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法医学系简介

2015-04-17 00:39杨娅,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毒理学苏州大学法医学

苏州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医学部法医学系的前身为1984年由庄启元教授设立的苏州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2001年卞士中主任创办了江苏省首个法医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对外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后于2008年成立法医学系,陶陆阳教授任系主任,2014年加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行列。现已成为我国法医学学科发展的后起之秀和我国重要的法医学教学、科研、司法鉴定基地。

在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医学系以人为本、知行并进,从国内外引进了大批法医学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人才战略成为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法医学系现有教职工共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副主任技师l人,主管技师2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其中9人具有国内或国外博士后经历。我们还聘任丛斌院士、霍宪丹教授、沈敏研究员、陈忆九研究员、朱广友研究员等作为我校法医学专业的兼职教授,并于2004年3月19日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签约,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研究生培养、技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大大提升了本专业的综合水平。

我系下设法医病理与毒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与人类学、法医毒物分析教学组,承担《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等法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和《法医法学》、《公务员考试讲座》、《法医人类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概论》等本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还开设了包括《高级法医学》在内的多门研究生课程。此外,还负责全校各专业本科生《法医学》选修课程及留学生《Forensic Medicine》的教学工作。近年来,我系教师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国家级专业教材20余部,获得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发表多篇教改文章,在法医学双语教学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我系还在各地公安等部门设立了10余个法医学本科生专业实习基地,聘请具有丰富法医学鉴定经验的高级职称法医为兼职教师,定期为我系法医学专业学生授课,开办专题讲座。至今,我系已培养了十余届法医学本科毕业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10多名博士研究生(目前尚有在读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8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公、检、法部门及大专院校等,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法医学专业人才。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系搭建了从行为学到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等各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累计1000多万元,发表了近20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80多篇),在脑外伤后分子病理学、视觉功能客观检测、认知功能障碍客观检测、心因性猝死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本专业将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动植物学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凝练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法医神经生物学、法医猝死病理与毒理学、法医动植物学。

1995年我系成为苏州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事故鉴定单位,2000年建立苏州大学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5年经江苏省司法厅核准成立苏州大学司法鉴定所,成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后的首批社会司法鉴定机构。2006年列为江苏省司法鉴定人培训基地及全国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培训基地,2013年苏州大学司法鉴定所更名为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十多年来,鉴定中心坚持科学规范、严谨求实、独立客观、公正准确的鉴定原则,为江苏及周边地区提供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涉外案件、非正常死亡、亲子鉴定、毒物检测、微量检测等方面的鉴定服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多起刑事要案,成为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疑难复杂案件的首选鉴定机构之一。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关心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让我们共同努力,协作创新,为国家法制建设和法医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更多内容可参考我系网站:http://forensic.suda.edu.cn/

杨娅,陶陆阳

苏州大学医学部法医学系

·院系风采·

猜你喜欢
毒理学苏州大学法医学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PM2.5毒理学实验染毒方法及毒理学效应
合宪性解释在民事法律中的应用及其规则
灾害毒理学理论研究初探
火灾毒理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