品种技术创新机理

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创新是指作物新品种的第一次应用,即进入实践种植过程中,作物新品种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是大农场主、承包户、普通农户。

大农场主与承包户类似,两个都是具有大面积可种植土地的技术创新过程主体。虽然作物新品种已经在研发期间经过多次种植试验,但是作为农场主与承包户的第一次采用新品种种植,为避免承担新品种的种植风险,种植面积一般来说都相对较小。两者一般都采取试验的心理进行种植,以验证新品种是否是良种,是否比原有品种更加具有经济效益。相对的,大农场主与土地承包户对新品种的接受度也很迅速,一旦证实是高产高效的作物新品种,其推广速度也具有高效率,会迅速展开新品种的种植。

普通农户一般具有有限的作物种植土地,对作物新品种的反应也比较缓慢,对于新品种的第一次应用也往往发生在大农场主与大承包户的种植以后。对于普通农户,作物新品种对于作物的经济效益提升性往往没有大农场主显著,新品种的第一次实际种植往往是由于新品种的推广宣传与实际种植成果的直接展现,语言传播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普通农户对于新品种的接受也不需要经过种植试验,而是直接在换季种植时采用新品种。从众行为是普通农户的直接表现。

3.新品种扩散机理

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的过程主要是将新品种技术大面积、大规模推广的过程,新品种技术扩散的主体一般有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合作组织。

各级农业部门的新品种推广是政府对农业支持政策的体现。各级农业部门至各级种子站,都有负责推广国家选育的良种的责任。由政府支持的各级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研发的农作物新品种,在选育、试验成熟后,由各级政府农业部门负责向大承包户、普通农户推广。各级农业部门一般具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实施新品种的推广,通过采取政策宣传、低价引导等策略来完成新技术的扩散过程,但是也往往存在推广效率低下、推广措施接受度不高以及脱离生产实际等缺点。

农业企业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一般是企业自身研究机构研制的或者企业代理的作物新品种,由于新品种的推广成本与效益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农业企业的新品种推广一般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但受制于企业的规模与推广投入,企业对于新品种的推广一般不会大规模长时间的持续下去,一种新品种打不开市场,往往会被放弃。而且,企业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也存在虚假宣传、新品种质量可靠性低等缺点。

农民合作组织对于新品种的推广往往是由组织特性决定的。农民合作组织是一个互助合作组织,组织靠个体实现整体利益,因此组织对于每个种植个体的种植效果都保持关注。对于新品种的接受程度也较高,一旦经过实际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产生良好的种植效果,组织便会迅速推广这种农作物新品种,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利益。但是,农民合作组织对于作物新品种的反应往往比较迟缓。

二、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模式

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并不是由单一单位来实现的,而是经由多方面合作来完成的。在实际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技术扩散模式:

(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企业”模式

科研机构主要是单一的企业性质的新品种研发单位与高等院校的作物新品种研发中心,有时也包括公立科研院所。这些科研机构通过事先与农业企业签订新品种研发协议或者在取得新品种研发成果后出让作物新品种专利技术的方式与农业企业合作,来实现作物新品种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过程。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农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要承担配合推广的角色。这种模式下,推广的作物新品种一般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新品种,与原有品种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或者是能够产生有效的经济效益,品种的推广主要靠技术优势来实现,企业的宣传推广行为起辅助作用。由于经济效益的因素,这种模式的技术扩散效率较高,技术扩散的效果也较好。

(二)“科研院所+政府推广”模式

政府推广系统进行的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主要由政府设立的各种单位来完成。新品种技术的研发由公立科研院所完成,技术创新由政府补贴的大农场来实现,技术扩散依靠各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与各级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农民合作组织来进行。一般来说,由政府主导的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过程具有充足的财力物力保障,作物新品种的品种质量也有可靠保证,但作物新品种的品种优势往往不明显,许多新品种的推广着重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扩大作物生长范围,并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多是政策性引导的结果。这种模式下,虽然农作物新品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有充足的技术扩散实力,但往往扩散的效率并不高,农民的新品种换代积极性也不能有效调动,新品种的技术扩散过程较慢。

(三)农业企业的“育繁销”一体化模式

这种模式下,整个农业新品种的技术扩散过程由单一农业企业来完成。通过企业下设的新品种研发中心来进行作物新品种的研发、选育,企业自有的种植土地或者与企业有合同关系的、企业自己联系的农场主、农业合作组织或农户来完成新品种的技术创新过程,企业自身的宣传推广机构负责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过程。在这种模式中,各种农业合作组织也承担了重要角色,农业企业通过与农业合作组织建立联系,依靠农业合作组织来进行作物新品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由于企业自负盈亏的营利性特性,企业自身负责新品种扩散的整个过程往往具有最高的扩散效率,新品种一旦有切实的经济技术优势,一般能够迅速推广开来,推广成本不会很高,经济回收周期也较快。但是,相应的,如果新研发的作物新品种没有迅速打开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力,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也不会继续下去,技术创新成果往往不能有效的扩散。

三、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的建议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充分条件,外部性是公共物品的必要条件。因此,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扩散的公共物品属性是中国在农业新品种推广活动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技术属性是影响农户新品种技术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新品种技术的种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显著改善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切实的证明作物新品种的经济技术优势属性有利于提高某一类农作物新品种技术的采用率。

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扩散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机构不仅仅应该重视公共性的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对于研发新品种技术的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对于采用新品种的农业合作组织、农户都应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减少新品种推广的经济风险是提高新品种技术扩散效率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沛,叶晓玲.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8):374-382.

[2] 闫振宇.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5.

[3] 康玉凡,濮绍京.种子企业品种研发及其管理[J].长江蔬菜,2008,(9):53-56.

[4] 陈志兴,杜迅雷.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种业经验推进中国种业发展[J].种子,2004,(3):66-67.

[5] 刘发万,周立端,等.云南省辣椒品种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J].长江蔬菜,2007,(3):34-36.

[6] 耿三省,陈斌,等.中国椒类品种研发面临国外种子公司激烈竞争的态势及对策[J].辣椒杂志,2004,(2):37-39.

[7] 庞胜群,王祯丽,等.对新疆加工番茄新品种研发的思考[J].长江蔬菜,2005,(6):53-54.

[8] 海外资讯.拜耳公司携手生物公司研发大豆新品种[J].农化新世纪,2008,(3):43.

[9] 康玉凡.种子经营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李国芳,赵邦宏,陈华伟.品种权的无形资产属性简析[J].财会月刊,2008,(6):18-19.

Abstract:The technology diffusion of New varieties of crops is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new technologies,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elating to peoples livelihood.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problems of new varieties of crop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solve them effectively.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 on diffusion mechanism of new varieties of crops and several common mode of diffusion of new varieties,and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urrent model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echnology diffusion of new varieties.

Key words:new varieties of crops;technology diffusion;mode of diffusion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