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特色产业

2015-03-27 11:21王雨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链竞争力

王雨

摘 要:中药产业是中国的民族瑰宝,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国素有“中药王国”之称,长期以来,世界上有近13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中药原材料和成药。中药产业作为蕲春县的特色产业,在蕲春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将“李时珍”无形资产的价值发挥出来,让蕲春县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突破发展的瓶颈从而继续快速增长,进而带动蕲春县的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蕲春县特色产业——中药产业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药产业;产业链;竞争力;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1-0044-02

中国从1995年起,至1997年先后正式批准了17家中药材交易市场,湖北省蕲春县蕲州药材交易市场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直到现在,由于蕲春县中药产业链条的单一导致中药材交易市场却没有发展壮大起来。与之同样拥有着悠久中药文化的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安国市,同为国家正式批准的17家中药材交易市场,却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安徽省亳州市的中药产业的特点

安徽省亳州市是华佗的故乡,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00万亩,中药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了100万人,其中药饮片的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饮片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日上市的品种达2 600多种,年交易额达200亿以上,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价格形成中心。蕲春县的中药产业的龙头企业李时珍医药集团每年的大部分药材都需要去亳州市药材交易市场采购,可见蕲春县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与之的差距之大。那么亳州市的中药产业规模为何能发展如此之大呢?经总结,可以将亳州市的中药产业的特点归结为如下两点:

(一)具有本地一体化完整性的特点

本地一体化完整性,是指产业集群中包含了某种产品的产业链中各个阶段的企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不依赖或者较少地依赖外部资源,从而完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只需要基于当地的采购和协作。亳州市的原材料供给、加工、销售、配送、信息流通以及专业劳动力市场、专业研究机构的发展为亳州市中药产业的即时采购、加工、销售和配送提供了条件,从而使得亳州市中药产业中的各个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更快地了解市场的动态。

(二)具有以单链为基础的多核性的特点

在亳州的中药产业链中,存在着亳州市永刚饮片厂、安徽华佗国药等本地核心企业以及康美药业、北京同仁堂等大型的进驻企业。每个核心企业能够在各自的产业链中带动着其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同时不同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能带来整个中药产业的进步。

亳州市的产业结构的上述特点使得整个中药产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相互流动,这种流动使中药产业中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资金运转流畅、信息流通加快、抗风险能力提高。

二、河北省安国市的中药产业的特点

安国药市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在中国华北地区久负盛名,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著名的药材集散中心。1994年建成的东方药城经营的中药材品种达2 000多种,日客流量2.5万人之多,其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辐射了欧美、澳洲、东南亚、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安国中药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样也得益于其包含有药材种植、药材加工、药材贸易、中药制药的产业链。安国中药产业中通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有27家,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6家,中药材提取企业1家。制药企业有4家,生产剂型10多种,生产中药500多种。正是由于存在着众多的中药生产加工企业,增加了对中药材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安国市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同时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许多相似的企业通过竞争和协作共同促进了安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中药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安国市中药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三、蕲春县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蕲春县的中药产业包括有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和中药商业。其中中药农业规模小、效益低,中药工业对中药农业的带动作用小。虽然蕲春县的中药产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多年以来中药产业的产值在蕲春县的GDP中还是占有较大的比重。蕲春县的中药产业的企业只有一家,就是李时珍医药集团,它同时包含着中药工业和中药商业,因此李时珍医药集团的年收入就代表了蕲春县中药产业的年产值。李时珍医药集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年收入分别为8.1亿元、9.8亿元、11.8亿元,平均占到了蕲春县相应年份GDP的10%左右。但是2012年和2013年开始李时珍医药集团的年收入就开始下滑到了6.4亿元左右,只占到了蕲春县相应年份GDP的5%左右。数据表明蕲春县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与同为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的亳州和安国相比,蕲春县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年交易额仅5.5亿元。中药产业链条简单、单一,链条中仅有李时珍医药集团一家企业。其对中药材的种植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李时珍医药集团生产加工的原材料除少部分来自于小规模、分散的种植户,大部分需要去其他药材交易市场采购。而且在蕲春县的中药产业中饮片生产企业一家都没有,这使得蕲春县的中药材资源完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中药产业链中相关企业的稀少导致蕲春县中药产业无法充分利用蕲春县的中药资源以及宝贵的“李时珍”无形资产,无法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来提高蕲春县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链的单一就成为了蕲春县中药产业继续发展的瓶颈。

四、总结

借鉴亳州市和安国市中药产业发展的经验,蕲春县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宣传李时珍医药文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蕲春,形成中药产业集群。只有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才能降低相关企业运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中药产业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条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成武,刘守金,俞年军.六安市中药资源分析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6):32-35.

[2] 李莹.亳州市中药集群供应链功能效应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3,(4):54-56.

[3] 刘奇中.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安徽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

[4] 李磊,赵丹丹.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8):298-300.

[5] 郝世绵.亳州中药材企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及治理[J].北方经贸,2006,(10):124-126.

[6] 李明浑.中药标准化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的必要性[J].北京医药产业资讯导报,2005,(1).

[7] 刘亚明,杨波.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探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产业链竞争力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产业链春之奏鸣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日本竞争力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