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升初中生物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5-06-12 09:22刘爱东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初中生实验教学

刘爱东

摘 要: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模块,一个是概念知识的教学,另一个是生物实验的教学。实验教学是教师进行知识理论实践的重要过程,是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重要途径。将实验教学与知识概念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使用程度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生物的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给学生亲身实践知识理论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学习;实验教学;有效途径

生物是一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且实验学习是学生在初中进行生物学习的重要基础,任何知识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动手才能明白生物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在注重知识概念的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总结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如今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一般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仍旧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角色。而且在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急速的下降,有的本来主动性就比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更加的闭塞自己的学习想法;而且本来初中的实验学习本来就是需要相互的交流和探讨,固定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这个教学的过程变得死板。

另外,因为生物并不属于一个主科类的学习,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概念的讲解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常常会演变成一种目的性极强的教学,学生花费在生物实验探究上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死记知识点。机械的记忆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須将自然和生活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习。

二、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开端,也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动力。在生物的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要让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些较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能在正式进入学习以前就能有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正式进入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以前,会首先给学生讲解一些在生物历史研究上比较有名有趣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初一的生物实验“光对鼠妇分布影响”时,我会提前在实验室预备好鼠妇。在实验的进行当中,要他们自己去选取实验的鼠妇。我会在实验前就把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学生说清楚,以及鼠妇的一些基本习性,许多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就会主动的提出问题,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时候,教师不要忽视了那些在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学生,应该设计一些提问,来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才能真正达到高效的课堂。

(二)课前预习,让学生能把握实验的尺度

在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中,课前的预习是=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前预习是确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的进行的主要条件,也是学生能对知识内容的进行基本了解和掌握的主要方式。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对实验的内容有所了解,对于实验开展的顺利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的教学进度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初一的实验探究“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我会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先让学生把一些实验的预习题做好,而且实验小组必须要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同时我还会给同学们看一些与该实验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他们更好的明白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整个实验的流程,减少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教师通过安排合理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实验的成功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实验目标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

(三)分组学习合作法应用于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

分组学习合作法,就是将学生群体科学合理的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组学习合作时,教师首先要给不同的小组发放相关的学习任务,在由小组之间合作合理分配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是小组的单独展示,最后再进行小组的评比。

例如,在初中“观察野外不同的岩石的类型”的课后实验探究中,我会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去记录自己所找到的岩石的类型。组长可以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再划分,让组员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完成这个实验。最后小组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小组的展示完以后,我评定一个小组是否优秀的标准,除了他们的展示要符合要求以外,最关键的是要看到一个小组的组员是否真正全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间来。

三、结语

教师在实验探究这种较轻松的教学内容环境下,要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模式,不能一昧的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教师要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探究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胡春来.初中生物有效教学实现的途径[J].科学教育,2009,(11)

[2]赵霞.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教学[J].科学教育,2012.(8)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初中生实验教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