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门扉 静听花开的声音——农村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策略

2015-04-18 01:19张惠枝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门扉自卑口语

张惠枝

(漳州市常山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 3633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的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口语交际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农村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口语交际训练课上或语言重复,或无次序,或不爱说,或不敢说。他们的口语交际就犹如含苞的花骨朵,等着我们去轻叩门扉,进而倾听花开的声音。如何才能打开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的门扉?

一、图画激趣,营造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显然,形象、色彩与声音更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运用形象生动的图形、实物或电化教学等直观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训练《春天在哪里》时,笔者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蒙蒙细雨”“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等春景图让学生欣赏,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农村的学生较少接触如此逼真的图画,在一片“哇!……哇!”声中,孩子们虚掩的语言门扉已被触动,表达的兴趣被激发而出。笔者趁热打铁问学生:“在哪里?你能找到什么样的春天?”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在细雨中,我能找到五彩的春天。”“在花丛中,我能找到红色的春天。”……学习口语表达的氛围越来越浓烈,笔者趁势播放《春天在哪里》音乐视频,学生们纷纷唱起来,一堂口语交际课就这样轻松愉悦地结束了。

二、回忆生活,激发欲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在教学《该怎么做》这堂口语交际课时,笔者播放动画视频:小松不小心把家里花瓶打碎,他如实告诉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播放完笔者发问:“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有谁损坏过家里或别人的东西?”有几个学生举手,笔者又说:“能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况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小时候,我玩打火机,把妈妈的裙子烧了个洞……”另一个学生说:“前几天,我在菜园里拔草,把蒜苗当成草拔了……”还有一个男生说:“我用弹弓射小鸟时,把小花家的窗玻璃打破了……”看着学生说话欲望被激发起来了,笔者话锋一转:“发生这种事,该不该如实告诉呢?”接着安排小组讨论,而后再派代表说说,同学们形成了两种意见。笔者因势利导,又把相同意见的组合在一起,引导正、反方展开辩论。让同龄人交流情感,心灵沟通,使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水乳交融;同时也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人文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分层渐进,发掘潜能

我们学校生源较为复杂,学生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所以要依据他们的不同水平,采用适当的方法,发掘他们的口语交际潜能。

1.创造机会,战胜自卑

班级中一部分学生很自卑。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适时为他鼓掌加油,让他保住尊严,寻回自信;还要注意为他创造表达的机会,使他发现自己。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时,当笔者问到身边的垃圾从哪来,要怎么处理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可笔者发觉那几个“自卑”的学生依旧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于是走到他们身边,发现有个男生在本子上画了个人体模型垃圾桶,还在垃圾桶的大肚子上写了几个大字“我饿坏了,请给我垃圾吃”。笔者立即把这张画用投影仪放大,并请全班同学观看,之后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垃圾桶设计的怎样?”“好!”笔者又问:“你们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吗?”大家面面相觑,笔者提高声音说:“我们用掌声请出这位了不起的设计师好吗?”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怯怯地站起身,慢慢地走到讲台。笔者问他:“你想把这可爱的垃圾桶放在哪呢?”“放……放……”笔者知道他此时是“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于是用眼神示意大家给他鼓励,同学们领会了,掌声再次响起,他终于挺了挺胸,低声说:“放在教室一角,放在走廊里,放……”没等他说完,笔者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跟着鼓掌,他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变大,头也抬高了,笔者知道,他已打败了自卑,自信正悄悄地在他的心中树立。是的,对这些从未获得过交往成功的自卑者来说,再小的成功也能给人以鼓舞,因为,它毕竟是零的突破,是再次成功的希望,是大有潜力的先兆,只要我们敲开了他们心灵的那扇门,何愁听不到那稚嫩的花绽放的声音。

2.明确主题,学会表达

学生敢于表达,爱交际了,这还不够,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或没重点,或语无伦次。教师在口语交际训练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表达,主次分明。如: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游戏》口语交际训练时,笔者问学生:“同学们都玩过什么游戏?”低年级是学生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阶段,“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三字经”“你比我猜”有的学生没等笔者指名就径直站起来回答。他们的兴趣已被调动,笔者因势利导接着说:“同学们说的这些游戏都很有趣吧?你们能介绍一下游戏的有趣之处吗?谁介绍的游戏最有趣,老师就和大家玩。好不好?”“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自然,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主题已明确,学生表达的热情也已被点燃,笔者又向学生出示了三条介绍要求:1.说清楚游戏名称。2.游戏的趣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每次玩这游戏都有什么感受。带着这些要求,学生交流起来就有了重点,主次也分明了,他们不但敢说,而且也学会了表达。

四、多元评价,奖励促进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口语交际的评价,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过程的行为和情意态度。在组织《未来的桥》口语交际自由评价时,笔者提示同学把重点放在是否把未来的桥说明白;仪态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富有情感;介绍形式是否独特。同学们在小组评价之后,选出代表,全班交流汇报。这样,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正确地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赞扬和鼓励必不可少,对学生的奖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更是为得到奖励而学习的。因此,在即将结束本堂口语交际课时,笔者特意组织学生评出“最佳创意奖”“最大进步奖”“最佳建议奖”,并给予表扬,奖励。农村的孩子平时的玩具或学习用品都有限,有了奖励,他们表现得更为积极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在高潮中落幕,“出色地进行口语交际”已在学生心中渐渐地生成。

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农村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新的挑战。然而,只要我们叩开了他们语言表达的门扉,就能静听花儿开放的声音。

[1]王梅玲,口语交际教法新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5(4).

[2]徐巧英.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研究(小学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门扉自卑口语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油菜花开
酒中的口语诗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何其三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温暖
口语对对碰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