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的演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思考

2015-04-16 16:14□张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

□张 琴

一、引言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等。它“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①文化影响力是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方面形成的客观影响的总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国家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个国家世界话语权的软实力。

在全球文明史上,中华文化曾经彰显过巨大的影响力。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学艺术、丝绸陶瓷、文字礼仪对欧亚大陆特别是东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而西方人广泛地了解中国却是从《马可·波罗游记》开始的,人们通过书中元朝辉煌文化与绚烂图景的夸张描述,对东方文化产生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几百年来,马可·波罗的著作和故事被不同国家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从音乐舞蹈到电影电视,从东方阐释到西方视角,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态度。1982年中意合作的电视电影在欧美国家引起轰动,此片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恢宏气势,较好地还原了我国元代历史风貌,在编创和表演上充分尊重历史,制作极其精良,赢得了当年艾美奖最佳电视剧奖,在西方世界再次引发中国热。2007年美国再次创作同名电影,但是因其制作粗糙,歪曲历史而反响平平。2014年底,美国Netflix公司使用大量中国元素和华人影星,斥巨资打造了电视剧《马可·波罗》,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电视剧将武打性爱、宫廷斗争和战争场面粗暴地糅杂在一起,迎合美国人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追求,歪曲地描述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受到普遍批评。从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夸大地描述元代中国的繁荣与绚烂,到近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用不同的手法和视角,对马可·波罗描述下的中国文化进行不同的演绎,展示了完全不同的中国形象,其形成的文化影响力完全取决于“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开始复苏并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传播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相较于经济政治等硬实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如何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已经引起各界关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刘蓓(2013)[1]、谭琣(2013)[2]等研究者通过对外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形象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视角审视我国的文化认知和认同。张怡宇(2006)[3]、于海斌(2008)[4]等从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吴秀明、方爱武(2010)[5]、刘希敏(2013)等[6]从中国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指出,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人们对于异质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借助中国元素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西方文化产品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曲解和误读有其复杂的政治背景、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地域心理,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文化主动传播的缺失和不力。Marie(子涵2013)对法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进行了实证研究,97%的受访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但是72%的学生对中国政府持不认同态度,47%的学生对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和礼仪文化表示不理解。而这些负面印象源于65%的学生通过视频和媒体了解中国,所以媒体的误导是造成文化认知误差的主要原因。[7]由此可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需要良好的渠道环境和易于接受的内容方法。

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现状审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出版教育等行业的对外贸易不断加大。政府主动推进文化交流,目前已在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85万人,②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从2014年GlobeScan公司进行的全球国家影响力调查结果来看,中国2014年全球影响力正面评价为35%,负面评价为49%。③这与中国的自我评价形成极大的反差,值得深思,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任重而道远。

全球化的冲击使文化环境变得复杂而多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冲突加剧,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决定了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西方国家出口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同时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和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本土性和传统性。二是文化全球化加快,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的媒介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异质文化在全球化的外表下裹挟着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和替代。三是文化主体性危机,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受到强烈挑战。当代中国的文化出现了离散、断裂的现象,文化的冲突使人们产生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困惑,表现出文化的不自信和无根感。

文化影响力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众多,中国科学院2009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 将文化环境、文化市场、文化资源三个指标作为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标准。[8]关世杰(2015)等学者认为文化国际影响力受传播渠道、受众和语境等因素影响[9]。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资源开发混乱、文化市场缺乏活力、文化传播障碍重重等问题阻碍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扩展。

(一)文化资源开发混乱

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10]我国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和利用却呈现出混乱局面。国家级的文化资源普查仅停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制定上,对于文化资源的分类、保护、开发尚缺乏整体的规划。一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整体性。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由地方政府来实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资源开发注重地域性和利益性,忽视整体性和共享性。近年来争抢资源和毁坏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国家缺乏整体规划、制度监管和政策指导。二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长远性。过分地关注经济利益和城市形象,忽视了资源的科学保护和长远发展,忽视文化资源生成的环境,将其与生存的土壤割裂开来,造成文化的变异和断裂。三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新性。我国文化产品存在趋同化现象,地域差异性体现不足,品种和内容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四是文化资源开发缺乏全球视野。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本土化和全球性的关系时指出,“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边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11]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华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开发者很难形成提炼中化文化精髓的自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增强国际影响力也就失去作用。

(二)文化市场缺乏活力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2013年,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74.1亿美元,文化服务进出口95.6亿美元。④但是文化产业进出口额占比还很小,文化市场依旧活力不足,存在结构性和管理上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市场管理的无序化。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企业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的疏离。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失调,管理无序带来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降低,很难形成市场的良性发展。其次是文化产品的同质化。对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进行物化和内化是文化产品设计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缺乏文化特色和内涵,缺乏稳定的市场和受众,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三是市场进入的盲目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企业“走出去”就必须深入了解这种差异,并在规则范围内维护自身权益和保护自身安全。中国的文化企业最先“走出去”的是电影行业,由于对于国际市场的运营和推广研究不够,至今海外票房表现不佳。很多教育培训产业在海外上市,但都受到了国外做空机构的攻击,只有为数不多的机构运用国际市场的规则生存下来。[12]由此可见,要出海必须先熟悉航道,摸清水情。

(三)文化传播充满障碍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在不同社会、地域、种族之间扩散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传播一直受到西方世界的质疑、曲解和诋毁,究其根本,西方国家的敌视和防范是重要的原因,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语言障碍。跨文化的传播,最基础的条件是语言,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Marie(子涵2013)对法国学生的调查中,75%的学生选择母语资料去了解中国,选择英语和汉语的仅为29%和22%。由此可知,语言的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文化的认知。二是传播路径单一。我国的文化传播目前主要通过文化贸易和政府间的交流来实现,而学术机构、文艺团体等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也通常是由政府统管,路径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三是传播手段有限。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因此常常会受到怀疑、限制和抵制。而我国民间机构的文化传播尚缺乏足够的活力和途径,传播的手段具有局限性。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通过网络等新型媒介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空间还很大。

三、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现状归因

文化认同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无法通过外界的规定而产生发展,它的动态性、互动性、本土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

(一)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

目前我国的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思路,一是传播规划缺乏整体布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以支持。⑤但是,规划尚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和行业实施细则。二是文化产品缺乏整体设计,优秀的文化产品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是国家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同时又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和互动,形成心理认同。从目前我国电视电影、艺术演出等产品来看,能够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不多,能被海外受众正确理解和认同的更少。由此可见,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的整体设计、中国精神的准确提炼、价值观的科学植入都需要深入的研究。三是传播途径缺乏整体关照。我国文化发展的二元化格局决定了产业“走出去”由市场来决定,而其他文化交流由政府调派,两者之间缺乏整体的关照,无法形成整体的合力。

(二)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性

文化认同是指体会认识、赞同接受他人或团体的思想、行为、观念等,从而获得、保持和创新自我人格和自身文化的心理过程,人们对文化尤其是异质文化的认同会随着社会变迁和自我成长而改变。多年来,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缺乏对受众的关注,文化产品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首先表现在产品忽视文化差异,肤浅地强调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忽视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缺乏普适性和时代性,受众很难理解和接受。其次,产品忽视认同基础,不能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求。产品如果不能从人们易于认识和理解的角度进行诠释,或者从人们缺乏而不能满足的文化感知进行补充,就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第三,营销缺乏有效手段。我国的文化产品多由政府组织开发和创作,带有较强的官方色彩和计划经济模式,营销手段缺乏灵活性。著名歌剧《图兰朵》用西方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中国公主的故事,不仅吸引了西方观众,也让东方观众产生共鸣。由此可见,文化产品在进行营销推广时,只有尊重认同主体的认知习惯和审美标准,才能提高认同的质量和程度。

(三)文化交流缺乏互动性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人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存在差异,需要人们在和而不同中寻找契合点和共同点,增进交流与互动。我国的文化交流存在着互动性不够的现实,首先是交流对话不够,对文化传播环境的研究不够。2014年孔子学院发生的信任危机给我们以警示,熟悉和了解文化传播的环境,在法律范畴内有效地开展交流互动活动,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其次是文化传播受众不广,目前我国在西方的文化贸易和文化服务的对象依旧以海外华人及其密切相关群体为主体。中华文化进入主流社会的难度还很大,其原因除了文化的冲突,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西方主流社会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环境缺乏了解。第三是文化交流经验不足。不同语境下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多元的,刚刚走出国门的文化企业和团体,还缺乏足够的交流经验,传统的灌输式交流很难形成最终的文化认同。

(四)文化载体忽视本土性

通常情况下,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不能强加于人。异质文化的传入要通过接触、感受、思考和评价后才可能被接收和融合,而本土化能加快人们对异质文化的认同。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的研究,善于从异质文化中提取认同度高的元素,注入其核心价值观,采用本土化的策略和借船出海的方法,打造本土文化产品,将本土文化以现代化的包装输送到全球。在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中,艺术家们引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作为载体,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精神等注入其中,制作出精美的动画片,成功地占领中国市场,在得到文化认同的同时获取高额的利润。我国文化传播的本土化研究刚刚起步,而企业又缺乏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担当,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产品的民族性和精神内核。因此,学会用他人的习惯和思维讲中国故事,将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点。

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根本在于适应文化全球化的变化,破除隔阂与偏见,形成文化的认同。因此,要着力改革完善现有的文化体制和传播机制,调动企业和社会机构的主动性,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培养国际化的文化人才,才能实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长远发展。

(一)厘清政府文化管理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的作用在文化资源配置中不断强化。但文化既有经济属性,同时又具有意识形态性。[13]统筹兼顾两者的关系,是文化制度调整的核心。随着中化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文化管理部门将逐步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操作到监管的职能转变。厘清政府的职能,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文化管理部门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长远规划、政策指导、市场监管等宏观管理上。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要注重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注重西方文化的研究,制定传播的整体规划,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及民间团体的指导和监管,并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二要逐步简政放权,激发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在市场的调节和政策的指导下,以推广中华文化为己任,开展交流与贸易活动。三要树立中国形象。政府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表现代表着国家的主张和形象,政府在处理国际争端和国家事务时坚持的原则和标准,体现着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国际影响力最高层次的反映。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是政府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任务。

(二)发挥民间组织传播力量

文化传播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容易引发冲突和抵制。传播主体的敏感性决定了企业和民间组织在传播中更具有身份的优势。2014年,由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科恩执导,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派拉蒙公司合作拍摄的《马可·波罗》开始筹拍,这是中国企业运用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力量打造文化产品的一次尝试。发挥这些企业和团体的优势,将极大地丰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和途径。首先政府要加大支持和投入,鼓励和调动企业和团体的积极性,给予强大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帮助其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的双赢。二要加强监管和指导,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优秀产品匮乏、市场运作乏力、传播渠道单一的现象,依靠企业和民间组织自身力量,很难改变现状,政府部门要发挥其监督和管理的职能,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全程的支持和保护,形成海外传播的合力。三要建立品牌和基地。借鉴国外知名企业和民间团体的成功经验,逐渐树立中国文化的品牌,建立海外传播基地,更好地实现文化的本土化传播。

(三)拓宽学术机构研究领域

发挥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作用,不断拓宽文化的研究领域,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决策依据。首先要加强文化传播的研究,要加强对西方的文化传播模式、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了解西方受众的文化需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加强异质文化的研究,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研究其历史背景、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吸取其精华,为文化的本土化传播提供政指导。三是加强产品文化的研究,既要加强对文化产品的研发,也要加强对其他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研究。中华文化的含蓄内敛和博大精深,使其传播难度很大,西方受众很难理解其精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开始关注这个问题。2015年,由中国艺术界合力打造的芭蕾舞剧《马可·波罗》将踏着马可·波罗的足迹开始世界巡演。舞剧采用芭蕾这种世界艺术的形式,融入书法、中医、活字印刷等中国符号,通过讲述马可·波罗的故事来体现真诚善良、和平友爱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用西方的视角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创造西方人易于接受的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这种尝试值得推广。同时,要加强出口商品的文化附加值的研究。世界优秀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论是苹果手机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是Nike公司 “想到就做”的文化,[14]在影响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四是加速文化智库的建设。世界各国的智库在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由专家组成的公共研究机构,为政府提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2015年初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智库的建设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文化智库的建设将为我国的文化传播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的研究成果。

(四)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在文化影响力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既是传播的媒介、文化的载体,又是传播的实施者。提高人的素质,是增强文化影响力的关键。首先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的研究开发,文化产品的生产营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全球视野和语言能力的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要加强国际交流的实践。二要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出入境人数逐年攀升。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出境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为12849.8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为2636.08万人次15。由此可见,旅游市场成为我国文化传播最大的平台,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而入境的外国游客所接触到的人和接受的服务同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现状。三要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发展的使命。将价值观植根于社会生活中,才能使国人更好地接受和认同,形成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文化产业带的建设也将随之发展,马可·波罗曾经走过的路正在不断扩展。从700年前马可·波罗对东方文明古国的描述,到西方国家对其笔下古老中国的不同演绎,再到我们用西方的载体和模式,重现中华文明的恢弘壮丽。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包容和冷静自信。面对复杂的环境和问题,不论是政府、民众还是社会力量,都要用诚恳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

②资料来源:国家汉办新闻中心,http://uk.hanban.org/article/2014-09/12/content_550926.htm,2014年9月12日

③资料来源:GlobeScan.http://fanyi.youdao.com/WebpageTranslate?keyfrom=fanyi.web.index&url=http%3A%2F%2Fwww.globescan.com%2Fnews-and-analysis%2Fpressreleases%2Fpress-releases-2014%2F315-negative-viewsof-russia-on-the-rise-global-survey.html&type=AUTO,2014年6月3日从2005年开始,英国广播公司(BBC)委托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对世界各国进行评级调查,至今已经十年,它的受访者来自16个国家和欧盟。2013年12月-2014年4月期间GlobeScan对全球24542人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24个国家的评价,中国在2005年的调查中,积极的评价为48%,负面评价为32%,而十年后的2014年正面评价降到了35%,负面评价提高到49%,调查报告评价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十年内不断恶化”。

④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答记者问.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difang/henan/201403/20140300534037.shtml.2014-03-31.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视觉艺术品(工艺品等)、新型媒介(游戏机等)、印刷品、乐器为主。文化服务主要以广告宣传服务为主。

⑤资料来源:国务院下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http://www.gov.cn/jrzg/2009 -09/26/content_1427394.htm,2009年9月26日。

[1]刘蓓:《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上海交通大学(2013)。

[2]谭琣:《新世纪(2001-2011年)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人物形象分析—国际关系的视角》,外交学院(2013)。

[3]张怡宇:《论20世纪法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华东师范大学(2006)。

[4]于海斌:《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5]吴秀明,方爱武:《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年版。

[6]刘希敏:《从美剧中的中国元素看中西文化的碰撞》,《东南传播》2013年第12期。

[7]Marie (子涵):《法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调查》,《山东大学》2013年版。

[8]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关世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评估体系初探》,《对外传播》2015年第1期。

[10]李东红,杨利美:《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成本核算与经济补偿》,《思想战线》2004年第3期。

[11]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12]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禹建湘:《文化产业意识形态性是建构软实力的基点》,《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14]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张志强,王春香译:《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14年1-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http://www.cnta.gov.cn/html/2015-2/2015-2-2-10-54-38096.html,2015-02-02.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谁远谁近?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