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产业

2015-06-08 00:58章丘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5年8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终端概念

章丘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电视领域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项新业务就是“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简称TVE),它已经成为西方电视业的一个热门词汇。正如这个名词的字面意思,“电视无处不在”就是让观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收看到节目,其核心条件包括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即指通过无线网络,不同的操作系统(iOS、Android和Windows等)和不同的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以及电视等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兼容协同操作,实现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播出。

“电视无处不在”这一种新的业务模式是美国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等有线电视运营商在2009年推出的。用户凭借用户名和密码,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来随时随地观看有线电视公司提供的视听内容,它体现了电视商业模式创新与发展的新方向。另外,“多屏播出”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谓“多屏播出”就是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和游戏机等终端屏幕上实现同步播出。根据摩托罗拉公司在2013年公布的年度《媒体参与度指数》调查报告,“多屏”用户在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望从2010年的5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2亿美元。到2020年,人均每月观看电视和视频节目的终端数为2.13个(每月至少使用一次某种终端)。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正为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环境,尤其是它改变了电视的播出方式和观众的收视模式,与之相关的节目制作、版权管理、内容分发、经营方式、营利模式以及收视调查等都会随之演变。“电视无处不在”和“多屏播出”仅仅是一个开始,移动互联网带给电视的变化还将逐渐深入和深远。

在传统的语境中,电视概念相对简单,根据电视的英文“Television”的词根(“电子”和“图像”)可以看出,电视最基本的概念是“电子传输和播出的图像”,即以直播“线性方式”通过电子信号在电视机终端上呈现图像。在移动互联时代,电视的播出方式不再局限于直播,点播和回放日益普遍。播出形态不仅仅是完整的频道,碎片化特征也日益显著。播出终端也不再局限于电视机,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观看节目。这些变化都体现了电视概念的演变和电视特征的变化。

可以说,在传统的电视概念中,“频道”是电视节目的代名词。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后,人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观看视频,“视频”的概念正在成为电视节目新的代名词。根据多频网2014年发布的文章显示,16到24岁观众群体收看直播频道的收视时间在总时间中占41%,网络视频占34%,录像机录制的节目占15%,视频点播的节目占10%。可以说,视频正在成为移动互联时代重要的电视播出方式,也是电视概念中的新元素。在年轻一代的概念中,电视频道的概念日渐模糊,而视频正在成为电视节目的代名词。电视频道和视频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不在乎播出终端是什么,不在乎播出方式是什么,频道和视频都是一种节目的播出形态。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环境中,许多业界人士由此预测,“电视”和“视频”这两个名词最终会合二为一,统一称为“视频”。

在移动互联时代,观众的身份更接近于“用户”,他们“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使用”网络平台,“使用”应用程序观看视频节目,具有了更大的主动权。观众收视方式的变化与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加速了视听行为和消费方式转型,由过去媒体主导的时段安排向用户(消费者)主导时段转移,用户(消费者)个性化、共享化、移动化和参与性得以提高。在移动互联时代,电视观众的概念与终端用户的概念逐渐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人们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观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与此同时,移动互联技术为电视业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电视播出机构、内容集成机构或平台运营机构要能随时随地在多平台、多终端实现播出,并能提供社交、互动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和成熟,电视的节目形态、传输模式和播出方式将随之持续发生变革,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内容需求继续发展演变,这必将彻底改变传统电视的产业生态、运行模式和竞争格局,也由此全面改写电视的概念。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终端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幾樣概念店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