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修辞史研究的一部力作——段曹林《唐诗修辞论》简评

2015-03-28 08:25方子剑张春泉
关键词:修辞唐诗理论

方子剑 张春泉

(1湖北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唐诗修辞史研究的一部力作——段曹林《唐诗修辞论》简评

方子剑1张春泉2

(1湖北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段曹林教授的《唐诗修辞论》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上都有一定特色,该著以修辞学为入口,以语言学为线索,综合多学科知识和视角,总结了唐诗修辞的特点和规律,对实际教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唐诗修辞论》;修辞;唐诗;方法;理论

[收稿日期]2015-09-30

[作者简介]方子剑(1991—),男,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汉语修辞学。

[通讯作者]张春泉(1974—),男,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修辞学、语用学。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5.06.012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62(2015)06-0062-02

[Abstract]On the Rhetoric of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by Professor Duan Caolin has innovation in research framework,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e work studies Tang Poetry's rhetor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It integrates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s and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 of Tang Poetry's rhetoric, which is of reference value in the study of Tang Poetry's language art and teaching of Tang Poetry.

An Outstanding Work on the Research of Rhetoric History of Tang Poetry——A Review of Duan Caolin's ‘On the Rhetoric of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FANGZijian1ZHANGChunquan2

(1College of Liberal Arts,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0;

2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Key words]OntheRhetoricofPoetryintheTangDynasty;rhetoric; Tang Poetry; method; theory

传统的唐诗修辞研究多散见于诗话、词话、文论等,多是学者对诗歌及诗人的评析鉴赏,内容涉及广泛,评赏精辟,材料丰富。现代的唐诗修辞研究则从追求广度转变为挖掘深度,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切入。段曹林教授的新著《唐诗修辞论》[1](全书248 000字)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这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的特色。

首先,该著的研究框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作者始终立足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的著名论断:“修辞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习惯及体裁形式的遗产,就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修辞所须适合的是题旨和情境”[2]。该论断包含了语言使用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整序列,即交际双方从语言本体出发,在题旨和情景的制约下组词成句、谋篇布局,最后通过交际双方的反馈对交际效果进行评价,总结语言使用风格,分析审美效应,而修辞方法的运用贯穿此过程。该著的章节编排严格遵循上述序列,前三章从语言本体出发,详细论述了唐诗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的修辞特点和规律;第四章综合语言内部的各个部件,分析在句和超句(篇章)层面各类修辞方法的独用及合用规律;第五章作者通过对唐诗风格的梳理和总结,使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们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能和修辞方法的匠心独运。因此,作者既有在微观层面的调和音律、选配词语、锻炼句式,也有在宏观层面的谋篇布局、凝练风格,从微观到宏观,结构框架清晰。

其次,该著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首要方法便是修辞分析法。作者一方面依托文本材料,即大量名诗佳作,介绍唐诗中各类修辞方法的使用情况,总结出各类修辞现象和修辞方法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作者从修辞方法入手,剖析各类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运用中是如何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的。如此正反相会、表里相合才能达到研究效果,否则便是简单的描写,而无深刻的解释。比较法也是作者常用之法,几乎贯穿全书,特别是近体诗和古体诗在修辞方法运用上是有各自特点的,作者从首章至末章都十分注意二者的比较,特别是在语法修辞层面,作者详细比较了连贯句、紧缩句、本位句这三类基本句式在近体诗和古体诗中的分布差异。此外,还有律诗和绝句的比较、齐言诗和杂言诗的比较、唐诗和汉乐府及魏晋南北朝时代诗歌的比较。唐诗数量众多、浩如烟海,并不是每一首的修辞造诣都那么高。而本著的理论阐述和文本材料十分契合,没有太多争议之处,也是得力于作者善于运用典型分析法,于茫茫诗海中大浪淘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结论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作者还将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将不同修辞方法分列于组合轴和聚合轴之上,分析了语言基本规则对具体修辞方法的制约作用,充分体现了人类进行修辞活动时的共性。而第三章论及唐诗的语法修辞,重点在虚词、句法省略和句法倒装,充分体现了运用汉语进行修辞活动时的个性,即更加注重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的运用。此外,作者也注重共时和历时相结合之法,在对唐诗修辞现象和规律进行共时分析的同时,也注意梳理唐诗修辞的演变轨迹,两个层面相结合。该著的研究充实、严谨,正是得力于段曹林教授对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

最后,该著的理论基础夯实,学科知识交叉特色鲜明。最明显的便是对修辞学知识与语言学其他子学科,如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的交叉运用。作者在第一章从音质、音强、音高、音长这些现代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比较不同修辞方法所体现出来的音乐效果,具体到单个音节,将其拆分出声、韵、调三部分,分析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在诗篇中的组配规则,凸显押韵在唐诗中所发挥的前后呼应、整体协调、表达意境、声情并茂的独特作用,而平仄调配更能凸显汉语这种声调语言能够利用声调营造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之效果。由音节内部扩展到音节之间的组配甚至音节组,作者利用了较为系统的语音学和音韵学知识为不同修辞艺术阐释了理论根据。作者在第二章开头就引述了利奇《语义学》中对理性意义和各类附加意义的区分,因为所要分析的字词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处在诗篇之中,有上下文语境和时代背景的限制,还有读者在欣赏时的联想作用,这些理性意义之外的因素正是诗人大作文章之处,也是修辞方法发挥之处。作者正是顺着此理论脉络对各类意义的组配进行分析,还进一步区分了同义、反义、类义及上下义关系。词法修辞的虚词选择和句法修辞的倒装则从语言理论的语法手段入手,凸显语序和虚词这两种语法手段在汉语修辞中的作用,特别是对虚词的分析,将语法形式和语义功能相结合,形式的多变和功能的变异共同催生语法修辞艺术。而对句式的分析,作者虽然综合了语法学上严格区分的句式、句型和句类,但是其重心还是放在对连贯句、本位句、紧缩句及特殊句式的分析之上,而对句法学上的句型和句类提及甚少。另外,作者还从美学、风格学、诗学等多学科入手探讨了相关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段曹林.唐诗修辞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0.

(责任编辑龚勤)

猜你喜欢
修辞唐诗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唐诗写柳之妙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唐诗赏读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