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

2015-04-10 17:27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隐性大学生教育

李 荔

盐城师范学院宣传部,江苏盐城,224002

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

李 荔

盐城师范学院宣传部,江苏盐城,224002

分析了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提出在依靠显性教育强大力量的同时,还有必要采取隐性教育的有效措施,通过转换话语表达、拓展舆论阵地、营造文化氛围、强化实践活动等隐性教育路径,促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从而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主流意识形态;隐性教育;认同;内化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与传播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关系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着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未来。长期以来,学界从多角度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展开了讨论:有研究分析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论述了应如何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问题[1];有研究指出意识形态教育应贯穿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中[2];有研究剖析了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产生的影响[3]。本文着重探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运用隐性教育的路径。

1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基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立体化等特点的思考,隐性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系统反映社会主导方向、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体系,集中体现着特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尺度和精神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和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应将意识形态工作自觉置于当今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之中,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掌握新特点,将党和国家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精神及时融入教育内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把教育目的与意向隐含于载体之中,把视野从通常的教育内部环境拓展到人的全面丰富的社会联系之中,着眼在日常环境中施加教育影响[4],引导学生直接体验或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5]。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来讲,广大青年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认同感。然而,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仍以显性教育为主,目的明确,组织性强,偏重于说教式的宣传和灌输,课堂教学存在着教材更新较慢、理论内容偏多、联系实际较少等局限。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往往是在考试制度下被动习得。以理论话语和政治口号作为工作语言,停留在浅层认知层面的教育是难以令学生自觉形成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的,甚至可能会引发其逆反心理,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不利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符号,而更应生动鲜活地存在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之中,在筑牢课堂主渠道,依靠显性教育的强大力量的同时,还有必要采取隐性教育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自觉认同、内化,做到“润物细无声”。

2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路径

2.1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着力转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如何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真正起到“春风化雨”、“入脑入心”的效果?转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形成更合理、更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体系是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转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是为了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形成良性互动,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精神信仰、价值规范为师生所自觉认同并积极践行。

从“严肃高冷”到“活泼亲和”: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生硬刻板,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文件到文件,严肃有余,亲和不足,易令学生反感,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理论宝藏缺乏通向学生心灵的钥匙,因此我们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去阐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枯燥,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

从“一元表达”到“平等交流”: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多元思潮碰撞,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和自主意识较强,但阅历尚浅、涉世未深,易受消极思想的影响、被表面现象迷惑,在如此情况下,如果教育者仅仅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缺乏与学生的深入沟通,那么学生就易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倾听学生的心声,解答他们的疑惑,加强正面引导和交流对话,提高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从“被动教化”到“自觉内化”:“符合民众诉求的国家意识形态会促进公民政治知识的获得和对政治的判断和评价,反之则会消解公民政治知识的获得和对政治的判断和评价”[6]。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应围绕学生实际需求,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这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关键;要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在唱响意识形态主旋律的同时表达学生想表达的话,解决学生所困扰的难事,在满足学生合理诉求过程中变被动教化为自觉内化,促进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2.2 运用网络媒体,积极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舆论阵地

“新媒体发展的技术趋势,是与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的深度融合”[7],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自由讨论、传播信息、发表观点,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话语垄断,依靠组织权威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传统优势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从未停止过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指出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目标就是西方价值观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8],网络新媒体已成为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对此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新媒体技术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要占领网络舆论宣传制高点:紧跟新媒体技术发展步伐,建设并维护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不断开辟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平台;建设红色专题教育网站,制作发布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视频资料;编排栏目内容紧扣当下热点话题及学习生活实际,将理论性、思想性与趣味性、互动性融合,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包裹和浸润。

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发展出一支以专职工作人员为主,学生舆情信息员为辅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成员须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同时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能掌握网络语言,把握舆情态势、引导网络舆论。校园网络使用实行实名制,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加强网络舆情管控,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滋生传播;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要及时分析研判并加以引导,营造干净清朗、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2.3 繁荣校园文化,持续营造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精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结合高校传统特色,凝炼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校园精神和校风校训,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起到凝聚、激励、导向作用;编印学校文化手册,把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使之成为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的正能量。

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校园环境、景观设置、建筑布局的设计、建造、命名应有统一的遵循,符合学校形象,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本质要求;建设校史馆等文化展馆,丰富展示内容,优化展示方式,使之成为人们接受文化濡染的重要场所;贴合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制作校园文化产品,如文化宣传片、学校纪念品等,通过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

行为文化建设方面: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举办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青春行”“遵章守纪·修身立德”等主题活动,通过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形式,寓教于乐,充分体现文化育人的功能;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建设,组建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大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制度文化建设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的共同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将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落实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因素,并在师生日常生活中得到强化。

2.4 注重行为养成,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是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形成成熟的政治人格的过程。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广泛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锻炼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走进社会、了解民生、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同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

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渠道,积极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并保持基地建设的系统性、稳定性、连续性,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基地与教学科研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勤工助学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一体化的道路[9],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促进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指导老师应以专业教师及辅导员为主,有效实施组织管理,提供支持保障,并指导大学生开展科学深入的调研活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顺利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需求,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帮助学生遴选出有益的社会实践项目,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

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社会实践项目从立项、实施、成果总结等方面进行公开评审;制定合理的资助和激励政策,给予遴选出的优秀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制定明确的可操作的以定量评估为主的标准,作为社会实践项目资助和评奖的依据,引导学生认真规划实践项目,挖掘调研深度,强化实践成效,鼓励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坚定信念,不断增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感。

3 结 语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既是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又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要被学生自觉接受,必须得到他们的理解、信任和认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变化发展的时空境遇,不断深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在筑牢显性教育基础的同时,从转换话语表达、拓展舆论阵地、营造文化氛围、强化实践活动等方面努力拓展隐性教育的内容和路径,从而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王建南.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复杂性和主动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53-56

[2]李德芳,何宏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第三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层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40-143

[3]张一,罗理章.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术探索,2012(12):157-159

[4]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2008(2):85-88

[5]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37-42

[6]邓景,唐韬.试论网络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93-95

[7]沈逸.新媒体环境中 主流意识形态需“再编码”[N].文汇报,2013-9-2(2)

[8]逯海军,杨志强.网络文化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战略地位[J].中国信息安全,2014(6):33-37

[9]于晓萍,刘素红,朱以财.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85-88

(责任编辑:刘小阳)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8.034

2015-01-2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典型宣教经验与模式研究”(14MLB002);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14YCKW019)。

李荔(1983-),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教管理。

G641

A

1673-2006(2015)08-0119-03

猜你喜欢
隐性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