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龄与追肥相关性试验研究

2015-05-30 19:06王乐宝冯国惠
农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叶龄玉米

王乐宝 冯国惠

摘要:为了解不同叶龄时期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性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掌握当地玉米最佳追肥时期,从而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本试验主要在玉米3展叶、5展叶、7展叶、9展叶不同叶龄时期进行追肥,对玉米生育时期、形态指标、产量因素等综合性状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最佳追肥时期为9展叶,较对照增产1287kg/hm2,且玉米生育后期长势较好。在玉米9展叶追肥产量最高达11607kg/hm2。玉米穗位高在80-90cm之间,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因此玉米9展叶是追肥的最佳时期。玉米3展叶追肥处理,在玉米前期生长较快,第2、3、4节较长,导致穗位高度增加,株高较高,容易发生倒伏,且出现早衰现象。玉米5展叶、6展叶、7展叶追肥,植株性状表现良好,但产量较对照没有显著增加。

关键词:玉米;叶龄;追肥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60007

0引言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占各种粮食作物的首位,掌握玉米施肥技术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总产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时期对玉米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追肥时期以10叶期产量最高,不同追肥时期产量排名依次是10叶期>8叶期>12叶期>14叶期,10叶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抽雄后全株氮素的累积,从而增加产量,玉米的一生可以明显地划分为2个阶段:开花授粉之前,由种子出苗到形成根、茎、叶和雌雄花序,营养生长基本结束,在大约70天的时间内,只积累最后干重的1/4左右,而籽粒产量还等于0,开花授粉之后,进入籽粒形成阶段,玉米的产量是在授粉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形成的,二九O分公司,玉米叶龄与追肥相关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展叶进行玉米追肥产量最高,不同展叶追肥产量顺序为7展叶>5展叶>6展叶>3展叶>9展叶,对照处理和3展叶追肥处理在玉米生育后期出现明显的脱肥现象,中早熟品种在5展叶至7展叶追肥可以有效2、3、4节间长度。

虎林地区玉米追肥情况为:根据玉米长势不同追肥时间一般在4展叶至8展叶期间,由于6-7月当地降雨量集中,追肥机械难以下地,6月底玉米拔节后生长发育较快,当玉米高度达到1m以上(8展叶)时候,进行追肥作业容易造成玉米茎秆折断,使保苗株数不足,造成减产。

综上所述,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玉米7-10展叶期间追肥产量较高,追肥过早容易造成后期脱肥,追肥过晚产量降低。为此,笔者主要在玉米3-9展叶不同时期进行追肥,通过产量及综合性状的调查分析,探究庆丰分公司当地玉米追肥最佳时期,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域

试验地块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分公司第七管理区,本地区属于黑龙江第三积温带。根据庆丰份公司气象站资料显示(见表1),2013活动积温2953.6℃,无霜期171天,全生育期降水(4-9月)613.7mm。8月下旬平均温度较低,为17.6℃,9月温度也较常年偏低,这给水稻的后熟造成影响,不利于水稻子粒饱满。7月中下旬的降水较多,总体来说天气利于水稻生长。

1.2试验材料

本试验玉米供试品种为38P05,试验地块为白浆土,土壤化学性质如表2所示。

1.3试验设计

本试验为单因素试验,主要研究在玉米不同叶龄时期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形态指标、产量因素等的影响。本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在玉米3展叶、5展叶、7展叶、9展叶期进行追肥,10-15展叶期喷施密高。详细见表3。

本试验38P05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种植模式为大垄双行,垄距1.3m,垄上行距0.5m,垄间距离0.8m。施肥纯量为262.5kg/hm2,氮:磷:钾比例为2.0:1:0.8,商品总量472.5kg/hm2,其中尿素24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111kg/hm2。播种日期为5月4日。

1.4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生育期观察 记载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出苗期(全区幼苗出土高2-3cm达60%)、拔节期(全区植株茎基部第1节伸出地面1-2cm)、大喇叭口期(全区60%以上植株的叶龄指数为60%)、抽雄期(雄穗顶端小穗露出)、开花期(全区雄穗主轴小穗开始开花达50%)、吐丝期(雌穗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3cm)、和完熟期(苞叶枯黄,乳线消失,黑色层形成)。

1.4.2形态指标调查 在玉米灌浆时期每处理取10株,调查玉米株高、穗位高、穗位叶、穗位节、叶龄进程、各个节间长度以及病害发生情况。测量工具选用米尺、钢尺、游标卡尺。

1.4.3产量测定 每个处理选取2行,长度20m,分别调查空秆率、倒伏株数。每个处理选取1行,长度20m,分别测定穗长、穗粗、秃尖长、行穗数、行粒数、百粒重,籽粒水分含量。产量按照标准水分15%计算。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调查

本试验在玉米生长整个过程中对不同处理生育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3展叶追肥处理在玉米营养生长时期,生育进程明显较其他处理快,特别是6展叶时期较其他处理提前5天,但在玉米生殖生长时期生育进程同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5展叶、6展叶、7展叶、9展叶施肥处理生育时期没有显著差异,CK(对照)处理成熟期较其他处理早1-3天。结果表明:3展叶追肥可以明显加快玉米生育进程,较其他处理早1-2个叶龄;9展叶追肥处理,在6-10展叶玉米生育进程较慢,成熟时期较晚。

2.2植株性状调查

本试验在玉米灌浆期对不同处理植株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处理1株高最高251.3cm,处理6株高最矮221.7cm,处理l前期节间高度较短;不同处理茎粗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穗位高度一次为处理l>处理5>处理6>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3展叶追肥)穗位高度为102.8cm,穗位过高,容易发生倒伏;其他处理穗位高度均值80-90cm之间,穗位高度在合理范围。5-7展叶期间追肥,可以有效降低2、3、4节间高度。

2.3产量结果分析

本试验对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表6。从表6可以看出,处理5(9展叶追肥)穗长、穗粗、穗行数均大于其他处理,秃尖、空秆率小于其他处理,但收获时籽粒水分较高。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处理5>处理2>处理4>处理3>处理l>处理6。对照处理、3展叶追肥处理秃尖和空秆率明显增加。结果表明:对照处理、3展叶追肥处理产量较低,秃尖长、空杆率较高;9展叶时期追肥处理产量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4倒伏情况调查

本试验对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表7。从表7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6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情况,原因是6月中下旬出现集中降雨、大风天气,当时处理l、处理6生育进程较快,容易发生倒伏。处理2-5均未发生倒伏。结果表明,追肥过早或者前期施肥较多,玉米长势旺盛,在6-7月期间,遇到集中降雨、大风天气容易发生倒伏。

3结论与讨论

虎林地区根据玉米长势不同追肥时间一般在4展叶至8展叶期间,由于6-7月当地降雨量集中,追肥机械难以下地,6月底玉米拔节后生长发育较快,当玉米高度达到1m以上(8展叶)时候,进行追肥作业容易造成玉米茎秆折断,使保苗株数不足,造成减产。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9展叶追肥产量最高达11607kg/hm2,较对照高1287kg/hm2,玉米穗位高在80-90cm之间,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因此玉米9展叶是追肥的最佳时期。本研究通过产量及综合性状的调查分析,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以及理论基础。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玉米3展叶追肥处理,在玉米前期生长较快,第2、3、4节较长,导致穗位高度增加,株高较高,容易发生倒伏,且出现早衰现象。玉米5展叶、6展叶、7展叶追肥,植株性状表现良好,但产量较对照没有显著增加。最终结果表明,玉米9展叶为最佳追肥时期,9展叶时期玉米株高较高,在1.2m以上,需要配套机械进行追肥作业。本研究结果与栾云的研究结果不同,他认为不同追肥时期对玉米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追肥时期以10叶期产量最高。本试验结果为1年试验,试验数据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叶龄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七穗玉米
水分对番茄不同叶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不同播种量与叶龄对无盘旱育抛秧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