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斯库勒油田N1-油藏分层酸化效果分析

2015-04-17 02:24唐建代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测压层位小层

李 莎,唐 旸,唐建代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青海油田采油一厂,甘肃 敦煌736202;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青海油田英东采油厂,甘肃 敦煌736202;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青海油田测试公司,甘肃 敦煌736202)

尕斯库勒油田区域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芒崖拗陷区尕斯断陷亚区,主体部位为红柳泉跃进一号断鼻带的一个三级构造,北端以Ⅺ断层为界,东翼与扎哈凹陷相接,南端与跃进二号构造相邻,西翼南端以Ⅲ号断层为界,西翼北端与砂西连成一片。内部被油砂山逆断层和Ⅱ号逆断层分为南北两部分。

1 分层酸化措施选井思路

图2 跃7650井吸水剖面

图3 跃3527井吸水剖面

由于目前混层酸化(混酸)主要注重解决单井配注问题,还无法精确到单层,所以混酸的储层改造效果不是很理想,目的层得不到有效改善,相反,在混层酸化时,渗透率高的小层进酸量大,加剧了层间矛盾(图4,5)。

图5 跃3163混算前后吸水剖面对比

2 分层酸化措施选井原则

1)通过换封、分注仍然无法启动连通层的注水井。

2)目前欠注但前期存在单层突进的注水井。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2014年共优选6口井(跃6740、跃更845向、跃新360、跃更444、跃1630、跃新725)进行分层酸化实验。

3 分层酸化措施效果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跃6740井实施分层酸化后,成功启动5个吸水层,水驱动用程度从13.18%提高到46.25%;跃更845向井实施分层酸化后,成功启动1个吸水层,水驱动用程度从25.97% 提高到53.67%;跃新360井实施分层酸化后,成功启动3个吸水层,抑制了Ⅳ-4小层单层突进,水驱动用程度从18.56% 提高到36.08%;跃更444井实施分层酸化后,成功启动主力层Ⅵ-14小层,抑制了Ⅵ-11小层单层突进;跃1630井实施分层酸化后,成功启动2个吸水层,抑制了Ⅴ-10+11小层单层突进,水驱动用程度从52.83%提高到75.47%。

表1 分层酸化启动层位与连通层位关系

表2 分层酸化前后数据对比

4 结论及建议

1)在分酸有效的注水井中新启动的注水层位均为与周围油井的连通层,因此,通过精细地层对比来确定井组砂体注采对应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受分段内渗透率极差的影响,新启动的注水层位均为分酸层段中渗透率较高的地层。

3)受隔层厚度影响,目前工艺水平还无法满足油藏地质的需要,因此,并非所有的目的层均能启动。

[1]张平,石金华.抽油井分层测压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成果纵横,2006(04):89.

[2]冯宇涵,王敏,尚小峰,刘勇.分层测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3,16(03):36-37.

[4]潘麒光.八面河油田增注工艺技术探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27(02):32-34.

[5]郭清元,王红茹,张希高.油井分层测式与开采技术的研制与应用[J].内江科技,2011,32(10):120-121.

[6]张平,石金华.抽油井分层测压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成果纵横,2006(04):91-93.

猜你喜欢
测压层位小层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基于BiLSTM的地质片段层位预测方法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