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煤层爆破致裂增注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5-05-07 03:19刘宝敏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双孔煤壁炮孔

刘宝敏

(河南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禹州 461670)

0 引言

坚硬煤层的普氏坚固性系数一般能达到2.5以上,煤质坚硬致密,煤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在开采过程中,常规的煤层注水很难对其煤体裂隙进行充分压裂。爆破是矿山放落矿体和破碎岩体的常用方法,爆破致裂作为增强煤体注水效果的一种手段,它明显不同于常规的井下爆破。分析爆破致裂的最终目的和作用形式,它具有下述显著特点:①爆破致裂只有一个自由面(巷道帮面),但其与炮孔轴向垂直,且由于保护煤壁的需要,这个自由面实际上不能利用,因此顶煤预先爆破实际上没有爆破自由面,而矿山各种常规爆破中都至少存在有一个明显的爆破自由面[1-3]。②爆破致裂中,为了保护有限的作业空间环境,爆破中不允许产生抛掷或冲炮现象,应将爆破作用主要控制于对顶煤体内部的损伤破坏,因此爆破致裂不产生明显的外部作用现象,而常规爆破中都要发生爆破抛掷、爆破漏斗,或产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爆破预裂面、爆破松动裂缝等明显的外部作用现象[5-6]。③爆破致裂的炮孔深度达到40~60 m以上、单孔装药量达到及一次起爆药量相对较大,而煤矿井下常规爆破一般炮孔深度不超过4 m、单孔装药量不超过3 kg、一次起爆炸药量仅几公斤到几十公斤[7-9]。④井下常规爆破由于具有明显的外部作用现象,爆破作用结果易于直接观测,但爆破致裂爆破作用的结果不易直接观测[10-11]。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爆破致裂是明显不同于井下常规的抛掷爆破、破碎爆破、松动爆破和预裂爆破形式的一种特殊爆破形式。基于此,笔者以平顶山矿区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爆破致裂的方法来丰富坚硬煤层的裂隙数量,可以增加煤体的注水效果,从而更好的预湿煤体,达到降低煤层开采的难度及开采过程中的煤尘浓度的目的。

1 工作面概况

平顶山矿区某煤矿21100综采工作面位于二水平西翼。该面设计走向机巷2055m,风巷1888m,开切眼斜长160 m,机巷绕道117 m,可采走向1833 m,可采储量0.547 Mt。煤层平均倾角15°,平均煤厚1.3 m。煤层顶板一般为直接顶岩性为中粒砂岩,局部有伪顶厚度0.5至1.2 m,平均0.8 m,岩性为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等。煤层底板为细砂岩,伪底为多层泥岩、砂岩组合,厚0.15至0.5 m,直接底为中粒砂岩,厚约4 m。共有3条断层,落差均在2 m以下,对回采都有影响。

2 爆破致裂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2.1 单孔爆破致裂现场实验

2.1.1 装药与封孔

爆破钻孔直径Φ75 mm,钻孔长度40 m,钻孔倾角与煤层倾角相同,为3~5°俯角。药卷直径为50 mm,其不耦合系数为1.25,药卷使用阻燃、抗静电PVC塑料管,药卷长度1000mm,相临药卷之间通过接触实现传爆。由于装药前对炮孔用高压水进行了清洗,装药比较顺利,此次装药长度24 m,药量48 kg,炸药采用正向起爆,作为起爆头的药卷距孔口9 m。装药完毕后用抽水器将距孔口4~5 m处的水抽掉,然后用黄泥封孔,扩裂爆破尽管整个炮孔的装药量较大,但是其线装药密度只有2 kg/m左右,因此,整个炮孔的能量并不大,炮孔的填塞物长度并不需要很长,一般用粘土填塞2.0~2.5 m即可。本次取封孔长度为2 m。即中间有7 m的钻孔既不装药也不封泥,作为爆炸缓冲区。

2.1.2 效果考察

起爆后,响声不大,震动效应较强,且煤壁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位移量较大,爆破孔附近巷道宽度有爆破前的346 cm变为爆破后的308 cm,即煤壁向巷道内运动了38 cm;试验检测时,将封孔的炮泥掏出后,发现孔的前端已变形,不能进行封孔注水,因此,检测试验注水只能在新钻的检验孔中进行。并在爆破影响范围之外打一个对比孔进行注水效果对比。在距爆破孔4 m的地方钻一个长度15 m、孔径为53 mm的检测孔,在检测孔处注水,注水压力2.5 MPa,考察注水流量及注水总量,并在爆破影响范围以外打一个对比孔进行注水情况对比,具体注水情况见下图1。

从图3来看,爆破后检验钻孔注水速率与注水量较对比孔明明显增加,注水13个小时后,注水量比没有采用爆破致裂的高3.2倍,注水速度提高2.59倍。这说明爆破孔爆破后的裂纹扩展范围已到达距爆破孔4 m的地方。

2.2 双孔爆破致裂现场实验

2.2.1 参数设计

双孔同时爆破时,激起的压应力波沿两炮孔的连心线相向传播,相遇时发生相互叠加,结果沿炮孔连心线的压应力σ压相互抵消,拉应力σ拉得到加强,若两炮孔相距较近,叠加后的拉应力超过煤体的抗拉强度时,则沿炮孔连心线产生径向裂隙,使两炮孔间裂隙相互贯通。爆轰气体产生的准静压作用,使两炮孔连心线上各点均产生很大的切向拉应力,在炮孔连线和炮孔壁相交处产生应力集中。因而,拉伸裂隙首先出现在炮孔壁,然后沿炮孔连心线向外延伸,贯通两个炮孔。

图1 单孔爆破注水效果对比图

根据爆破的一般经验,双孔同时起爆时,双孔之间破裂区的半径可达单孔爆破裂隙区半径的1.5倍左右。由于单孔的破裂半径达到了4 m,所以本次双孔爆破的孔间距为12 m,在两孔中间钻凿一个30 m深的检测孔,检验孔距离两爆破孔分别为5 m和7 m。考虑到钻机打俯角钻孔难度大,另外俯角钻孔冲孔比较困难,容易在孔内留有煤泥,影响装药,本次所有钻孔均为仰角钻孔。由于上次单孔爆破时孔口煤壁破坏较为严重,本次孔口预留20 m不装药,填塞长度2 m,即留18 m作为爆破缓冲区。装药量为1号孔75.68 Kg;2号孔75.2 Kg。在两爆破孔间打一检验孔。

2.2.2 效果考察

较单孔爆破,双孔爆破采取了多钟手段验证其爆破效果:①孔口破坏情况、巷道煤壁及顶底板位移量。爆破后,爆破残孔破坏较小,只在孔口很小范围内产生坍塌,对巷道煤壁基本没有影响。②钻孔窥视。通过爆破前后对两爆破孔之间的检验孔进行裂隙窥视,发现爆破前后在检验孔同一位置孔壁裂隙有明显变化,说明爆破后裂隙扩展到了检验孔位置。③检验钻孔注水。爆破完毕后,对两爆破孔之间的Φ53mm检验孔进行注水,注水压力2.5MPa,采用封孔器封孔。注水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随注水时间的增加注水量上升比较快,总注水时间为90分钟,累计注水量为3.295 m3,注水流量达到2.2 m3/h左右。注水90分钟后,1号爆破残孔内出水,并且1号爆破孔与检验孔之间的煤壁出现大范围渗水,说明1号爆破孔与检验孔之间5 m范围内的裂隙已经贯通。④煤机推进至爆破处时现场检验为进一步考察爆破效果,在煤机推进至爆破地点时进行现场观察。结果表明,两爆破孔之间的煤体裂隙明显,说明经过双孔爆破致裂,两孔之间的煤体裂隙已全部贯通。从以上各检验方式可看出,双孔爆破致裂效果显著,其裂隙扩展范围达到6 m左右,爆破裂隙扩展范围为单孔爆破裂隙扩展范围的1.5倍左右。所得裂隙区范围在所给公式计算范围内,从而验证了本文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表1 检验孔注水情况统计

3 结语

双孔同时爆破破坏机理比单孔爆破复杂,与单孔爆破相比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增加裂隙区范围等优点。双孔爆破致裂后,通过钻孔窥视、检验钻孔注水、煤机推进至爆破处时现场检验等方式进行了效果考察。结果表明:双孔爆破致裂效果显著,其裂隙扩展范围达6 m,爆破裂隙扩展范围为单孔爆破裂隙扩展范围的1.5倍左右。采用双孔爆破致裂技术,明显提高了注水量,进一步降低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粉尘浓度。

[1] 王 晋.宽孔距预裂爆破在三板溪水电站建设中的试验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 陈超.含水炮孔边坡预裂爆破应用研究[D].唐山:河北理工学院,2001.

[3] 陈士海.深孔水压爆破装药结构与应用研究[J].煤炭学报,2000,25(S1):112 -116.

[4] 索永录.综放开采坚硬顶煤预先爆破弱化技术基础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4.

[5] 颜事龙,徐颖.水耦合装药爆破破岩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6):921 -924,943.

[6] 徐炎明.不耦合装药爆破数值模拟[D].唐山:河北理工大学,2009.

[7] 吕品,王志生,黄鹂.煤层注水时有效围压对煤体渗透性的影响[J].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3):46-48.

[8] 李见波,陈学习,王新梅.煤层注水致工作面前方集中应力前移的机理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4):56-59.

[9] 宗琦,田立,汪海波.水介质不耦合装药爆破岩石破坏范围的研究和应用[J]. 爆破,2012,(2):42-46.

[10] 吴金刚,郭军杰,李守振.特殊条件煤层注水防尘钻孔布置方式及效果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8):65-67.

[11] 董跃文,胡国忠,许家林,秦伟,汪锋.超前支承压力对煤层注水速率影响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11):47-49.

猜你喜欢
双孔煤壁炮孔
炮孔倾角对抛掷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基于Floyd算法的扇形中深孔爆破布孔优化设计*
小保当矿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压杆稳定性分析
阿舍勒铜矿采场炮孔测斜实施应用
煤体强度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破坏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双孔腹腔镜与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对比分析
站在煤壁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