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2015-04-18 01:19林贵玉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范字笔画写字

林贵玉

(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4)

书法,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指导学生规范地写好汉字、学习写字的方法技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写字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单调、枯燥的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因此,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乐学,是关系到写字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1.作品展示,激发兴趣

在引入新课阶段,可以通过PPT展示让学生欣赏学校里老师与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或名家名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他们产生羡慕、敬佩、向往之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对写字的兴趣,产生写好字的愿望,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为整节写字课打下良好基础。

2.故事引路,调动兴趣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立志成才、勤奋练字的故事,如:王羲之洗笔成墨池、怀素练字、颜真卿黄泥习字等故事。这些故事能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悠久的书写艺术,增强他们写好字的信心。学生兴趣高涨,学习写字就有兴致。

3.联系物象,引发兴趣

汉代著名的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把汉字中的笔画或字形,跟大自然中的万物万象有相似相通之处找出来,让学生进行鉴赏对比,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书法才有的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美妙。例如毛笔课上,教师出示物象与笔画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一根针与“悬针竖”、农民干活的扁担与“长横”、一块石头与“点”、一把大刀与“斜捺”等等。通过对比可以把这些笔画的结构特征形象化,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汉字的造型规律和笔画的结构美,引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学写字的热情。

4.巧编儿歌,增添兴趣

儿歌琅琅上口,形式活泼,简单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写字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自编的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念,不仅能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写法要领,更能增添学生写字兴趣。如提醒写字时的在“坐姿歌”:“胸离桌、双肩平,双手双脚要放平,不歪头、不侧身,写出好字人人夸。”提醒握姿的“握笔歌”:“大哥二哥对齐捏,三哥头节对齐笔,四弟五弟对齐贴。”这些儿歌形式既富有情趣,又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随时注意纠正自己不良坐姿与握姿,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构建写字教学流程,探索有效课堂模式

传统的写字教学,教学形式单一,重复练写,学生学得辛苦,容易产生畏难、厌烦情绪。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进行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策略研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重新构建写字教学流程,积极探索有效的写字课堂模式。

1.精选范字,提示规律

在小学阶段,课标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左右生字。这么多生字都要教学生写好,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须精选范字,临写的范字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较好地体现出汉字的构成规律,能使学生从中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规律,练写后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掌握写字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叠体字》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林”字入手,练写后再学写“双、从”等左右结构的二叠字;接着学写上下结构的二叠字“炎、昌”;最后学写三叠字“众、森”等字。学生通过范字的学习,循序渐进,较好地领会与把握各种叠体字的书写规律。

2.观察字形,合作探究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好字的第一步就需要认真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学着读懂笔画的形态特点,弄清汉字在田字格或米字格中的位置,同时要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书写规律。

观察字形时,可把范字置于米字格或田字格中引导学生观察,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范字进行定位分析,以横中线、竖中线为参照点,观察笔画的占格位置是否准确等,进而准确地掌握范字的结构。例如教师在教学《木字的变化》一课时,先让学生了解独体字“木”的结构特点后,再让学生通过游戏发现“木”字在作为偏旁时位置的变化:可在左(木字旁)、可在上(木字头)、可在下(木字底)。接着让学生观察当独体字“木”变为偏旁时发生的变化。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发现“木字的变化”书写规律:“木字旁,左让右,捺变点;木字头,上盖下,撇捺展;木字底,下托上,撇捺伸。”像这样把课堂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出字形特点,主动识字,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并且养成了仔细读帖的好习惯。

3.示范引领,体会要点

教师的范写是写字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范写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当教师示范书写,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时,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能直观形象地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教师应一边书写一边提示。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重点笔画,提示注意事项,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学会写好字,还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范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教师要正确掌握范字的书写规则,切忌书写笔画或笔顺错误,误导学生;二是教师的身体或手臂不能遮挡学生观察的视线,要让学生看清教师范写的全过程;三是教师范写时要求学生伸出食指跟着书空,熟悉笔画笔顺,为正确临写奠定基础。

汉字的构造有一定的规律。针对不同结构的字,教师在指导范写要注意启发学生用心去体会汉字的书写要点,分析其结构与规则,为临写做好准备。例如指导学生领悟“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规律时,学生领悟出书写要领是:左长右短,右居中;左短右长,左偏上;左右等长,右垂下。领悟出独体字“女”字的书写要领是:撇点相当,左下斜出,横画平长;“女”字旁的书写要领是:形体窄长,撇长点短,横变平提,收笔触撇;“女”字底的书写要领是:撇短点长,撇点对称,横要平长。指导叠体字时,领悟出“左右结构重叠字”的书写要领是:“左小右大身变瘦,穿插避让显紧凑”;“上下结构重叠字”的书写要领是:“上小下大重心稳,穿插避让有变化,中心对齐字端正”……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通过用心观察领悟到不同类型汉字的书写要点,为正确把握范字书写规律,写好汉字打下基础。

4.分步练写,由易到难

教师范写后,应要求学生动笔练写。从练写的过程看,应先练习笔画和部件,再练习框架结构。练写中要重视摩帖与临帖。临贴是练习写字的主要途径。在临帖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规范、整洁,写出的字大小要匀称,间架结构要准确。练写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按范字的结构及笔顺,掌握起笔、运笔、收笔的基本方法。在毛笔写字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按先双勾填墨,再单勾临帖,最后临写的步骤来分步书写。通过分步要求,学生先描后临,由易到难,这样就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5.培养习惯,严格要求

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养成良好习惯是不容易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必须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首先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其次,临帖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在写字中磨炼意志,树立他们“提笔即练字”的观念。最后,教师应适时巡视指导,不断提醒学生坐姿和握姿,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针对写字有困难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字水平。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一般情况下一字临写两三遍即可。

良好写字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一节写字课,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多次重复、巩固训练,强化要求,良好写字习惯才能逐渐养成。

6.练评结合,总结提高

在评改阶段,教师应抓住普遍现象与最突出的缺点进行评点,指导纠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在评价时,可以采用自评、互评、集体评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自评,应积极鼓励学生带着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例如自评的要求是:A.笔画正确;B.大小合适;C.结构匀称;D.字体美观;E.卷面整洁。我给自己评(

)颗星。互评时可让同桌为同学写得好的字上画小勾,并告诉同学他哪里写得好。通过互评,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集体评可以提出一些评价标准或评价任务,如推选班级写字之星等。

评改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结构、笔画等方面入手,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总结提高。评议后,学生自己再纠正,通过互帮互学,逐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与鉴赏力,加深体会,提高了练写质量。

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树立学生练字信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教师,要建立多元的写字评价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写字教学评价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写字的信心。丰富多样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爱上写字,对写字保持持久的热情。

1.布置专栏,展示作品

班级里布置“书法园地”专栏,展示学生的各种书法作品与练习,校园里营造“翰墨飘香”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弘扬汉字文化。

2.竞赛评比,给予奖励

开展各种写字竞赛评比活动,给予优胜者各种奖励。例如在班级评选“坐姿明星”“握姿明星”“写字之星”“小小书法家”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写字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设定分值,规范书写

引入书写分,体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试卷的卷面分上。书写分从书写正确、端正、美观三方面进行要求,使学生对写字更加重视,写字态度更加端正。

4.鼓励兴趣,发展特长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书法兴趣小组活动,使兴趣浓厚的孩子有提升的空间,进一步发展特长。

5.走进社区,展开实践

组织书法兴趣小组成员走进社区,开展撰写春联的实践活动,传承国学教育,提升写字素养,让他们得到“小小书法家”的成功体验。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要想写一手好字,贵在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树立学生练好字的信心和恒心,让学生爱上祖国的文字,“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雄龙.写字教学的基本思路及策略[EB/OL].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jxyj_1/shizi/xiezi/201008/t20100817_661426.htm,2008-06-11.

[3]胡玉香.浅谈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7).

猜你喜欢
范字笔画写字
光明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找不同
小学硬笔书法课堂教学模式刍议
间架练习指导(二)
——纵横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